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4——普利鲁亚市(Porirua)的2个男人
2012年6月23日
那天天气很不好,阴雨,无法去普利鲁亚市附近的海滨去玩,就只好在不大的所谓的城市里逛。
博物馆长
首先,去了小市的博物馆,虽然地方不大,这个博物馆非常有特色。我去的那天有2个展览,一个是收音机展,另一个货币展,而且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展览。这样,人们就会经常关顾这个小市。
因为没看到入口处的不让照相的警示,那字也太小了。我于是漫不经心地在货币馆看着,随意地拍着照。这时,一个白人男人走过来。自我介绍说,他是这里的馆长,不让照相。因为放大的货币也是艺术品,禁止拍照的,还有,可能我没看到入口处不让照相的字。确实是这样。于是,我们随便聊了一会儿。他说他娶了个毛利人做妻子,他对异族文化很感兴趣。
后来,我出来问一个小伙子,这里有什么好看的教堂的时候,这个馆长走过来。建议我去看这里最古老的,现已不用的毛利教堂,在河边的山上。我于是,按照他的指示开始找教堂。
牧师
在那个山脚下,就看到了一个木制的白色的教堂,于是,上前去问。门口是一帮孩子,另外还有一个个子不高,但很优雅的男人。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且请我先进入。聊了一会儿后,他说可以留下来吃午饭。实际上,我已匆匆吃过了午餐,心想,不外乎像以往参加礼拜后,吃点儿点心,喝点儿茶等,就同样了。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是真的午餐,很像样。是教民从家里带来的或在这里现做的,有马来西亚的浓汤,说不上名字的点心。还真的挺好吃的,我又吃了一顿正式的午餐。
吃过饭,我便和一个马来西亚的女人聊天,她的汉语不太好,英语也挺费劲的。不过,从那里知道了这个教堂的惯例。这个教堂每周大家都聚会,在一起吃午餐,增进感情,加强交流。
呆在那里还是挺温暖的。最后,我告辞了。牧师和我以毛利的礼节告别——先碰一下鼻子,再拥抱一下。
出了这个教堂,再往山上走,是一个红色的教会大学,原为教堂,再右转看到了馆长推荐的毛利风格的小教堂。典型的毛利彩绘,很是漂亮,精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