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爱问为什么

(2008-09-18 11:03:45)
分类: 成长点滴

    宝宝近来特别爱问为什么,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个没完没了,而且问题五花八门,比如走在路上看红绿灯,就开问了:“为什绿灯亮了就要走啊?为什么红灯就要停啊?”坐下吃饭就要问“为什么饭前要洗手啊?为什么不能吃海鲜啊?”上厕所问得更奇:“为什么叫尿尿啊?”我说要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啊!他马上回:那应该叫尿水啊,不叫尿尿!”,看到螃蟹,问他为什么横着走啊?看到不在水里的鱼时,他问:他为什么不游泳了。看到月亮,问为什么是金黄色的?打针时,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打针,宝宝要打针啊?看到妈妈吃药时又问为什么妈妈吃药宝宝不吃药啊?而且还经常用小手摸着你的脸,凑近了小脑袋瞪大了眼睛问你,为什么呀?不论什么事,宝宝都发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现在每天我和宝爸都要回答几十个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心里窃喜,我家宝宝终于迎来了他的好奇期了。他从刚开始的看,到只问“是什么”,现在转变成问“为什么”,说明我们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开始学会自己思考了。早教专家说当宝宝3岁大时,便已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环境,所以其注意力也转移到去关心环境的变化,他很好奇这世界是怎么来的。随着表达能力的进步,孩子开始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由此得到关于他所好奇的这个世界的资讯;同时,他也得到部分掌控世界的权利,他知道自己可以不必担忧害怕。确实,我家宝宝近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顺势增长,能表达的非常清楚、自然和条理了。专家同时还指出在这个时期,宝宝的想象力也开始迅速发展。昨天晚上,我们坐在车上看到路边高高的大吊车,宝宝突发奇想:妈妈,我要上大吊车上去!我谨慎的回答:好!宝宝不满足,忽然指着天空说,我要到天上的白云上去,我继续回答:很好,但你要记得回来哦!宝宝立马问啦:我为什么要回来啊?我晕~这是你的家,你在这里生活啊!宝宝又问,我为什么在这里生活,不在白云上生活啊?我,我,我...宝宝爱问为什么

 

    其实,我是特别欣喜宝宝能提出这么多的为什么,但是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点跟不上小家伙头脑里的稀奇古怪的小念头了,于是我和宝爸尽量把十万个为什么摆在身边,随时随地应付孩子这层出不穷的点子。但是,仍觉得自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找来点专家意见和成功经验,和宝宝一起学习。

 

    1 应表扬鼓励宝宝多动脑筋

  当孩子提出为什么时,家长要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在生活中也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有的父母嫌孩子缠人,会对孩子说:“去去去,不要问个没完没了,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样做会扼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下去,孩子会因为怕父母责骂而不敢再提问题。

  所以,父母千万不能嫌麻烦,而是要多鼓励、表扬孩子;同时,要认真地和孩子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因为家长的回答,不仅使孩子对世界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因为你的“肯回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得以持续,这是日后其求知的基本元素。当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增加,而他的好奇心更使得他事事关怀,如此将拓展其视野,有利于他将来成为广知博文的人。

  2 做个好奇父母 一起找问题

  如果父母对周围事物显得十分冷淡,甚至对宝宝的好奇心不以为然,那么宝宝的好奇天性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压制。因此,父母也要在宝宝面前做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导宝宝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带宝宝外出时,父母可在野外寻找一些比较奇特的花草树木,比较小鸟、小昆虫的叫声,发现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植物、动物甚至石头、泥土之间的细微区别。

  3 多启发孩子自己观察思考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如果问题太难,考虑到孩子回答不出来,可以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但如果问题不是太难,他自己动脑筋后就能回答,父母就不妨对其进行启发,鼓励其自己观察和思考。”早教专家表示。

  比如,对于“水是怎样流动的”这个问题,家长可通过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小实验,让他自己得到答案:用硬纸板做一个小水槽,然后在水槽中倒上水,并将水槽架高起来,变成一头高一头低,这个时候让孩子注意观察,他自然会发现水原来是由高处往低处流。

  4 别以成人思维去约束宝宝

  面对宝宝的好奇心,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宝宝的想象力,也不能因为事务繁忙而搪塞、敷衍宝宝。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可以利用宝宝的好奇心,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促使宝宝继续思考。当不能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不懂装懂,含糊其词,要向孩子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现在不会回答,等我看过书后就告诉你”。

 

    对比一下自己做的,发现还远远不够,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好奇妈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忽然之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