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子去旅行3——2005数码兴城与锦州
不知为什么,中断了2年没有带儿子出游。
恰逢05年,我校参加教育部评估,天天查卷子,忙得头晕脑胀,连放假好像也基本没休,原则上是不允许请假的。工作就是复查卷子,找错误。我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我很少犯错误,每天到场基本对于我来说就是走形式。
历来我行我素的我,提前完成卷子的复查工作,悄悄失踪了几天。因为我们已提前预定好火车票,而我并不想改变计划,让儿子失望。于是,我又忙里偷闲买了全新的松下数码相机,按原计划出行!
2005,8.16
兴城
记得我们是晚上坐上火车,一大早到达兴城。整座城市都好像没有醒来,周围静静的,也很凉爽。因为前一年和单位一起来过,我相对比较熟悉那里的海边。在毛毛小雨中迅速找到住处,我们就直奔海边,雨中的海滨漫步更是惬意。上次来没有坐船出海,这次我们首先选择坐船,去菊花岛。
雨没多久就停了。
当年的菊花岛还没太开发,进岛收费,坐小面包进去,然后乘车返回。海边不让长时间逗留,海边非常干净,没有任何垃圾,因为人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吃东西,都是赶紧看海,拍照,走人,我们也是。还没看怎么样呢,车主就高喊要走了,我们只好匆匆跑向小车。
这是儿子第一次看海,好兴奋!我一直追着儿子拍照,儿子也真是好模特!
第一次尝试接片,因为拍的原片有问题,我接片没有成功。后来请本和同学帮助我手动接片成功,才有了这张照片。在此感谢本和!这就是数码时代的好处。
从海边乘车回来后,爸爸已经看好了海鲜——螃蟹和虾爬子。我们找到一家饭店,点了午餐并按要求交上手续费,让他们把海鲜蒸好。不一会儿,满满一大盆的海鲜就摆到了桌上。
我不爱吃海鲜,也没有什么热望吃,那任务就来了。我负责扒虾(耙子),爸爸负责扒螃蟹,却也供不上儿子吃。可把我们这爸妈累坏了,我的手都被虾爬子扎破了,几根手指顿时变得粗糙起来,像矬一般,儿子吃得非常开心。
这不,吃饱,在侯船返回时,儿子连蹦带跳,不停地做着鬼脸。
站在船舷边,会看到小小的海螺丝被海浪抛上甲板。
第二天,游兴城古城。对于古城街道儿子不感兴趣,但是这个陶俑儿子喜欢,于是我们登上了兴城的城墙。

这几门红夷大炮让儿子兴奋地玩了半天。高举着那把桃木小剑。小时候,儿子总能自娱自乐。
2005,8,17-18
锦州


17号,我们来到锦州,有丈夫的同学接待,并带儿子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当时那个纪念馆的规模和音效在全国都是先进的。
参观完毕,儿子又不知疲倦地在停在那里的大炮和飞机上爬上爬下。看,我用姥姥的衬衣给儿子裁剪的小格衬衫,很舒服。
第二天,我们要去看笔架山。位于锦州的笔架山下的天桥极具特色,真是老天的安排。落潮时,海水会分开形成一条小道。人们沿着这条小道可以径直走到笔架山脚下,涨潮时,天桥会自动合拢,茫茫一片,就不得不乘船了。因为要等丈夫的同学派车,时间晚了,涨潮了,没有看到天桥,我们只好乘船上了笔架山。

儿子自己从盘古井打水,看,还真像模像样的。是一小小桶!

儿子每到一处,必须要买纪念品。这不稍不留神,儿子竟然和小摊主砍起了价。那位女摊主笑得前仰后合,一个劲儿地点头,说,行行,好好,我卖给你。当然儿子手里是没有钱的。我听到笑声,走过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儿子看中了一个小葫芦项坠,卖主要10元钱,儿子说你就不能便宜点,卖8元吗?女摊主连连说,行行,可以可以。孩子都说了,谁都不卖,就卖给你。这是儿子锦州行的趣事。

右边的小葫芦就是砍价砍来的,顺带又给儿子买了把小骨头钥匙。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打道回府,完成了一次短短的海边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