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2017-01-26 12:53:10)
标签:

濑户内寂听

尼僧

日本

分类: 读书,写作,看电影,做饭
《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日本)濑户内寂听     刘薇 
华文出版社   2013. 4
喜欢这本小说,推荐。《人生在世便是相逢》《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这个寒假有个良好的开端,要么在家读书,要么游泳,保养自己身体的同时,也保养了自己的大脑。
  借这本小说纯属偶然,在寻找《源氏物语》的时候,无意当中看到了书名,觉得书名很潮,随手一翻,感觉尚可,于是收入囊中,以备假期翻看。关于作者则是一无所知,好像在我对日本文学的了解中,也是无名小辈或是后起之秀。所以,信手翻看便读。初读,就觉得作者与芥川的写作风格有些类似,只是它讲述的是释迦摩尼老年的故事--佛的故事,但其传导的故事对现实有作用。于是,就这么一直读下去。当时以为作者必定是男性。书读到了一大半,随便上网一查,结果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作者的背景绝对在我的任何想象之外。作者竟然竟然是一位尼僧!!这僧人也掺和俗家之事呀?!
  真心说,书写得不错,译得也好。全是教导人为善,寻求自我解脱的箴言,但是,又绝没有说教的意思,让你自己去领悟,去感知。全书由12个故事组成,以释迦摩尼,即世尊与其侍者阿难的对话以及阿难的内心独白为主,从不会让人感到乏味和困倦,处处给人以沉思与反省,是谓好书!


《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濑户内寂听(1922年5月15日 - ),本名濑户内晴美,日本小说家,天台宗僧侣。现为大僧正(有如基督教的大主教或枢机主教)。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德岛县立高等女学校、东京女子大学国语专攻部毕业。她的最终学位为文学士(东京女子大学)。曾随同热爱中国古典音乐的丈夫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北京生下女儿,对于侵华战争深有感触。其代表作有‘夏日的终焉(夏の终り)’‘场所(场所)’,并用‘白话文翻译了源氏物语’等。凭借《女子大学生曲爱玲》获得1956年新潮同人杂志奖、《田村俊子》获得1961年田村俊子文学奖、《夏之终焉》获得1963年女流文学奖、《问花》获得1992年谷崎润一郎奖、在《源氏物语现代语译》全20卷完成的同时获得1998年NHK放送文化奖、《场所》获得2001年野间文艺奖、《风景》获得2011年泉镜花文学奖。
  她的故事曾被改编成电视剧——《女子一代记》,由
著名演员宫泽理惠曾主演。其座右铭是“活着就是为了去爱”,一生充满传奇。
http://baike.sogou.com/v56468260.htm?fromTitle=濑户内寂听
http://www.bookschina.com/5873490.htm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lTMmm2QBBlibynA4X6ysgFfvU29Q-ordGA7ji8NueSFHwwNd1mztzjqTkz5bA2ILlp3cT0PgBT7c8cu56fFR6y0N00lyouInsr6XV75kKmfAtFiWM-Ek_NlM3t-rcL7QE8D5RBxmTDqzUepkGlFza
http://www.baike.com/wiki/濑户内寂听
    以下是我摘录的书中片语。

                    第一个故事 阿难的忏悔
   “我们的生,就是在一刻一刻地接近死亡。换句话说,所谓的活着,就是为终有一天到来的死亡所做准备。这人世间,只不过是走向死亡的一段短短的路程而已。”----世尊   P25

    “死亡不分年轻还是年老。”

    “人的生命也是每时每刻都在流逝,永远不会再返回。”

                          ---世尊  P28

    “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所决定的,而是由这个人的生存方式决定的。”

                           ---阿难   P 36

                第二个故事 普拉库丽媞疯狂的爱
    “真正的爱是不会让对方感到痛苦的爱。让对方感到困扰的爱,实则是自恋,也就是只爱自己。”    ---- 巴达吒拉夫人    P 59

                     第三个故事 歌妓女的皈依
    “自己不可轻贱自己。你要知道,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存在于世便有其相应的存在价值。”   ---世尊    P 85

    “这世上没有一样事物可以持续到永远。…… 这世上也不存在任何恒久的事物。”     ---世尊   P 86-87

                     第四个故事 共同的旅程
    “人孤独地降生于世,随后又孤独地死去。”   ---世尊  P 115   

              第五个故事 莲华色比丘尼的命运
    “人之所以不得不受苦,是因为我们对心太过执著。…… 爱过的人越多,这苦难也就越深重。换句话说,受苦越多的人,也就被赐予了更多的神圣之爱。”                                      ---世尊  P 157

    “而作为这苦恼的报偿,你也被赋予了比别人更深的智慧。” 

                                            --世尊  P 158

                      第六个故事 生者必灭
    “从无比遥远的前世和延续至无限的来世来看,夹在中间的这段现世时间最多不过百年,短暂得就如同一个点。现世的苦恼和悲惨不会延续至来世。任何‘生’都是无可替代的,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死’,如果看做是永恒之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具有了神圣意味。”    ----世尊  P 174

                    第七个故事 人生在世便是相逢
    “人在陷于逆境或苦难时,只需安心忍耐。终有一天会恢复到平静的状态,这世间任何状态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这就是无常的道理。”

                                        ---- 世尊  P 188

    “母亲告诉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并没有什么理由,她还说这种感情是无偿之爱,所有才显得愈发美好。”     ----- 阿难   P 190

    舍利弗长老教诲我们“人生在世便是相逢”。一切相逢都会成为“因”,形成“缘”,结成“果”。           194

                      第八个故事 最后的旅程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向死亡迈进。死亡是人的既定命运。”

                                        --- 迦沙乔达弥   P 231

                      第九个故事 一切都是无常
     “一切都在流转。这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永远维持一个状态。这就是无常。无论是人、时间、事情,又或是流言蜚语……”  

                                      --世尊  P 261

    “人的最大罪过是无知。”         ---央倔摩罗    P 266

                第十个故事 曾经,我是你的妻子
     这个故事是释迦摩尼曾经尘世的王妃,后来成为尼僧的耶输陀罗院长死后的忏悔。

                第十一个故事 这个世界是美丽的
     人生在世,便是在朝向死亡的道路上步步迈进。人的出生就是为了死亡。                                    P 300-301

    “即使被认为是毫无优点的人,也总会有一两点可取之处。只要把这些人的长处结合起来,就能发挥他们的活力,成就令人意想不到的大事业。这世间并非一切事物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转负为正的智慧”。  

                                     ---- 世尊 P 309

   “吠舍离是可喜悦之处,

    我眷恋着吠舍离。

    这世界是美丽的,

    人的生命是甜美的。”   ----P 314

    这正是世尊为这世界,为人类留下的遗言。  P 315

                第十二个故事 相逢便是离别之始
    所谓长寿,其实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所爱
之人离去,只留下自己孤独一人。

                 --- P 340 

  相逢便是离别之始。一切所生之物,存在之物,终将破灭。只有这些道理是永不破灭的。   P 34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