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窨子里的静物

(2009-03-12 17:12:00)
标签:

鹤岗林业局

三道林场

微距静物

干辣椒

蜡烛

分类: 鹤岗随拍

2月28日,在鹤岗三道林场的大山里,遇到几座地窨子。冬季地子里无人居住,在柱子上栓的几只干辣椒和半只蜡烛成了我与休闲一丁兄的拍摄对象。

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右侧中间有塑料布的就是地窨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地窨子

  根据古书记载,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至少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夏则剿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俗。所谓“剿居”,是在林中树木之彰距地一定高度搭设住处;而“穴处”则是住在“穿地为穴”的屋子里。这种地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子一直沿续到民国以后,满、赫哲、鄂伦春等民族冬季住宅都曾有这种形式,东北民间称为“地窨子”或“地窝棚”。
  “地窨子”,赫哲语称“胡日布”。是在地下挖出长方形土坑,再立起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尖顶支架,覆盖兽皮、土或草而成的穴式房屋。“地窨子”比之“昂库”更坚固、耐久。“昂库”或“地窨子”一般都是南向开门,里面搭上木板,铺上厚草和兽皮褥子即可住人。冬季寒冷或雨季潮湿的时候,在舍内正中拢起火堆取暖,支起吊锅做饭。另外,在“昂库”和“地窨子”中居处,有一定的礼仪规矩。一般北向是“上位”,是老年、长辈人居处的地方,年轻和晚辈人只能在东、西两侧居处。
  建造地窨子的房址,一般选在背风向阳、离水源较近的山坡。先向地下挖三四尺深的长方形坑,空间大小根据居住人口多少确定,在坑内立起中间高、两边矮的几排房柱,柱上再加檀椽,椽子的外(下)端搭在坑沿地面上或插进坑壁的土里,顶上绑房芭和草把,再盖半尺多厚的土培实,南面或东南角留出房门和小窗,其余房顶和地面间的部分用土墙封堵。这种房子地下和地上部分约各占一半,屋内空间高两米左右,或砌火炕、或搭板铺在地中央升火取暖。房顶四周再围以一定高度的的土墙或木障,以防牲畜踩踏。地窨子盖造方便,保暖性好,很适合不在一地长期居住和建房技术水平不高的游猎民族冬季使用,但这种房子的耐用性很差,通常每年都要重新翻盖一次。所以,一些定居的人们在条件具备的情总值下多改建地面房屋,近三四十年作为正式住宅的地窨子已经很少见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