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2022-08-12 04:35:46)
标签:

杂谈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多种原因,快一年没来离焦作80华里的老家——魏庄了。
    立秋的第四天,农历七月十三日,中元节的前两天,我花10块钱坐公交、13块打的,回到沁阳市魏庄村,到李家老坟磕头祭拜、烧纸送“钱”——感恩先人是传统美德,怀念祖上乃天经地义。更何况,李家老坟有”龙戏蟾蜍、红灯明一明“之传说。李家的血脉传承,人丁兴旺,声名远播,四代之内有大学生16名,其中50年代1名,大学讲师1名、研究生1名、副教授1名,县团级干部1名。高龄98岁1名、93岁1名,八十多岁暂不统计,七十多岁还年轻也先不提。
     魏庄村是小村,不足千人。三条街道全部硬化,非常干净。街道两侧的空地上,有各家栽种的月季花、菊花、铁树、芝麻、石榴树、枣树。目前花色鲜艳,果实累累。
     村外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玉米当地叫“玉茭草”。生长期三个月,现在长了俩月,玉米约有一米七八高,顶部的白花,很像是芦苇没开的花,实际是雄性花粉,与玉米中部穗上的红色细丝(雌性花粉)结合,使玉米穗大似棒槌,粒饱味甜正。看来,今年的玉米长得又粗又壮,是连续高产丰收40多年的又一年。
    我们这一带是古怀庆府的卢土地,种植的山药是卢土山药,但我从来没见过山药秧搭架生长。此时没有老农可询问。我看到垅间有拔掉的瓜秧,分析这是轮作套种之需。
     村里本来人口就不多,在村里真没见到几个人。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没有见上。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在家做饭、照顾孙子、看电视、养病。一个问我叫叔的72岁的李黑同身体好、去护路了;我八十多岁的二哥是1959年郑大学生,系中教高级教师,退休后每日在老家种菜、骑自行车锻炼,今天他骑三轮车带着二嫂去温县徐堡赶集了;七十八九岁的三哥三嫂今天陪我上坟、给我做饭,平时,三哥做扫把,三嫂扎大篦。他俩干这活儿,消磨时间是目的,不为挣钱但收入可观。特别是三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担任大队会计十八年,从今年开始,党和政府想到农村基层的老干部、按任职时间长短,每月给他补助480元。我问道当时的其他干部呢?三哥说,老的党支部书记可能多一点。“死”的人就享受不到这待遇了。三嫂高兴地说:现在,俺过的是神仙的日子。吃喝不愁,孩子都孝顺。每天就是散散步、打打牌。她还告诉我:二孙子长啸上研究生,正在实习,他说等过年回来看望我们。提到50岁的二儿子一家。嫂嫂说:他们四口人都去上班、打工了:一个去山东、两个在沁阳城、一个在邻村工厂。一月收入一万多元。不过俩儿女还都没结婚,得准备一段时间。问到他的大儿子家、大闺女家的情况,嫂嫂说:他们俩合作当小老板,在温县搞建筑施工,更忙,收入更好。
   大妹妹在 东边二里远的尚香村,七十周岁了,身体更棒,每天带着四名环卫人员,为三四千人的大村清扫、运送所有垃圾。她的大外孙大学毕业,在省会创业;孙女正上洛阳外院;外孙女高分考上复旦大学。
   二妹夫在城里接送孙孙上学。她的外孙女刚刚接到安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老家的人,住的集中,来往频繁,喜事多多。各家都平安幸福,安康吉祥!!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玉米茁壮生长——当地叫玉茭草。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玉米顶部旳花是雄性花粉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搭架的山药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门前的枣树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东邻居门前的石榴树

老家的庄稼老家的人
街房前二哥种的的芝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