标签:
朱晓玲散文年味民俗拜年 |
分类: 散文随笔 |
年
曾经,我很不喜欢过年,认为过年很耽搁时间,也太民俗琐碎不堪.可是不知由哪一年开始,我以为过年还是很有不尽的意蕴和无穷的情趣.平日兄弟姐妹为了各自的生计奔波劳顿,无暇顾及亲情之间的联络和往来,唯春节让劳顿了一年的心有了放松的理由和环境.每每到了这种时刻,没有什么力量能抵挡得住轰隆隆而来的年的春潮。忙碌的人们将往前赶路的脚步停下来,蓦然回首,已是一年没有与亲人相聚,已有很久没回家看望老母亲……
也是由记不起年份的那一年起,每到过年时节,我的心境就特别不能安静.进入腊月,就筹划购买过年物资,猪肉、羊肉、牛肉、鸡、鸭、鲜鱼、鲜蛋、野兔、野鸡、各类水果、糖果等等等,一直购买到腊月三十,好象过年物资还没购买充足。生怕因物资准备得不充足,而怠慢了来访的亲朋好友。事实上,往往我准备的过年腊货,总是要吃到下半年还吃不完。说出来不怕诸位笑我老气横秋,我的冰箱中至今还有2006年底灌的香肠哩。当然,将家中翻个底朝天地打扫卫生,也是年前少不了要干的累活儿。由此,我的书房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才显得顺当一些,整洁一些。书都放进它们该去的位置。整洁后的书房,让人看着、坐着的确爽心多了。而春节一过,不好意思地说,书房的零乱是不好见人的。
记不得有多少年的春节听不到鞭炮声,没有鞭炮声的春节,年味真的消减去了一半。今年,我所居住的城区鞭炮解禁啦。鞭炮辟哩叭啦地响起,春节真的就有了不一样的气氛.腊月二十八,我们接母亲和哥哥全家到我们家吃年饭。主厨当然是我。我做的菜肴有:红烧鲤鱼、八宝饭、糯米丸子、五花肉烧兹菇、青椒大蒜炒卤牛肉、胡罗卜丝大蒜炒卤牛肚、黑木耳粉丝瘦肉丸子、炸藕夹、青炒红菜苔、羊肉汤等七七八八十来个菜。全家人吃得其乐融融、亲情浓浓……
腊月三十,我们又到哥家吃年饭,吃过年饭后,贴对联.这一切就绪,就是守岁.全家人守住电视机看年年说不好看,又必须看的央视春晚会.零点的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全家人都呼啦啦地跑到哥家的小院内放鞭炮,鞭炮一响,将春节的气氛似乎一下子烘托得红火火的.满城的鞭炮声啊,将人的心都炸沸腾了……最有意思的是,年迈的母亲也颤颤巍巍地去点鞭炮.我们忙不跌地大呼小叫地上前阻止不让母亲点鞭炮,使得年迈的母亲,很是不高兴地独自一人回到屋里。
“母亲的不高兴,是不是在向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撒娇’呢?”我在看到母亲不高兴时,我这样问了一下自己.果然啊,当我尾随母亲进屋后,我对母亲解释为什么不让她点鞭炮时,母亲笑嗬嗬地说:“我又不是苕,我晓得你们是怕我脚手笨,炸着我了伤着我了。”
瞧吧瞧吧,年,让我年迈的母亲也返老还童了……
好了,我的这篇小文还没写完哩,就有人来拜年了.这是第二拨来拜年的人.等会朋友走了,我再回来接着写.这就是过年啊.
……
来拜年的朋友走了,我回到电脑前接着写将下来:
今天是大年初一,算是我自进入腊月以来至正月十五以前,唯一比较休闲的一天.过了今天,我就又开始第二轮的忙.
大年初二,到哥家(谓之回娘家)拜年;
初三,到大姐家拜年;
初四,将老母亲接我家及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孩子们全聚我家,一天或是二天;近三十人啦.真的要将我累趴下.但我累并高兴着.
初五或是初六,到武汉妹妹们家回拜.且借此机会拜访武汉的朋友.
初八以后,相继与朋友们相聚.直到正月十五,用湖北民间俚语说:年过月尽了,我们的生活才可进入正常状态.该干嘛干嘛去.
以上是我粗线条讲了过年的"年味",其中发生妙趣横生的插曲,是很能让人笑跌眼镜的.去年我大姐家就有"苕二姐吃年饭"的故事发生,让我的胃笑得抽筋.可惜了,我不会讲幽默笑话,"苕二姐吃年饭"的故事由我之口讲出来,怕也是没人笑的.也就罢了.
最后祝朋友们鼠年鸿福齐天!财源滚滚,好运连连!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