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原址为明太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
雍正即位后,将其中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行宫,后行宫为火所焚,遂于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停灵于此,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
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琉璃瓦为黄色。这几个大字可是出自乾隆爷之手啊!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所以,雍和宫的英语翻译为The Lama
Temple。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昭泰门
这大缸


看,连垃圾箱都有龙凤呈祥
藏文和满文,不认识,但是喜欢,漂亮。

钟上面的子没拍清楚。

从雍和门就开始拜了。
这次看庙真好,不许自带香,园区免费提供环保香。
雍和宫
雍和宫和旁边的一座宫殿之间竟然有座通道



精美
从上面的介绍看,当年选择去雍和宫是对的。我从来不拜神仙不慕仙,但是,来此之前,特意咨询深悉佛教的一位老师,被告知拜文殊菩萨。所以,我认真地去找了,也找到了,诚心地站到那里,心里为儿子祈祷,能一切顺利。我好像也拜了药师佛,但是有些不确认了,时间有些久,淡忘了。不过,结果好,儿子考上大学了,虽然最后还是选择退学;我的世人皆认为无法康复的疾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现在想想,难道是当年我祈祷的结果?不过,这个雍和宫还是有某种特别的氛围,不爱看寺庙的我,还是喜欢这雍和宫。
到了庙宇,我极少拍照,尤其大殿里面,几乎没拍过。所以,只是拍了几张大殿外面的照片,其他皆无。
走出雍和宫,我还远远地拍照。
排队参观的人们

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就在我找角度拍上面的几幅照片市,迎面走来一个高大英俊的喇嘛,正在纳闷,怎么看起来像西方人呢?那个喇嘛竟然和我说话了,用不标准的中文说“咱们谈谈”。哇!这真是个不安分的喇嘛。
不了解藏传佛教,好像他们有两个分支,一支的最高首领为喇嘛,不容许结婚;一支最高首领为班禅,可以结婚。莫非他是
可以结婚的喇嘛?反正感觉他是想到处制造艳遇那伙的。我只是一笑了之。略带嘲笑地看着他,所以,也就是这么擦身而过。哈哈!有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