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就答应要写一篇预测金像奖的BLOG,可直到颁奖在即,依旧不见文章的踪影,公司同仁只得对我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希望能够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出现奇迹。直到颁奖结束,他们绝望了。。。
当我想起自己还有作业未完成时,青云老师已经在领奖台上咆哮了。。。
没办法,只得把原本准备写的“26届金像奖预测”改为“对获奖名单的看法”。所幸诸如此类事后诸葛的行为也算是鄙人的长项。
出于本人职业,还是先谈谈表演类奖项吧。
我认为,我的偶像刘青云先生凭《我要成名》中的潘家辉一角获最佳男主角可谓是实质名归。在该片中,刘老师不仅保持了其一贯的高水平演出,而且因为剧情和角色与自己的生活非常贴近的关系,刘老师在塑造角色时可以更为得心应手,在他的表演中可带入更多自己的生活轨迹。看这部戏时我就突然想起一位香港导演曾告诉我,刘青云年轻时就是一个在演戏时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演员。他可以为了一个细节的处理和导演从开工争到收工,从片场吵到电视台。这一切和戏中的潘家辉是如此之像,也难怪刘老师在塑造角色时可以这么得心应手。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演员自身与角色的接近会降低其表演难度,可是刘老师对角色心路历程的刻画和生活自然但依旧出彩的感情流露才最显现其功力之所在。仰视ing~~~
其实郭天王在《父子》中的突破表演之前一度被认为是男主角的最大热门,郭天王也早已凭借《三岔口》等片摆脱了大家对于他“爱,爱,爱不完”的印象,可是无论是角色性格还是生活经历都和他本人有着太大差距,要凭借这个角色拿奖,实在是一件比爬蜀道还难的事。
我的另一偶像梁朝伟老师在《伤城》中的表演也足够精彩,可是从剧本赋予的角色深度和发挥空间来看,刘正熙警官和那个“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陈永仁警官实在没有可比性。不过想必到了梁老师的境界,也不会对这一次没拿奖计较什么。
出于对发哥的敬仰,俺没资格评论《黄金甲》,仅仅在此表明下对发哥在戏中的蓝眼睛表示不理解。。。
《霍元甲》我没看。
不管怎么说,祝贺各位获奖和获提名的“先进工作者”们。
这篇先写到这里,关于小袁对于其余奖项的看法,本周内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