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是一团不灭的火

(2012-09-12 09:33:58)
标签:

校园

青春是一团不灭的火

——北大歌剧研究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随笔

                                                                 周笑莉

“青春是一支不老的歌,青春是一团不灭的火,青春啊,青春,属于你,属于我…..”半个多月以来,这首歌的旋律几乎每天萦绕于我的耳畔,由陌生到熟悉,袅袅地回旋,久久不去……歌剧,一门高雅的艺术。高雅到平常人不易接近她?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原创歌剧《青春之歌》用歌剧无限的魅力,给她的高雅找到了最平易近人的答案。

95晚,北京大学迎新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公演歌剧《青春之歌》开场前,我随机对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光华管理学院的几名新生们做了采访,同学们普遍的回答是:以前从没有现场观看过歌剧、对《青春之歌》的剧情故事并不了解,有的同学只是听说过《青春之歌》这个名字,从没读过杨沫的原著。这些充满现代气息、听着周杰伦、玩着平板电脑长大的孩子们会喜欢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吗?会理解林道静、卢嘉川们那个时代青年们的情怀吗?我不免有份担忧……

当序曲的音乐响起,观众们渐渐融入剧情,第一幕《过年》的音乐和“过年了,放鞭炮…..”的合唱将我的思绪带回十多天前的排练场,我做为这部戏的表演指导老师,曾深深地被参加演出的学生们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每天12小时的排练,唱、舞、表演,一遍又一遍,老师们疲惫,学生们同样疲惫。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热情。主要角色的辛苦暂且不说,单是群众角色,每次说要给他们细排表演部分,他们都积极地参加,哪怕是刚刚跳完集体舞或才结束大段的合唱。舞台上是没有小角色的:卖糖葫芦的、拉洋车的、卖布的、剃头的,流浪者,还有警察、便衣……再小的角色都需要用心设计,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演排,交流、固定。一次,演警察的一个同学突然问我:“老师,为什么说让我演‘黑狗子’呀?是演一条黑狗吗?”我被学生的单纯逗笑了,只能向他解释那是对旧时代警察的一种贬称。仔细想想,这些孩子可能的确不知道“黑狗子”的出处,虽然我也没有经历过剧中那个年代,但我求学时的教育与现在的教育的确相距甚远,对那时的事情听到的故事一定比现在的孩子们多。让现在的孩子们理解那个年代青年的热情究竟有多难?

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了,如今的孩子们领悟力、想象力和感受力真的很强,观众们已经进入了剧情,并完全适应和理解,在歌剧的咏叹调与宣叙调中,正随角色的命运喜悦或者悲伤着。

当尾声中舞台上的热血青年们用卢嘉川的红围巾组成一面面鲜红鲜红的旗帜时,当“青春是一支不老的歌,青春是一团不灭的火……”的歌声再次响起时,我看到观众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震撼的光芒。舞台下热烈的掌声是现代青年与先辈们的沟通,林道静们的信仰依然在传递,卢嘉川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这是观众对歌剧《青春之歌》的肯定,更是对初次接触的“歌剧”这一艺术表演形式的接受。

徐徐关闭的大幕宣告着演出的结束,但观众席上同学们的掌声却依然热烈,他们久久地不愿离开剧场,仿佛还沉浸在音乐的余音中,沉浸在《青春之歌》的故事里……歌剧,作为舞台艺术中的巅峰形式,给开学之始的同学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会用其神秘的魔力,让你敬仰她、走近她、爱上她、迷恋她,《青春之歌》的谢幕正是她刚刚展开的序曲,嘹亮的歌声已在二十一世纪青年们的心中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