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八卦类第一娱乐视角 |
很多人对陈凯歌这部大型实景剧《希夷之大理》的片名不太明白,今天特意登陆该片在新浪的官网进行有关方面的了解。“视之不见名曰希,听而不闻名曰夷”“无色名曰希,无声名曰夷”“外安之离体,名曰希夷”,大导演陈凯歌试图通过演出的形式,把云南少数民族的大理风情展示给观众。一部大型实景演出加上陈凯歌执导的名气,还是引来各大媒体的纷纷关注。这部耗资两亿投资的大型实景演出,试图用重金震撼你心。
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佼佼者,陈凯歌在《希夷之大理》的制作上彰显了他一贯的大气风格。与张艺谋抽身而退改做搞笑类《三枪》不同,陈凯歌少了些泛娱乐精神,多了些人文气质。也有人质疑,先前张艺谋做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之《印象》系列,是否陈凯歌在玩张艺谋“剩下”的,在走别人的老路?陈凯歌也一针见血的给出了正面回应“没有别人的路可以走,要走只能走自己的路!”。实景演出不是哪个人的专利,只是时间上有先后而已。谁能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远。
跟电影的制作手法不同,此次陈凯歌将民族舞蹈杂技等特色节目融为一体,让观众切身感受一场大型的艺术盛宴。把民族的东西做的考究精良,特别是少数名族的宝贵艺术文化更是国人为之自豪的资本,以一场实景演出展现五彩斑斓的地方风情,所以《希夷之大理》的整个创意显得尤为关键。有了创意还需要有高投入,该大型实景演出斥资两亿,被网友称为陈凯歌“烧钱”之作。被网友认作烧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演员海选,阵容空前强大。陈凯歌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要么不玩,要玩就要玩大的。这次,他执导《希夷之大理》跨17省海选近千名演员,创演员海选历史之最。可以想象,单就在演员海选环节上的投入会有多大,这才只是前期的准备环节。演出尚未开始就已注定是一场豪赌,陈凯歌也深深的明白“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所以他敢于大手笔投入,选最优秀的演员。这是烧钱之一。
二、精良团队,打造完美组合。陈凯歌执导《希夷之大理》,有种渴望十全十美的心结。特别是在张艺谋执导奥运会开幕式之后,这种渴望证明自己的心情愈加迫切。于是,不惜重金诚聘贤才,打造精良团队。国内赫赫有名的总美术师柳青和服装造型师陈同勋,日本音乐大师久石则及现代舞名家高艳津子等业内顶尖高手,纷纷被招致麾下。这是烧钱之二。
三、布局豪华,搭建水上舞台。《希夷之大理》的舞台建立在一片200亩的水库水面之上,陆上搭舞台尚且费用不菲,更不用说舞台建在水面之上了。水面舞台上近600演员的排练场景,甚是壮观。如此演出,除了让人视觉上震撼之外,也坚信舞台是用金钱堆起来的。这是烧钱之三。
虽然网友对《希夷之大理》有烧钱的质疑,但我们要看的不是《希夷之大理》投了多少钱,而是看它究竟值不值。有形的回报是其一,无形的价值可能远远胜过这两亿。
其一,提高少数民族艺术知名度。《希夷之大理》无非是想把云南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以一场场大型演出的模式把少数名族的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认识云南认识大理。少数民族艺术知名度的大幅提升,这种影响广泛而深远,如此烧钱也值。
其二,拉动旅游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希夷之大理》正如一部现实版纪录片,将大理的万众风情通过演出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这必定会提高城市知名度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所以,对于陈凯歌《希夷之大理》烧钱耗资两亿不值的论调,不过是鼠目寸光的表现。这些人仅仅看到了眼前的高投入,却没有看到大型实景演出背后有形的无形的高回报。在09烂片层出不穷连张艺谋的《三枪》都未能幸免的今天,陈凯歌选择了大型实景演出,寻求另一种商业模式上的突破,不得不佩服其做艺术的自信和果敢。
在《希夷之大理》中我们要看的是,陈凯歌如何用自己的商业智慧诠释人文艺术。如果仅仅从商业角度考虑回收两亿成本,那就容易让艺术纯粹的东西失真。毕竟观众要看的是,这两亿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在哪。《希夷之大理》选择实景演出,正如一部陈凯歌自导的“春晚”,只要观众认可,就是值得的!
1、山东人在北京,娱评人、影评人、策划人。新浪网博文推荐率最高+最富创想的娱乐写手;
2、知名博客评审,为各大媒体的娱乐选秀撰稿。知名网络经纪人,先后成功推广若干艺人;
3、商家品牌推广人,曾先后为国际知名品牌做网络推广,客户回馈信息表示非常满意;
4、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本人许可,任何赢利性纸媒体、网站不得转载;
5、策划约稿、宣传推广、专栏合作、情感倾诉请联系:http://img.users.51.la/3372220.asp
QQ:278348617(非诚勿扰)MSN:doulubing2008@hotmail.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