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东宁——蓝莹莹的天
2015,8,14
一大早,最后收拾行囊,下楼结账,轻车熟路找到公交站,顺利到达客运站。稍微不顺利的是,没有赶上7点那班车。不过,下一辆也很快就到了,7:21从牡丹江出发。
牡丹江客运站内部
我对于东宁并没有太多的了解,除了东宁要塞和潘长江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之外,对它应该是一无所知。牡丹江—绥芬河段的高速风光自不必说,美得让人陶醉。同座的老兄是不常回家的东宁人,告诉我东宁森林覆盖率很高,小时候光秃秃的山峦现在已变成我看到的满眼翠绿,而且东宁人也很富裕。
出了绥芬河高速口,进入东宁段,我又饱看了东宁蓝莹莹的天,但还没见到清凌凌的水。
马上进入东宁县城了。
小小县城竟然有个国际候车厅,我还是有些惊讶,还没有适应东宁的口岸地位。连着的便是客运站。
本想着8、9点钟就能到达那里,所以,计划去看要塞,然后去绥芬河。结果东宁到牡丹江大约有3小时路程,到达那里已经快10:30分了。咨询了客运站的两位女子,都说有些紧张,同时说也没什么好看的。
所以,临时调整计划——东宁县城游。先去看从网上得知的率宾广场。客运站位于东宁的主街中华路,名字多气派!
大街上看到好几个这样的漂亮亭子,打听的结果不甚满意。有说等车的,可是前面才是站台。我倒是觉得像是纳凉的地方,歇脚之所在。


沿着大路一直向北,很快就到达了向往的率宾广场,和网上的照片比相当逊色,当时,存包的女孩就说没什么好看的,晚上掌灯了才好看。
第一目标受挫。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倦了,而且也饿了,不太想走了。于是,坐在空旷的广场道牙子上,拿出自己烤的美味面包,正好广场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朱迅的娱乐节目,边吃边看,倒也惬意。旁边有一个似流浪汉般的男人,坐在椅子上。他会怎么想我?虽然已接近正午,可以说骄阳似火,但是,江边的凉风不断吹来,没有感到特别热。那时的心情好像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流浪的感觉很强烈,既有自由、陶醉、浪漫,也有些许惆怅、漂泊与孤独,但是,我也恰恰是享受了这份难能可贵的孤独与浪迹漂泊之感。
剩下的时间真的不知怎么打发掉,就到河边去拍照。不是很理想,回身正要离去。迎面走来一位老弟,人非常质朴。我问他河叫什么名字,告诉我北大河(还是南大河,这记性!)。又问那绥芬河在哪里?又说这就是绥芬河,当地人不这么叫。我刚要走,他又问我是记者吗?回答,不是,来玩。他放下手中的袋子,倒出一大一小2只龟。让我拍照。并告诉我,大的是海归,受伤了,可能是从海参崴过来的,他拿回家为它养伤,然后放了,小的是河里的。看看他们后背上的花纹,却是不一样,我又长知识了。
受伤的海龟
小河龟
真是处处皆学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从地图看,距离河边不远有个黑木耳博物馆。于是,决定顶着烈日前往。这段路程不但辛苦,而且后来知道是白跑了。
先是走过东宁绥芬河大桥,下桥第一个路口左转,不巧的是正在修路。
边走边问,虽然沿途满是沙石,还是路过了一条干干的小河,远处看小桥还挺好看。
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地图上的木耳博物馆。
没有挂牌,进入大门看到了这个大木耳模型。但是,被告知已经不是什么博物馆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往回返,去绥芬河吧。
真的有些不舍东宁这迷人的天空
远处正在扩建大庙,不知哪个是徐霞客曾经到访的金光寺?
回到客运站取包,说起了木耳博物馆的事。知道的人说,以前确实是木耳养殖基地,也确实是博物馆,但是,那个人得癌症去世了,所以,博物馆也随之不再有了。
遗憾地结束东宁之行,期待下次去看要塞和其他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