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都印象2——水井坊与水井街
标签:
成都的街道水井街水井坊 |
分类: 生活在四川 |
我的成都印象2——水井坊与水井街
2022.2.5
从网上搜到的内容看,真不知道是先有水井坊还是先有水井街。
水井街原西北起水津街,东南止香巷子南口接双槐树街,南侧跨黄伞巷,长222米,宽7米。我当时站在那里就已经迷惑了,因为不间断的短短的小街竟然前后两段是不同的两个名字。而且从上面的地图看,水井坊应该是跨越了水井街与双槐树街,占地两条街。不能说这是混乱,而且为了保护历史。记得看到了一个文字说明,好像是为了保护这里的水井坊文化遗址,保留了水井街这个名字,水井街永远都不应该抹去。我倒是觉得这个理念可取。
据说水井街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3)的一段历史。那时的水井街多为穿斗木结构的小青瓦院落,一道门洞里就要套好几个大杂院,由于通道狭窄、住户稠密,火灾频繁发生。于是,当时的居民建荧惑宫(即火神庙),供火神,在院里打井,并在大门上钉上“井”字牌,以告示街邻如发生火险,此处有水源。相比成都其他街巷,这里水井之多,实为罕见,有“一院一井”之说,故取名“水井街”。
还有一个说法说,因为这里紧邻水津街——柴市,烧柴易起火,所以,这里的居民多打井,而且成都的地表水位较高,打井也比较容易。无论是那种说法,都很有道理,就是为了防火。
走过公园,就是著名的兰桂坊。当时因为正值春节,没看到有人出入。
水津街及兰桂坊都是潮人聚集的地方,这里的酒吧街与这清一色的灰砖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本不属于同一时代。
再往前走,便是我那天的目的地——水井坊博物馆。
这个小小的博物馆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免费的,供游客了解四川酒文化,还有一个是需要购票的参观项目,应该是参观酿酒车间,也即为600年前的酒作坊,这个酒坊据说从没停止过生产。因为从不喝酒,对酿酒也不是特别感兴趣,走马观花看了那些免费的介绍就出来了。
走出博物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看到了我喜欢的街头文化艺术。




上面几幅图说的是水井坊上起元末明初,历经明清,下至当今,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续六百余年从未间断生产,是我国现发现的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实例,而且有力地佐证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之”的观点。
因为不懂酒,一直错误地认为酒都是酿出来的,只是原料不同罢了。中国酿酒历史悠久,河南贾湖村的果酒都有上千年了。仔细看了一下文字,是说烧酒。因此,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认定为水井坊遗址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独创性的酒坊,是“中国最古老的酒坊”,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并被国家有关部门誉为“中国白酒第一坊”。
看来,下次必看那!!!

里面好像很大

这个雕花真美,是什么花呢?

小街真的很短,扫一眼就看到头了,但是其内涵却需要我们现代人慢慢品味。
马上,我就有新发现。图解感觉不一样,不明白白酒到底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又回到那个节点——下次去参观。
啊!成都,故事多多。
深度阅读:
1.【蜀地风情】水文成都,以井为街名
https://new.qq.com/omn/20220227/20220227A08CTJ00.html
2.成都——水井街
http://k.sina.com.cn/article_6971391939_19f86ffc300100lrd2.html
3. 水井街,本色纪念
https://news.sina.com.cn/o/2005-11-20/02587485665s.shtml
4. 锦江传奇 | 水井街、黄伞巷:酒窖遗址飘陈香,小巷再现老成都记忆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764686
5. 大隐于市,一街繁华,这里不止有个六百年酒窖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956897288293911&wfr=spider&for=pc
前一篇:我的成都印象1——水津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