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人在德国连载文化教育情感 |
分类: 苦禅·道生 |
《中国人在德国》
雅兰·著
享有著权严禁刊载转载侵权必究!
《妮可》篇
004/ 很多人惊讶,我有五个孩子
很多人惊讶,我有五个孩子。
老大老二是双胞胎,一对女儿。
大女儿出生时,早了五分钟,很会照顾家里。
可能是因为我前夫那边有传统思想,因为大的两个是女儿,所以对她们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好处在于,她们两个都比较懂事,现在都很独立。我如果特别忙,到处出差,她们会自觉地照看弟弟妹妹们,而且做得很好。
跟国内同龄的孩子比起来,我必须得说,她们真的是懂事儿太多了。
我有时会开玩笑的说,大女儿好像是一个代替的妈妈存在。
双胞胎里的二女儿,出生时,迟了五分钟。相对来说,会稍微任性一点。她从小到大,一直是姐姐护大的。什么事儿,只要一咧嘴,大家都会说,姐姐怎么回事,怎么不让着妹妹?所以,她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她们的性格差异,还是蛮大的。
双胞胎中的大女儿,比较有人生目标。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她的理想,是当兽医,给小动物看病。双胞胎中的小女儿,有些混日子,觉得什么好就干什么。
在德国,八年级以后就要实习了,需要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的地方。
大的会把所有东西,自己规划好,再自己去谈。比如去药店,或者去其他地方。而小的,会把大女儿的计划和方案,拿过来抄。小的说,姐姐去药店,我也可以。如果问小的,喜欢什么?她的回答,就是没有特别的喜好。
德国的课,不像国内,没有什么是学生必须做的。德国这里的课,是学生自己选。学生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
比如上体育课的时候,大的,很要强。小的,会觉得很累。
老师说,我们今天跑圈,大家能跑几圈就是几圈。有的小孩,可能两三圈跑下来了,就跟老师说,我不想跑了。老师会说,那你们就坐在旁边休息。
我们家大的,就会一直坚持到最后。
有一天,天气特别热,可能她早饭吃得不是很好,结果,就晕倒了。摔倒的时候,把下巴给磕到了。老师给我打电话,去了后,我带大的到医院。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像小的一样,你可以去休息的。
她说,还有同学在跑,我为什么要停下来?
她是那种自己给自己动力的孩子。
小的,就差一些。她比较会享受生活。
孩子们当中的老三,也就是我的大儿子,更懂得让自己享受。
这可能是跟咱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关,因为他是个儿子,还是第一个儿子。他爸爸,是很宠他的,像个宝一样。我基本上,是一碗水端平的。
他小时候,一直有专人照看,所以,他的自理能力特别差。也是那种一切无所谓,天天混日子类型的。上学也是这样,明明可以学的很好,但是他不会去努力。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跟小朋友玩。
除了玩,我真想不到大儿子有什么爱好。如果一定要有,跆拳道,弹吉他,算是他还比较上心的。
我的小儿子,老四,他特别调皮。上幼儿园,滑滑梯,都是头朝下的滑。荡秋千的时候,从秋千上往下跳。所以,他的事情,是最多的。去医院,看医生,属他最勤快。今天不是把内裤塞到耳朵里,就是塞到鼻子里了。他喜欢各种搞怪。
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人如其名。
大儿子叫悠悠,什么都无所谓,很悠闲。小儿子叫淘淘,特别的淘气。
他们知道名字的汉字意思。从一开始,他们就问,为什么我叫这个名字?为什么他要叫那个名字?
我就跟他们讲,当时,妈妈怀着你们的时候,就给你们起名了。
咱们中国传统都是这样,知道男女之后,就开始起名字了。我在告诉他们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们的性格已经形成了。
人说“三岁看老”,看来是真的。
外国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小孩的名字,对小孩的将来会有很明显的影响。而且,老外有个趋同性,如果今年流行叫Mathias(马提亚斯),小孩全都叫Mathias。如果流行叫Lucas(卢卡斯),那小孩全部叫Lucas。
我们当时给孩子取名,只是简单的想一想,要不然就叫这个。大家都听了,觉得不错,所以就这样,一直叫下来了。
有的时候,我也想,儿子们这样的性格,是不是跟胎教有关。俩儿子估计隔着肚皮就听见自己的名字了,决定朝着自己名字的寓意发展。
淘淘唱歌特别好听,这是天生的。
我给几个孩子,都上了音乐早教课。老师就说,淘淘声音很好听。现在,淘淘正在上Gesangsunterricht(声乐课),学习唱正儿八经的美声,有老师弹钢琴,伴奏的那种演唱。
淘淘的音准也特别好,而且是个小男孩儿,这就比较稀罕。到了圣诞节,或者其他各种各样节日的时候,淘淘都会参加表演。
最后一个,就是小女儿了,叫妞妞。小女儿不能说是意外,有了,就生。生下来了一看,是个小公主,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小公主的。
小女儿,长得跟我最像。
如果说,非要分个轻重,我可能对小女儿会偏心一点。小女儿是天枰座,性格很柔和。从小就特别好养,不会哭,不会闹。吃饱了睡,睁了眼,就会笑,跟个小天使似的。
所以,我对小女儿的培养,相对来说,也多一点,弹钢琴,跳舞等方面。小女儿自己也比较爱美。
我没有富养女儿,也没有富养儿子。所谓的“娇养”,不是说,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放在小女儿身上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
……………………………………
书中有关话题与范畴,逐入:人文,社会,文化,哲学,历史,教育,医疗等;
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参考价值,史料价值,收藏价值……
对比、沉淀、融合、提升、超越,是《中国人在德国》的核心创作理念与思想。以此,全面有力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真正做到:铸造大国,屹立东方,傲然世界!
……………………………
内容简介:
这里,不是颂歌似的人物直观谫浅。而是迄今为止,唯一集中呈示在德华人的一本专著。
书中文字,具有穿透力。通过阅读,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他们心域的宽度,广度,深度,以及每一寸气息里,饱含的温度。
他们是不同的。个人成长,教育背景,出国原因,融入状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他们又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华人在德国的一个缩影。
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广袤的未知世界。也正是由此,他们构铸了在德华人的大千万象。
就国家与民族而言,他们是弱小的,但在生命的进程中 ,在不屈的闿拓中,他们又都是强大而无憾的!
他们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中国的心跳。他们每个人的步履,都是中国的深脉。虽然他们都在德国,但他们都是有着一颗中国心!
文字,是他们的灵魂,是无声的音符。
不同阶层的阅读者,从中,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
书中主要内容:
更深层的,是想把在德国的华人历练后的生存状态,用文字呈现给海内外的中国读者……所有的美景,不是天然而成。凤凰涅槃,烈焰燃烧后的重生,由内而外,都是极致的景象。
“他们当中,有餐厅老板,自由职业者,科学家,机构职员(联邦政府公职),公司雇员,射击协会会长,律师,工程师,赛车教练,同性恋,留学生,年轻夫妻等,他们是不同的。个人成长,教育背景,出国原因,融入状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他们又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华人在德国的一个缩影。他们是浓墨,他们是重彩……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广袤的未知世界。也正是由此,他们构铸了在德华人的大千万象……”,“所有的一切,抵达到他们,即是切面,也是交错融合的焦点。这是序言《他们是浓墨,他们是重彩》中的文字。
在构思《中国人在德国》时,我是想尽可能,让每个人物,都能鲜活饱满起来。这只是外在的阅读感受……随着文字的流淌和加深,再让读者,去触探每个人物的内心。思想。及灵魂……再扩充到大我的家国情怀!根系处,仍是人物(被采访者)和读者难以割舍的羁绊与绕缠:一个小我的人,到底该怎样去生存,去融合,去追索等方面的思考……另一方面,作者也想表达:一个人,又该怎样活着,才能真正拥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整本书,处处都是看点。章章都有收获!
………………………………………………
一、《中国人在德国》
灵魂,都已打开了!只在等你,静心阅读……
二、一个人的壮阔历史,被轻轻掀起
一个国家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撩开
三、他们站在德国大地上。他们的身影屹立着…他们身后,有强大的中国,在做支撑!
市场亮点分析:
《中国人在德国》,不仅在国内会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年学子),在德国的华人界也会产生影响…因为: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内作家还是华人作家,都还没有写出一本《中国人在德国》的书。或者是类似的书…就像凌鼎年老师说的,写出欧洲的,也没有…《中国人在德国》是第一本。
读者,通过此书的阅读,也会产生更强的民族凝聚力量。
华人,他们每个人,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一个群体。他们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在德国,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是中国。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血液…他们站在德国的大地上。他们的身影,毅力着。从没倒下过…他们的身后,有强大的中国,在做支撑!所有文字,都是表象…物质,不仅有表象。真正有价值的,都是潜藏在内核…
书中人物,除一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以留学生身份,去往德国。以此,《中国人在德国》出版后,也可以在国内各大院校做推广活动…现在的中国,是留学大国。每年,去国外留学的学生人数,都在递增。德国因为免学费,所以,去德国留学,是很多国内中层阶级孩子的向往。
学生通过《中国人在德国》,可以了解到,留学德国后,所要面临和将来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也可谓:此书,即是一本留学指南针…对于想去德国旅居和定居的中国人来说,此书,也可谓是一把解剖德国各阶层的手术刀。因为书中人物,已经渗透至德国社会各阶层,他们的亲临感受,让此类读者,通过文字阅读,即能做到恰当的选择与规避。以便让自己,能够在德国,求得最好的生存方式。
出版后,可以在各大院校,做线上线下联动推广。
学子睿才,追求与思考并行。书中,尽显东西方文化与教育的碰撞,互通,共融。
通过阅读,人文,社会,文化,哲学,历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读者,都会寻索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地球,已趋国际化…《中国人在德国》方方面面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话题广泛,可令读者增广见闻。
对于国内的各阶层阅读者,此书,既是了解德国的一个界面,也能让阅读者,通过文字本身,能够更深层的了解到:德国独有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情。通过阅读,神思上,会产生无尽遐想……
……………………
作者简介
雅兰,著名作家,社会学家,旅德作家。以思想敏锐,文字敏锐,视角独特著称。游离于言论、散文、小说、诗歌等诸多文体。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及相关网页开设各版《雅兰专栏》。著书《中国很高兴》、《性殇》、《从压抑到泛滥》、《在我离开你之前》。
因创作微型小说,而引发的风暴漩流,被中国文坛列为《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事件》之一。被《北京文学》杂志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文化热点之一”。轰动中国文化界。与此同时,引发海内外海量媒体的关注与跟进报道。并在2018年,入选“江苏省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的40篇微型小说”。
………………
雅兰信箱:
shuiyanqingl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