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戴胜的第一次相逢

(2010-07-15 05:38:42)
标签:

鹤岗

西郊

新结村

戴胜鸟

分类: 动物昆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几天凌晨,与北沙兄早起去鹤岗西郊新结村附近的山路边微距。13日与14日早,都遇到了了戴胜鸟,这可是在鹤岗第一次见到它,大约有七八只以上的样子,在路上和路边的树枝上梳洗打扮玩耍。俺的全画幅机器加小竹炮打鸟十分困难,北沙兄长的7D加100-400大白咔嚓不停,俺望鸟兴叹,但有缘相逢必须拍下来,勉为其难啊,哪怕有个增距镜也会强很多,发几片美丽的戴胜鸟留念。

戴胜站在路边的草堆上,这个清晨光线还不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枯树上有四只以上的戴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跑到路上溜达,俺在车里用200端咔嚓几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知它在吃什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 转过头来,样子很可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好像在交流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以上6片是7月13日晨抓拍,以下几片是7月14日回来时抓拍

飞舞的戴胜,没有准备,拍糊了,但姿势不错,留下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路边溜达,pia、pia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它俩突然急眼了,好像在吵架,一激动一只鸟儿的冠子竖起来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  它俩还在吵,那只麻雀在一边都看不下去眼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  看,嘴张得多大,经北沙兄仔细看,原来是在喂食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  会不会是一对情侣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  飞起来一只,赶快咔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  飞翔的动作多美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  我就不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百度资料:

戴胜鸟(学名:Upupa epops)又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等,头顶有醒目的羽冠,平时褶叠倒伏不显,直竖时像一把打开的折扇,随同鸣叫时起时伏。嘴细长往下弯曲。栖息在开阔的田园、园林、郊野的树干上,是有名的食虫鸟,大量捕食金针虫,蝼蛄、行军虫、步行虫和天牛幼虫等害虫,大约占到它总食量的88%。在保护森林和农田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外形特征

戴胜鸟头上具凤冠状羽冠;嘴形细长,自基处起稍向下弯;翅形短圆,初级飞羽10枚;尾长度适中而近方形,尾羽10片;跗蹠短而不弱,前后缘均具盾状鳞;趾基合并不完全,中趾与外趾仅并连于基部,内趾则游离。两性羽色相似。

  

乌喙骨仅左边存在,胸骨后切刻深,剑突宽、平;深蹠腱互相分离至屈趾长肌的分支,但自屈拇趾长肌有一韧带伸至中趾肌腱所连的肌片,连接点在趾根下方。

  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颜色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头侧和后颈淡棕色,上背和肩灰棕色,下背黑色而杂有淡棕白色宽阔横斑。初级飞羽黑色,飞羽中部具1道宽阔的白色横斑,其余飞羽具多道白色横斑。翅上覆羽黑色,亦具较宽的白色或棕白色横斑。腰白色,尾羽黑色而中部

具一白色横斑。颏、喉和上胸葡萄棕色,腹白色而杂有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黑色,基部淡肉色。脚和趾铅色或褐色。

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冬季主要在山脚平原等低海拔地方,夏季可上到3000m的高海拔地区。

生活习性

戴胜鸟用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飞行呈大波浪状,体态轻盈,颇为壮观。若遇敌害,它有一手绝招,从尾脂腺分泌出一种黑褐色油状液,气味极其恶臭,定使来犯者掩鼻而逃。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在地面上慢步行走,边走边觅食,受惊时飞上树枝或飞一段距离后又落地,飞行时两翅扇动缓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前进。停歇或在地上觅食时,羽冠张开,形如一把扇,遇惊后则立即收贴于头上。性情较为驯善,不太怕人。鸣声似‘扑-扑-扑’,粗壮而低沉。鸣叫时冠羽耸起,旋又伏下,随着叫声,羽冠一起一伏,鸣叫时喉颈部伸长而鼓起,头前伸,并一边行走一边不断点头。

戴胜的诗词:

《题戴胜》唐·贾岛

  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戴胜》元·僧守仁 

  青林暖雨饱桑虫,胜雨离披湿翠红。亦有春思禁不得,舜花枝上诉春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