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在这个时代瑟瑟发抖

(2009-01-08 02:06:12)
标签:

文化

文学

小说

城市思考

灵魂

分类: 苦禅·道生

                        灵魂在这个时代瑟瑟发抖

                                                       徐志国

 

 

           http://fileblog.hjbbs.com/pic/200702/2007020595104864_549_o.jpg

 

在《城市左脸》这部小说里,雅兰以她一贯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现今时代里见怪不怪的故事。

中学英语教师沙翼好心帮助一个名叫蒯展鹏的后进生,却引起该生母亲的误解和骚扰,最后被迫从学校辞职。之后沙翼与父母一起经营佛品店,然而好景不长,佛品店遭受牵连而关门。再后来沙翼得到蒯展鹏父亲蒯新豪的慷慨帮助开起外贸服饰店。在蒯新豪的金钱和情感攻势下,经过反复思考,沙翼终于把自己托付给了这个有钱有势的中年男人。然而婚后的蒯新豪突然踪影不现,沙翼只能通过无形的电波与之联系,之后发现他竟与其他女人有染,继而又发现他竟是专门玩弄女人的骗子。随着挖掘的加深,沙翼的生活由高峰一步步跌入低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叫庄宁安的人。庄宁安小沙翼四岁,是个正派、有为的青年。随着对庄的态度由拒绝到接受到热恋再到谈婚论嫁,沙翼的生活又转势走向高潮。然而正当沙翼摆脱恶梦,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蒯新豪再次出现,敲诈一百万,沙翼再次跌入深渊……《城市左脸》刻画的是当代中国城市里的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里面的人物,无论是正面刻画的还是侧面勾勒的,无不是这个时代里漂泊着的、空洞的灵魂。

蒯展鹏: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问题少年,痛陈:“我妈不是东西,这个女人是东西?不要以为你们做得天衣无缝,我就不知道了,你们那些丑事早就刻在我心里了!还给我装?伪装什么好老师,伪装什么好爸爸?你们都拉倒!”

蒯展鹏母亲、蒯新豪前妻:一个患得患失终被丈夫抛弃了的女人,一个被丈夫讽刺为“缉毒犬”的女人,她把儿子当作与前夫争夺财产的武器,为了争夺房子让儿子休学游荡,以此要挟前夫:“你什么时候将你妈的房子搞清楚了,再跟我要你的儿子。”,被丈夫怒骂为“不得好死的女人”

刘小子:曾经以经营黄色碟片维持生计的底层小人物,不幸撞在政府的联合执法上,一度倾家荡产。

沙翼:单纯善良但又难免虚荣的女教师,终未能摆脱有钱有势的蒯新豪的诱惑而跌入人生的深渊。“我那个老婆整天疑神疑鬼的,我跟她说了很多次,男人在外应酬多,免不了的要接触女人,谁让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呢?每次我回去迟了,她都在我的身上到处闻,那样子活脱脱的就像一条缉毒犬。我让她没事别烦我,有那个闲功夫不如去扯扯身上的皱皮。”“这男人自有男人的圈子,男人在圈子里干的事只能让男人知道,要是让老婆知道了,那还叫男人吗?”明知这个男人龌龊至此,但仍能被他的另一些话语而打动,乃至最终倾身相许:“为自己喜欢的女人本该奋斗一生,如今,哪能在乎这点钱呢?……这都什么年头了,谁还将三十万当回事?”“这样的话从蒯新豪的嘴里说出,就像三月春风吹拂的溪水,温情都一波一波地荡漾在沙翼的心田,每当一阵春风走过,沙翼似乎更近了一丝的陶醉,蒯新豪说得多了,沙翼也就无法再生任何抵触的缘由。”

沙翼父母:一对平凡而又善良的老人,把一切活着的希望与乐趣全部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以至女儿出事后承受不了打击,双双住进医院。

蒯新豪:南湖市有头有脸的人物,有钱有势,同时玩弄几个女人于股掌之上。玩弄沙翼的理由是:“就因为在你之前的女人都知道掏我的腰包,不知廉耻地上我的床跟我睡觉!”

庄宁安:一个正直的、年轻有为的媒体工作者,但也是一个事故高手:“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白了,都是相互在利用。” “庄宁安跟公安系统的人关系很到位,因为有关社会治安的报道都是庄宁安负责撰写,有时,庄宁安也去警局采访一些大案要案,时间长了,庄宁安与他们的关系也熟到家了。” 庄宁安是整部小说里活得相对健康的一个人物,但他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事竟也如此无聊、无力:组织别具一格的相亲会,配合政府打击卖淫嫖娼,在后者的行动中经历的危险,成为庄沙恋的催情剂。

整个叙事里无不浸透着绝望:沙翼对蒯展鹏的拯救以其母的无理取闹和自己的被迫辞职而告终;蒯展鹏的母亲担心失去丈夫而疑神疑鬼,但终被抛弃;沙翼的幸福憧憬一度被击得粉碎;政府以打压的手段企图消灭卖淫嫖娼;无中生有的关键证据连司法鉴定居然都说是真的……

整部小说在结构上表现了很高的叙事技巧。故事以次要人物刘姓小子卖黄碟东窗事发开始,自然地引出同条街上遭受池鱼之祸的沙翼的父母,继而沙翼出场,作者以倒叙的手法交待了沙翼在与父母经营佛品店之前的遭遇。此后沙翼的起起伏伏里,都贯穿着刘氏夫妇的身影。这样的叙事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乏味单调而显得趣味横生。

主人公沙翼的生活两起两落,被作者安排得错落有致:一起因为蒯新豪,一落因为蒯新豪,庄宁安在一落中开始出现,二起因为庄宁安,二落又因为蒯新豪。在“二落”这个环节里,导致蒯新豪灵魂扭曲的原因被交代出来:就因为在你之前的女人都知道掏我的腰包,不知廉耻地上我的床跟我睡觉!

通观小说整篇,作者别具匠心地安排了两个与佛有关的情节。第一个情节是小说开篇,主人公沙翼的父母利用地利之宜开了一家名为“天佑佛光店”的佛品店,佛品店开在远近闻名的花柳街——逸仙路上。虽名为“天佑”,然而终究是一厢情愿,同街上刘姓小子卖黄碟撞在政府的联合执法上,整条街——包括沙翼父母的佛品店——遭受池鱼之祸,得到被整顿、拆迁、重建的命运。伴随着第二个与佛有关的情节的展开,故事发展到了一个高潮。离故事背景不远的一座小县城,有一个巨大的、依山而建的大佛,沙翼和蒯新豪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生日。佛像如此之大,使得游人可以站在佛眼的位置上做鸟瞰。作者借蒯新豪之口说:“这里可是佛的眼界,你看到的与你无关。”是夜,她终于把自己彻底地托付给了蒯新豪。

在小说开篇,随着佛品店的关门,沙翼一家与佛的关系倏然而止;从游历大佛、沙翼倾心倾身相付的那一天起,沙翼的生活开始由安静、幸福一步步滑向噩梦般的深渊,与宁静安详的佛的境界越来越远。这两个与佛有关的情节,安排得如水般自然,而且文字少之又少,如果不注意,读者很可能留不下什么印象,但即使如此,整个阅读中,仍能感觉到纷乱喧嚣的背后,一只悠悠然波澜不惊的佛的眼一直无嗔无爱地静观着这个人类世界。

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个叫南湖的城市,这座城市俨然具备了一个现代都市所应具备所有要素:网络,乡亲会,采风会,大型娱乐场,无孔不入的媒体,以及,步履匆匆神情淡漠的孤寂的人们——沙翼的悲惨遭遇成为南湖电视台、南湖卫视争抢的香饽饽,连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也垂涎三尺。透过冷冰冰的摄像机镜头,读者似乎看到千千万万麻木又幸灾乐祸的人们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媒体呈献的大餐的陶醉情景。若顾名思义,“南湖”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清涟荡漾、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等一些美好的词汇,然而实际上,小说故事里的南湖总让人想起暗夜里北方的沙漠,一片人性的沙漠,里面尽是迷失的、寻找方向而不可得的人们。

人们因为寂寞而走向了城市,殊不知城市里的人更加寂寞。城市里更紧密的人际交往反而增加了灵魂之间的距离。尼采说“城市是一个纵欲的地方”,城市里的人争相拥抱虚妄,也就越来越远离自己,越来越远离真实,越来越迷茫,终于与幸福背道而驰。在城市里,我们已难以看到任何真诚的东西,城市没有了自己的正面,只剩了左脸,或者右脸。《城市左脸》里面没有一个是健康的人,没有一个是完整的灵魂,里面是一个病态的,一片绝望的天地。小说里唯一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是从佛眼里看到的:“从大佛的眼睛眺望出去,果然是一片好山好水好风光。……不知什么时候起,在与大佛眼睛平视的前方出现了一轮高大的圆弧悬挂在天空,蒯新豪顺着沙翼手指的方向,却在圆弧的背后看见了海市蜃楼的幻影。就如仙境里描绘的那样,若隐若现,美轮美奂,那遥远而缥缈的画卷映入眼帘,仿佛就能伸手触及一般。”佛的视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又成住坏空地迁延变化着。所以佛说,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空而不心死,心空且要心生,为无处不在的、生生灭灭的美而生——美总是如此之多,为什么要心死?美总有生有灭,执着于其一岂不可思议?

尼采说:“地球有一层皮肤,这皮肤有病,其中之一便是人类。”《城市左脸》里描述的就是一个人类的病态的世界。人是上帝未完成的作品,上帝要他们自己在其有生之年向着完成自己的方向前行,并受这过程的痛苦与欢乐,痛苦是敲打他们前行的鞭。所以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的上方。”而佛,是人们内心深处投射出来的一个形象,是理想化的、完成了的我们的形象,他是最高智慧的化身,他永恒和谐,故永远处于极乐之境。佛的存在,是人的自我完善的倾向的明证,也恰恰说明了人的残缺——因此,尼采说: “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

人都是漂浮物,并且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究竟漂浮在什么之上——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我们都在这个时代行走,但不知不觉都迷失了方向,走丢了自己。各行各业的人极其心智所及撩拨别人的欲望,把别人也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终至失去自我。仅有的一点善良、单纯被设了陷阱,希望无力穿透灵魂之间的隔阂,虽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很近。灵魂在这个时代里瑟瑟发抖。人们做这一切的时候,佛在一旁嫣然无语。佛永远宁静安详,永远宁静安详地看着它身边的这个纷乱又荒谬的人类世界。佛不孤独,而你总觉孤独。此即人与佛的距离,也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渊源。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城市左脸》浓缩了一个病态的天地,也浓缩了一个真实的时代,正是它的病态,才成就了它的真实。读这部小说,如果你感觉到了佛与尘世的距离,感受到了喧嚣背后的悠悠的佛之眼,那说明你读懂了。“这里可是佛的眼界,你看到的与你无关。”

 

 注:中篇小说《城市左脸》将刊登在09年2期《青年作家》上。

 另:《城市左脸》有两个版本。此论为其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