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天涯之南岛西海岸最大小镇——格雷茅斯(Greymouth)

标签:
新西兰南岛西海岸格雷茅斯旅游 |
分类: 走近新西兰 |
独闯天涯之南岛西海岸最大小镇——格雷茅斯(Greymouth)
2012年6月17-18日
格雷茅斯位于格雷河口,是以新西兰总督乔治格雷爵士(Sir George Grey)的名字命名的。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这里曾是毛利人的一个重要城堡。随着19世纪60年代淘金热的降临,这里也迅速膨胀,公路,铁路相继建成,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从格雷茅斯每天都有一班开往基督城的火车,它也是新西兰著名的观光火车的终点。
格雷茅斯也是著名的渔港,淘金热过后,煤炭和木材业便成了它的支柱产业,现在还有旅游业。
它周边有一些好的去处,但由于我都是靠步量,而且热衷于看各地风格迥异的建筑,因此,每每到了一个小镇,就索要历史建筑的导游图。这次,又在旅行中心拿到复印的小镇历史街区的地图,一共有33处之多。不过比较集中,很快就能走完。
这就是我标注的复印的格雷茅斯小镇历史遗迹地图
格雷茅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格雷河口。是我住的客栈的老板强烈推荐的。
我是下午1点多到达格雷茅斯,天就开始下雨,我打着伞拍下了上面历史街区的照片,第二天天还是阴阴的,又是步行,因此不太想去河口了。但是时间还有充裕,也离河口比较近了,就索性走向那里。不过这一走可是不近,在不断的毛毛雨中左转右转,终于看到了河口。虽然很累,但坚信是来对了。
格雷茅斯河口的浪真是大,那个气势令人震撼,这么个小地方,小镇子,这个河口可是大手笔。海浪拍打着礁石,一排排大浪从远处滚滚而来,给人以振奋的感觉。但是,相机好像无法记录那种气势磅礴。
雨突然下大了,我匆匆地照了几张照片,并迅速地选好地形,给自己自拍了一张。
这条大河勇猛,我也挺勇敢。我是唯一一个走着来的人。我拍照时,一辆轿车从我身边经过,车里有4个小伙子,司机冲我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不得不佩服我,我当时都挺钦佩我自己的。我真是哪里来的那么大的热情,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啊!雨可一点儿都不怜悯我,越下越大,我开始往回跑,另外时间上也有些紧张了。
这时,有一辆车从我身边经过,不过,它停了下来,车上的老头示意我上车,我稍一犹豫,就上车了,因为刚才看到他与另一对儿老夫妻在河口聊天了。上车后,有些后悔。而老头的几句问话,让我更紧张。问我怎么来的?又问我知道不知道基督城一个女孩打车遇害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表面还装得很镇定。不过,真的是一场虚惊。老头坚持把我送到住处,并建议我成长途汽车旅行,不要搭车。老头是个好人,就是邋遢些。
我逗留在这里的一天一夜,都是阴雨,没有见到蓝天。
就这样,我圆满地完成了格雷茅斯之旅。
12:45分,店主人按时把我和另外一个小伙子送到了火车站,我又要赶往下一站——尼尔森。
有些记不清了,是否是去玉都的那个司机。但是,这个细节记得很清楚。司机告诉我,这里之所以叫格雷茅斯 Greymouth,是因为这里总是阴冷,多雨,人的嘴唇会冻得青紫,所以,这里才叫Grey mouth。无论对否,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也符合它的字面意思。我在黑云中离开Greym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