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一周去日本东京出差,行程很紧,如果按邀请方的安排,我们连东京的天空是什么颜色都看不了几眼。同行的老宋建议我们会议结束后组织几天的自助游,真是说到我心坎上去了。

(在东京郊区箱根 远拍的富士山)
这几乎成了我的习惯,每到国外出差,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去过,只要有可能,我总会额外逗留几天玩一玩,跟当地的人接触接触,看看酒店和机场以外的风景,这样才能不枉我去过那个国家。因为,那些星级酒店和国际机场,哪里都差不多了。
若干年前,曾和其他同行自助游了洛杉矶,那次为了赶稿一夜没有睡,还是误了上午7点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飞机,每人交了25美元签转费,到了洛杉矶我只要坐下来就能睡着,被同行狠狠批了一顿,回来后深刻反省三天。也有一次在曼谷,为了体验生活,坐三轮车去夜市,没有想到比出租车还贵,明知道被讹了也没有地方说理去。除了这以外,这两次旅行都是美好的回忆。

(2006年在洛杉矶 环球影城)
有时我也会独自去旅行。最为勇敢的一次,某年第一次去美国,买了机票从旧金山去纽约,当所有一起出差的人都回国后,我独自坐在旧金山的广场上忐忑不安地等待晚上去纽约的飞机;在芝加哥转机,机场的英语一句没有听懂,那时候还不懂得害怕啊!后来去韩国首尔出差时也多逗留了一天;前年第三次去美国时,又去了拉斯维加斯等地。但现在我越来越没有勇气独自旅行,越长大越害怕。
几年的旅行下来,深刻体会到了“旅伴和目的地同样重要”的老话。聪明又有默契的旅伴是一场完美旅途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很庆幸,好几次的结伴旅行的同行者,都是聪明的旅行者。
以前,会为了赶着看更多的风景,把行程弄得紧张兮兮的,把自己弄得很累,旅行的乐趣也大打折扣。这次的东京之旅,我们是走到哪看到哪,喜欢就留下来多看看。问路、找旅馆、乘坐电车,都被视为旅行中的一部分。慢慢走,慢慢欣赏。

(2009年,在东京地铁)
每到一个国家,我还喜欢买当地的卡片,写下当时的心情寄给好朋友们。这个习惯来自高中时的历史老师,她到西安旅游,给全班同学寄了一张卡片。后来她回来了,卡片还没有到,但卡片到了后,全班同学一起读她寄的卡片,那种温馨的感觉我到现在都没有忘。有时,我也会给自己寄一张。我时常会忘了卡片上写了什么样的内容,但是当时写卡片的情景,总会记得。
很多人喜欢旅行,陌生的环境能让人释放压力、忘掉悲伤、抛掉伪装,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即使是一些知名人物,在难以抉择时,也会选择独自去旅行,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