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电视机里传来段喧声嘶力竭的声音:“---------奇迹还能发生吗?-------”
看着电视画面上痛苦的扭曲的略显稚气的国少队的一张张面孔在做最后的拼命状,我真恨不得大喊一声,“中国足球,救救孩子们吧!”
中国足球已经完全没有了快乐,只有胜负、出线这样讨厌的字眼,在最能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水平的成年男足全面崩盘的情况下,16、7岁的孩子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似乎他们就是中国足球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就可以挽救日渐衰退的中国足球。当中国足球万千荣辱希望容于孩子们脆弱的肩膀上,失败注定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像他们的前辈92和04两夺亚洲冠军并进军世青赛8强,又能怎样?中国足球的世界排名已经落到100名开外,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伍。而且孩子们曾经的成功和努力并没能改变孩子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后备人才越来越少,踢足球的费用越来越高俨然贵族足球。“从娃娃抓起”成为一句空话。国少队的输球不是孩子们输了,是整个中国足球输了,在一个价值观完全混乱的中国足坛必然生出一个又一个的怪胎而无法自救。
德国世界杯期间的一段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有一次我到斯图加特附近的BOSS工厂所在地的小镇游走。突然被远远的一座类似中国戏台的凉棚式建筑吸引。在我猜测这是一栋什么值得纪念的建筑时,从里面传出来的孩子踢球的快乐声音吸引了我。原来是小镇居民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快乐的踢球又逃避风吹雨淋将市中心的一个凉棚改成了球场。

看着年代已经相当久远的木头支柱,我久久的站立着感动着:这个凉棚估计最少有百年的历史,但现在的功能是球场。这个小镇的历史就这样极为令我无法想象的用足球、用少年的快乐传承着,没有丝毫的不恰当。我们孩子们此时在哪踢球呢?我无法给出答案。在慕尼黑、法兰克福、柏林、莱比锡、汉堡、科隆-------我几乎走遍了德国世界杯比赛的所有城市,还有不来梅、美因茨、波恩这样没有世界杯举办赛场的城市,但在市中心、在城市非常显眼的地方都会有各种各样大小的球场,孩子们都会在上面自由的驰骋追逐。没有扭曲痛苦的表情,有的全是快乐!
看到我是外来人孩子们很快因为好奇停下了脚步围过来,和我打招呼。听到我是中国人,孩子们问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中国人会踢球吗?”对孩子们的直率我笑着点头。但孩子们死活不信拉着我就要和我比试。我谦虚地摆手,因为我面前的这群孩子只有10岁的样子。但孩子们很执着,并且大声地喊着要么比试一下要么中国人不会踢球。我被孩子们的勇敢打动。于是走进球场与他们切磋起来。当然身强力壮而且年龄的巨大优势很快证明孩子们不是我的对手。该是到了我赶火车的时间,孩子们停下足球。大声地赞美我“中国朋友,你踢得真棒!”没有丝毫的恭维,全是孩子们的单纯和真诚!

那一天我真的很幸福,在落日的余晖下,一群喜欢踢球的孩子,带着一个陌生人走街穿巷,把我送到了小镇车站。足球成为桥梁、纽带。也让我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身上,我在自己的国家,像他们这么大的踢足球的孩子身上没有看到的独特品质:开朗、自信、敢于挑战、热情、友善。我不敢说他们当中不会出现什么巨星式的人物,但我相信他们在和足球为伴的时候是真正的快乐,他们属于自己!
中国足球在反反复复的轮回中丢掉的恰恰是足球本源。孩子们是未来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当把孩子们的前途命运都捆绑在自己的乌纱帽和政绩上的时候,足球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孩子们在快乐中寻找梦想,孩子们在快乐中不断成长。足球是他们的伙伴,足球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当足球变得沉重和功利的时候,孩子们自然逃避和抵触。所以当我们的足球理念还原地踏步的时候,中国足球注定没有未来。
足球是快乐的,16、7岁的足球同样是快乐的。王佳玉、王云龙灵光闪动的这些孩子们能不能快乐的踢下去?要知道意大利四夺世界杯,可没听说他们的孩子拿到过17岁组的世界冠军。

足球很精彩,人生很漫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