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数据显示,预计今年笔记本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会达到38%,到2008年,美国笔记本出货量则会与台式电脑出货量持平。但包括联想、戴尔等企业都认为,这个数字过于保守,估计增长会达到50%以上。
过去的2005年,出货量让厂商兴奋不已,价格战打得令人窒息。根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05年笔记本销量比2004年增长40.3%,但销售额却只增长33.3%,厂商的利润大为缩水。同时,笔记本与台式机的销量之比已经达到1:5.32。
行近年中,瞻前顾后,2006年的笔记本市场走势将如何?哪股力量将主宰着市场往前发展? 6月2日,在《计算机世界》报社一年一度的“笔记本创新市场策略峰会”上,近十家主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对当前的发展的趋势做了自己的判断,五大悬念留待时间解读。
悬念一:价格战是否继续?
2006年6月1日,神舟把笔记本最低价格拉到2999元。据透露,第一批上市的神舟2999笔记本有上千台,由渠道铺向全国市场。 此次推出的机型为神舟“天运”P180C笔记本,这款入门级笔记本配置了赛扬1.8G处理器、128M内存、20G硬盘、CD-ROM光驱和14.1英寸液晶屏。对于这款笔记本电脑,我们并不陌生,去年也是其创下当时最低价钱:3880元。
早些时间,国内笔记本老大联想则正式启动了06年笔记本价格战攻略,一款型号为旭日125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它的价格由5600元跌至4999元,成为联想历史上首款5000元以下的笔记本。对于神舟能卖到2999元,也许我们并不惊讶。但对于作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笔记本巨头的联想推出史上最低机型,也许意味着2006年又是有着暴风骤雨般价格战的一年。
以低价来降低消费门槛并促进销售额的增长的营销模式在2005年成为贯穿全年的一股强势声音。“笔记本元年”,这是对于05年笔记本迅速普及所产生的新称呼。迅速拉低的价格门槛确实扩展了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市场也随之火热。仿佛这是个皆大欢喜的一年,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吗?答案并不是肯定的。
谈及当前的价格战,厂商们有点无奈。三星公司主管渠道的张祥宇说:“对于价格战多数低端厂商都是无奈之举。当这一轮价格战开始的时候,很难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心态下不去跟。”
去年年中,当惠普的笔记本卖到5999元时,当场就有记者嘀咕:“惠普都买到5999元了,国内厂商还怎么卖?”不仅仅是惠普,戴尔联想最便宜的机型当时都降到6000元之下,“主流”厂商纷纷出手之后,笔记本价格纷纷下撤,4999,3999,在市场上不再稀罕。
价格的下调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这个行业的高增长。据计世资讯的数据:笔记本价格在以100美元一年的速度下降,笔记本电脑在2002年到2005年间销售量分别为:2002年93.1万台、销售额133.4亿;2003年141.1万台、销售额161.6亿;2004年为195万台、销售额188.6亿;2005年为273万台,销售额251.4亿。
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市场占有率而没利润,无疑会导致恶性循环,甚至整个企业能否存活下去还是个问题。更何况有些生产规模没上去的中小品牌由于成本不能控制甚至卖一部电脑亏一部电脑,其资金链一旦断裂将导致该品牌退市!在经历一年的市场洗礼后,一些实力较弱的品牌LOGO悄然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联想大中国区产品规划和营销的张华说:“有些很低的价格是超过了目前市场状况的,应该不是个好现象。可能也会损失掉后边的服务品质。联想在价格方面会按照自己的策略往前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