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时白林先生
| 分类: 转载的文章 |
著名戏曲音乐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离休干部,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原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戏曲音乐学会会长、安徽音乐协会名誉主席时白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31日12时56分在合肥逝世,享年95岁。
1月2日上午10:00,时白林先生的告别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我院黄新德、吴亚玲、蒋建国、何云、江松阳、王成、余顺等同志作为代表参加了告别仪式。
斯人已逝,作品永存、精神永存,时白林先生千古。
时白林,1927年2月生于安徽蒙城,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加入渡江支前工作队、皖北实验文工团。1953年从上海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班毕业,任安徽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创作研究员、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作曲、指挥、副团长、代理书记。1979年调入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任音乐舞蹈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理事、安徽省音协副主席、安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客席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时白林先生一生追求艺术、矢志不渝,在戏曲音乐尤其是黄梅戏音乐的继承创新上精益求精,不断开拓艺术新境界,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精品力作,其中与人合作作曲的《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孟姜女》为黄梅戏经典,传唱不衰。他艺思如泉、作品丰富,创作黄梅戏《生死擂》《劈棺惊梦》《春香传》(合作)、《江姐》《梁山伯与祝英台》《雷雨》《红罗帕》(合作)、《徽商胡雪岩》《汉宫秋》等戏曲音乐作品70余部,声乐《落花曲》《声声慢》《啊,小石桥》等50余首。编著《泗州戏音乐介绍》《黄梅戏唱腔欣赏》《黄梅戏音乐概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等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电视剧“星光奖”、电影“金鸡奖”等。曾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文化部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人民政府“繁荣黄梅戏艺术事业优秀艺术家”等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戏曲音乐学会颁发戏曲音乐终身贡献奖。2009年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劳动模范提名奖”。
时白林先生在戏曲音乐尤其是黄梅戏音乐上的成就,为业界公认。他是推动黄梅戏发展成为我国主要剧种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