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野人
野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47
  • 关注人气:1,3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钻冰破雪送春来---冰凌花蕾微距

(2010-04-19 06:20:07)
标签:

鹤岗

花卉微距

冰凌花

侧金盏花

分类: 花卉植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凌寒独自开的腊梅花大家很是熟悉,在我们家乡的山野也在春天开着一种花儿---冰凌花。每当冰雪正在消融之时,它们将积蓄一冬的力量勃发,顶穿冻土,破冰钻雪,送来了春的消息,将顽强的身姿绽放在冰雪之上... ...

    此组图片于4月18日下午微距于鹤伊公路30公里北的山里,过几天才是侧金盏花盛开的最美时候。

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心吾大姐的带领下,龙江龙、龙江一滴水、龙文东方和我跋涉在冰雪覆盖的山路间,仔细查找,四处寻觅,发现了几丛冰凌花,山里的积雪最深处已超过40多公分,未等拍完,俺的鞋子和袜子都湿透了...

 

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冰凌花的资料:

   冰凌花

   冰凌花属于毛茛科,侧金盏属,其学名为侧金盏花。不同地域给它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冰凌花、冰了花、冰凉花、冰郎花、冰顶花、冰里花、冰溜花、金盅花、金盏花、福寿草和雪莲花等。冰凌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冰雪将要融化时萌芽,嫩绿色的叶芽包在薄膜中,金黄色的小花的花径为1.5厘米—4.0厘米,经过十天左右花谢后,叶子长成,其形状如胡萝卜叶子。它的茎呈紫色,有绒毛;根为黑褐色丛生状须根;花落后结出聚合果,种子为淡绿色,以根和种子繁殖,但由种子繁殖,长成植株到开花时,需要多年的时间。

   由于它独特的生活习性,在北方冬末春初时节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早在几千年前的我国周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息慎人就以“冰了花”做为向中央政权和周天子进贡的奇花异草。20世纪50—60年代的北京和哈尔滨,有人用它于早春在室外进行花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近年来,加拿大和日本等国有客商与我方洽谈欲购此花。

药用价值

  冰凌花全株含有强心甙和非强心甙多种药用成份,常见于许多国家的药典之中。我国中医称冰凌花为福寿草,它具有强心、利尿、镇静及减慢心率的功能;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脊髓反射机能亢进,用于急性和慢性心脏功能不全。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和心房纤维性颤动;与溴化银的合用剂能加强对癫痫病的治疗作用。过去曾有过中、西药多种制剂,而如今市面上却很难见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本花制剂时,要按规定剂量使用;超过量服用会引起恶心、呕吐、多汗、腹痛、头昏眩晕、视物不清和心慌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以致死。

 

侧金盏花

  福寿草,寓意吉祥如意的草。为中药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花的带根全草。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能强心,利尿。治心悸,水肿,癫痫。

  侧金盏花是植物名。“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在未消融的冰雪中,一点点绿萼黄顶的花蕾,悄悄的钻出冻土,一朵朵像葵花型状、金钱大小的“金盘”歪着脸绽放。人们按花的型态,命名为侧金盏花,可谓惟妙惟肖。西方神话里传说,美貌少年阿多尼斯,为了安慰为自己的死而悲伤的恋人维纳斯,转世为侧金盏花。

  冰凌花是俗称。相传冰凌花是一位冰清玉洁、秀丽端庄的乡村女孩.她善良贤淑温和,是村里人人都喜欢的好女孩。有一年春脖子长,气候寒冷,人们把过冬的粮食都吃光了。冰雪也不化,田里一点绿草都没有,人们都快要饿死了。冰凌花心急如焚,她向上苍祈祷:“伟大的上苍,快让田野里长出野菜吧。救救孩子、救救老人、救救全村的人吧!”她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有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对她说:“你能光着脚在冰雪里走遍山川田野吗?”“能”.冰凌花坚定的说。“好,你把这些种子撒到冰雪下的黑土地上吧。”说完,老爷爷把一包种子递给冰凌花就不见了。冰凌花醒后,看见手里握着一包种子,于是她就光着脚在冰雪上飞快地跑,一边跑,一边回头把种子撒到用体温融化出来的脚窝里的黑土地上。她前边撒,后边的被鲜血浸透的脚窝里的黑土地上就长出小绿芽,随后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就从晶莹透明的冰雪下探出头来。饥饿的人们得到了救命的野菜,为了不忘冰凌花的舍己为人救命之恩,便把冰雪下的黄花叫“冰凌花”。

  不管是称它冰凌花、冰里花、冰郎花、冰凉花,这都是在说,它是在冰天雪地里,最早开放的草本花朵,享有“林海雪莲”之美称。说什么腊梅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岂不知腊梅--15℃以下就可冻死。它不能生长在“山舞银蛇,原弛蜡象”的北国,只能在花红柳绿的长江流域盛开。说什么腊梅欢喜漫天雪,并不完全贴切。有人说:“种花是修真养性;赏花是陶冶情操。”赏花,既要欣赏花开的型、色、味、时令,更要品味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的精神、启迪的力量。侧金盏花开放时间,正是冬末春初冰雪尚未消融、“乍暖乍寒浑莫拟,欲试罗衣犹未”的寒冷时节,在还没有其它植物萌生时,用它柔弱的身躯,钻透铁板一般的冻土,一花傲然独放。它那金灿灿的花朵如金子般悠然展开,打破了隆冬留给人们的沉寂,是多么难能可贵。要说腊梅是“阳春白雪”的显贵,而侧金盏花是“下里巴人”的布衣。

  花语 :回忆

  花占卜:您很在意别人的喁喁私语,自虐地认为自己总是哪处地方做得不够好,开罪了别人。其实,您应放开胸怀,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忘记过去不愉快的阴影,创造美好的将来。

  花箴言 :如果仍未找到爱情,就别老是抱着回忆,尽快行动吧。

 

   本想为冰凌花写上几句,查找资料时发现隋喜文先生的作品写的很棒,咱就摘录过来几段,特别感谢!

冰雪美人——冰凌花

                                           隋喜文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宋人陈亮的这两句咏梅诗句,其实用在冰凌花上更为贴切。因为冬天真正埋在皑皑白雪下面的不是“清枝横玉瘦”的梅花,而是只有北国边陲才有的盖冰卧雪、吻雪抱冰的冰凌花。在耐寒上,她比腊梅更胜一筹;在美艳上,她绝不逊色。
  我生长在松花江畔、北大荒的偏远农村。在我家的北边有一片树林。每当阳春三月,南国已是杨柳依依、和风丽日之时,而在北大荒的旷野,依然是银妆素裹、白雪无垠。就在那片树林的白雪下,覆盖着无数“小萼点珠光”的她。“众芳摇落独暄妍”。每当她含苞待放时,我便约小伙伴们同来树丛中,喜不自禁地争先目睹这些报春的小天使来到人间。那嫩绿的叶芽包在薄膜中,带有绒毛的紫色花茎,美艳巧秀的金黄色小花,花径只有1至2厘米,显得那么娇丽妩媚,仿佛就是养在农家“人未识”的绝色小家碧玉,简直就是一位冰雪美人,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每次都采摘几朵带回家中养在盒中观赏多日。我由衷地赞美她那“冰霜何所惧,飞雪添风采。北国报春早,唤醒百花开”的傲雪斗冰气质,我为她那“冬去花渐落,无意苦争春”的性格所折服。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元代诗人王冕的这两句诗句用在独具特色的冰凌花上,再贴切不过了。冰凌花,美在“冰”上,凌冰而开,凌雪而傲,美在不畏严寒,美在“百卉俱零”之后崭露芳容。核心在于离不开一个“冰”字上。因之不同地域又叫她冰凉花、冰了花、冰郎花、冰顶花、冰里花、冰溜花,冰凌花只不过是叫她相对较多的乳名、昵称罢了。就像我儿时没有大名,父母只呼我乳名一样。我曾翻遍辞海、字典,是绝对查找不到关于冰凌花只字记载的。可见她实实在在是名不见经传,就跟“东北大苞米子一样,土得直掉渣”的了。唯其土,才更显得秀雅不俗。古往今来,颂扬梅花傲雪的诗词文章不绝,多得不可胜数;但是赞赏冰凌花傲冰的,几乎绝无。如果把梅花比作大家闺秀的话,冰凌花可称得上是深藏闺中的小家碧玉。冰凌花代表着平凡、贫寒、底层、下里巴人,因此她是老百姓的花、庶民的花,芸芸众生的形象大使。
  “我劝东君多作主,永留清瘦雪霜姿”。阔别家乡40载,冰凌花英姿永驻心头。每天冬末,常常忆起采撷冰凌花的情景,也常常梦见冰凌花。“少小离乡老大回”,前年冬末,我专门挑了一个冰凌花开的日子回到家乡。家乡发生巨变,变得“不相识”了,多数人家砖房代替茅草房,窗明几净,一家住几间房子,家家有彩电、洗衣机等,家家都生火炉,室内温度跟北京比相差无几,再没有谈冷色变的感觉了。回乡的头一件事就是到树林中造访冰美人,想再睹芳容。冰美人骄艳依旧,秀丽的黄花妩媚动人,但是物是人非,我两鬓染霜,喜忧参半,“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同来的乡亲安慰我说:“不用在林子里久看了,回去吧,村里已有人在院里栽培了。”乡亲们还告诉我,哈尔滨有人不但室外栽培冰凌花,还曾在冬末搞过冰凌花展。再加上冰凌花具有强心、镇静等药用价值,近年来有加拿大、日本等客商与我方洽谈欲购此花。只可惜,冰凌花的资源很有限。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冰凌花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美人,她寂寞得太久了。


    《时代潮》 (2006年 第三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