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 城市公园2 ——古梨园

(2011-06-11 11:56:34)
标签:

哈尔滨

城市公园

古梨园

旅游

分类: 我的家乡——哈尔滨故事

哈尔滨 城市公园2 ——古梨园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古梨树)

   今天(2009,7,13)下午13:53分从家里出发,按照导航仪的指挥,沿着不知哪条就封道的哈尔滨街道左拐右拐地来到了现位于道外,原位于太平区的古梨园,即原来的宏伟公园。

   去年在网上看到道外有个古梨园,一直想来。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一到公园,迎面的巨大的假山石就尽收眼底,很有气派。我马上下了车,开始拍照。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正门)

  两侧有供孩子们游玩的童趣园。山石后面的镂雕的影壁也很独特。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影壁)

    绕过影壁,便是长长的柳树亭,连续的亭子在巨大的柳树后时隐时现,别有风味。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大柳树)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观柳亭)

    后面则是柳树环抱、弯弯的人工湖,湖上小船点点在荡漾,还有老者垂钓。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柳树抱湖)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老者垂钓,儿子溪水)

   我们是慕名而来,当然首先就要看古梨树了。由于是夏季,没有网上的开满白色梨花的景色好看,只是看到了像沙果大小的小梨子。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总的来看,公园很大,树木也很多,人更多,尤其是老头儿和老太太

园里景色好,但人员素质差,不时有讨厌的烟味夹杂在淡淡的草香中,煞风景;我本想爬上赏翠亭一览园中美景,无奈竟然碰到两位老者在山上小便,令人扫兴。葡萄架虽好,坐满了人,而且有偷梁换柱之嫌疑,葡萄藤变成了喇叭花。

   不过,我很满意架子后面的水泥象棋盘。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虽然,从另一个口登上了赏翠亭,本以为能把园中美景尽收眼底,事实是只看得柳梢和半面人工湖。山下却别有玄机,在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花坛旁,一对儿情侣在说话,本想匆匆过去,可我无意中的一瞥,却发现了一个小秘密,环绕花坛的地面上竟然是用小石头子拼出的12生肖图案,在那里你一定能发现你自己,千万别错过。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老公属相)                 (儿子小鼠)                 (我的影子与大龙)

    园子很大,自然环境好,人文环境不佳,因而错过了一些景观。后来回忆,那帮唱二人转的附近就是文苑,可急于一睹古梨树的风采,而错过了孔子像,不过,一进门,孔融让梨的铜塑没有逃过我的慧眼。

            哈尔滨 <wbr><wbr>城市公园2鈥斺敼爬嬖

      明年梨花开放的时候一定再次造访此园。

 注:本文照片皆为本人原创,不得擅用。

下面是百度百科的缩写,可参考。

  古梨园前身太平区苗圃。当时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栽植有山梨、山楂树、葡萄等各类乔灌木3万余株。1989年7月,市政府批准太平区将苗圃改建为对外开放式公园。经过5年建设,于1994年10月8日对外开放,当时命名为宏伟公园。公园占地面积9.9公顷,生态条件优越,生有30余种树木共计2.56万余株。其中一株属黑龙江珍稀树种的野梨树,据传为1920年张作霖担任东三省巡阅时到中东路护路军巡阅时所栽,树龄已有117年,胸径达70厘米,树形优美,枝繁叶茂,冠盖面积300余平方米,远望犹如一把撑开的巨型绿伞,春暖花开之季又恰似银装素裹的一座雪山。该树于1994年被市绿化委评定委我市第51号古树名木。2003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决定投巨资对公园进行开放式改造。改造后的古梨园按功能可划分为正门广场、童趣园、文苑、梨苑、剪形植物区、临水活动区、闻莺廊、特色林区、西门广场、静谷和文体活动区共11个大的区域,含各类景观40余处。

正门广场的标志性假山盈缩高山流水,秀丽多姿;影壁墙古风盎然,障景生情;绕步影壁墙之后,扑面青山碧水,亭榭浮秀,别有洞天;文苑内孔像庄严,日晷映日,一片儒香雅致;梨苑内古梨挺拔多姿,携古式牌楼相映生辉,特色林内既可沿小径穿梭丁香从中,又可在奇树园赏卧龙榆、姊妹树、连理枝千姿百态;在醉林望景遐思;闻莺廊下众老者尽享鸟趣;静谷内恍若世外桃源;临天赖亭静听鸟鸣流水;登览翠亭尽收园内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