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黄梅戏轶事 |
潘璟琍的唱腔师承其父,运腔吐字均朴实无华,出色而又本色,富有浓郁的安庆地方乡土风味,观众听来亲切悦耳、韵味隽永。她的嗓音纯正、高亢,音域较宽,所以其唱腔常被同行和观众誉为有刚柔相济之美。这一特点在一些现代戏的演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之她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使其演唱技巧得到较好的发挥。
她演戏认真,着力刻画人物,不演“行当”,只演角色。她身段规范,文武兼备。唱腔师从其父,古朴浑圆,委婉优美,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唱出来。她戏德极好,虽是剧团里的主要演员,却也愿意去演配角,并演得非常认真,从不敷衍过场。
她的代表作有:《西楼会》、《送香茶》、《渔网会母》、《山伯访友》、
http://www.yanfengying.com/images/panjlcxnxcs.jpg
http://www.yanfengying.com/images/pjlcxnx11.jpg
《春香闹学》、《天仙配》、《女驸马》、《玩会跳船》、《党的女儿》等(严凤英所演之《江姐》、《红色宣传员》、《宝英传》她也曾主演过,且部分剧目有唱段留存)。
|
印象·潘璟琍
谨以此文纪念潘璟琍老师诞辰七十周年 生就芙蓉一般的美丽面庞、莲叶一般的袅娜身姿。你那凤冠下的一笑一颦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天仙配》中,你是二姐。那化妆师真的不大好(据说是按敦煌壁画中的造型,即考古发现定的妆),化丑了凤英,也化丑了你。 一直不明白“手拿开山斧一张”为什么要做那样一个怪动作,那蹲下来的动作来得太突然,每次看到那里总想笑。后来听说是导演这样要求的。 其实,你也是七仙女。曾经听过你一段《树上的鸟儿喳喳叫》,老本中的段子,只在电台听过一遍,那余韵却仍绕梁不绝。 《女驸马》中,你是公主。你那入情入景的演唱,至今回味起来仍如饮甘泉。原本以为公主不需有太多的表演,但是近日重观《女驸马》时,我才发现,原来你通身上下都是有戏的!你的那一双眼睛真的太会说话了!没有一个眼神是空的。那些细致入微的处理与凤英的表演真是相得益彰。难怪电影《女驸马》如此好看! 《春香闹学》和《玩会跳船》中,你又变成了丫鬟。没有想到公主换下霞帔之后竟也是那样鲜亮俏皮!我觉得你最漂亮的镜头应是在《春香闹学》中:那样妩媚、那样活泼、那样灵动,见第一眼时我心里就惊呼:这是晴雯! 你,同凤英一样,是黄梅戏难得之奇才,可惜又同样的命运多舛!多想看你们姊妹在舞台上赞一回人间、织一回锦绢啊!然而,君已去,鹊桥、机房亦不知今在何方! 其实,我是应该叫您奶奶的,可是,您留给我的印象只有那绚烂如霞的美妙青春!我觉得您纵然归去也一定是花神!只有花才配与您朝夕相伴。 今年是您七十大寿之期,作为喜爱您艺术的晚辈,想来想去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尽可能详细地把您介绍给喜欢您的朋友们。 我问过许多认识您的人,他们都说您是个大好人,只是,我无缘见您一面呀!您仙逝之时我还是个整天晚上画地图的小毛孩儿。 今晚的月,细细的,让人想到易安词中的句子。朝着月光洒来的方向,闭目遥想您当年跟少舫老师合唱《天仙配》、《访友》、《观灯》时的情景,时光呵,你为何不能重来一次呢?! 潘老师,我们正在为您用黄梅调唱生日歌,您,听到了么? 晚辈:济霖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