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蓖麻
小蓖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145
  • 关注人气:1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红的两部中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011-09-09 23:02:32)
标签:

我的文学观

女性作家

萧红

文化

分类: 读书,写作,看电影,做饭

萧红的两部中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009.10)

   《生死场》是萧红1935年完成的中篇,在文学史上很著名,鲁迅曾为其写序。但读起来很是让人费解,不知她到底要说什么。通篇感觉只是一些小片段的罗列,描述了东北农村无知的农民的无奈生活。对于其中的人物,我也没记住谁。手法也感到很青涩与稚嫩。主题不突出,也不知为什么要以生死场为书名。没读之前,我以为,作为一个勇敢的、敢于冲破封建家庭礼教的萧红,她写的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结果令我失望。她还是没有走出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难怪茅盾先生说她是寂寞的。

   与之相比,5年后完成的《呼兰河传》则显得成熟了许多,茅盾先生为之作序。前几章还是让人有些看不下去,它是呼兰河大环境的介绍。进入萧红童年的描写后,情况好多了。

在这部中篇里,她给我们塑造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等。我认为她在此描写的最好的当是小团圆媳妇。那几章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愚昧、自私、狭隘、虚伪、无奈与可怜。好好的一个小姑娘,就这样被封建制度给葬送了,真是可怜。她婆婆的所作所为让人愤慨,令人吃惊。按现代人的标准,她婆婆一定是生活的不幸,心理不健康,拿儿媳妇撒气呢!所有这些描写都暴露了人性的弱点。

   通过阅读萧红的小说,对于萧红的童年有了些许的了解。

   一直想利用到呼兰上课的时间,抽空再访萧红故居的。可现在呼兰校区卖了,只好自己乘车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