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札记(4)
(2021-02-21 06:51: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大年初一吃完晚饭,跟掌柜的说,今年春节第一次自己就没有走出家门,一整天待在家里面,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掌柜的听到这些跟我说,不行你下楼把垃圾给倒了,自己明确表示反对,按民俗习惯,初一不能倒垃圾,说有破财的可能性,虽然自己不相信这些,但是到了这把年纪喜欢采取宁愿信其有的态度。
呆在家里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得劲,别看也不看电视,知道自己有属于自己消磨时间的事情,例如像自己描述的那样,可以在电脑上胡编乱造,把自己想到和听到的那些事情记录下来,只要能写你永远有写不完的东西,我想作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感到寂寞,他有自己寻找快乐的方式,阅读也好,写作也罢,即便这两样都不想去做,还可以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进入遐想状态。
吃完晚饭的时间基本在晚上六点左右,自己在屋里面踱步到七点,从岳父居住的房子到我居住的那间房子,正好是一东一西两头,我在东头,老岳父和掌柜的住西头,西头与东头之间隔着客厅,来回走一圈将近五十步,自己走将近一个小时。
自己这种走路的方式,很像是猛兽困在笼子里的那种感觉,这不是我自己说的,是掌柜的跟我说,自己也想起来动物园笼子里的那些猛兽,其实我自己在屋里踱步,并没有内心里面的那种失去自由的焦躁,感觉很享受这种漫无目的的放松,有时候也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例如经过客厅从电视上传来的某一个消息,自己便想到了一些事情,真的进入到遐想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掌柜的说我很多时候的状态跟精神病没有什么两样,会自言自语,会自说自笑,进入到忘我状态,当然假如这种状态收不回来的话,那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了。
其实自己发现到了一定的年纪这种自己的遐想是生活中的常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一个人的冥思苦想,或者说是无边际的遐想占了生活很大的氛围,这是观察家里面老人得出的结果,他们一整天时间,除去睡觉吃饭之外,剩下的时间基本上沉浸在遐想之中,估计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去刻意刺激,往事便会自己浮现出来。
到了晚上七点钟,坐下来陪着老人看“新闻联播”,并不是节目有多好,是你可以从宏观上感受一些别人感受不到弦外之音,无论别人如何粉饰,相信你的直觉,所有极力表述的很多事情,必然在现阶段有什么问题出现,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不常时间便会有跟你分析一样的事情被揭露出来。
一般情况下七点半中结束,也算作是这一整天的陪伴和服务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时间属于自己,可以呆在自己的房间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当然更多的时间是阅读和写作,知道到了这把年纪再不抓紧时间去阅读,真的说不准哪一天这种阅读和写作就嘎然而止,自己始终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那么自己积攒起来的这些文字,便可以在不能写作的大前提下聊以自慰。
也就是说,晚上从七点半到午夜时分的这四五个小时里面完全由自己支配,这是我感觉非常兴奋的一件事情,属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驰骋,活出自我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情景,到现在才明白这是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希望有得安稳日子。
我已经写过,自己设定了春节期间阅读计划,并把那些书籍给找出来放在能看到的地方,为的就是督促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约定,腊月二十九开始阅读目前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女作家鲁敏的作品,前些日子看了她的中短篇小说集《惹尘埃》,后来买了她的更多作品,自己依然想从她的中短篇小说集去阅读,便找出来有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作家鲁敏中短篇小说集《小流放》。
经过三个晚上阅读,这本作品集算做是看完了,并不是我一目十行,而是在这本作品计里面有三个中篇小说我在《惹尘埃》集子里看过了,这样就加快了阅读速度,在这本《小流放》作品集里面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作品是《隐居图》和《缺席者的婚礼》,前一个是描写一对曾经的情人,分手以后男的回到了家乡文化馆里面工作,而他的曾经女朋友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的经理,在男朋友所在城市里面再次见面时的复杂内心里活动,作家精准地把握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内心想法和那种纠结。而《缺席者的婚礼》作家则以肚子里的未出生孩子的角度诠释了母亲的这桩婚姻带给家人的震动和坎坷经历,喜欢作家那种明快简洁的语言表述方式。
在结束这本小说记得阅读之后,自己这样写道:“作家出生的年代,我们刚好上初中最后一年,还属于哪个特殊时期的尾声,亲历了很多作家笔描绘得社会生活现状和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经理的那些,丝毫没有陌生的感觉,也正是有了这写阅历,所以才能感受到作家抓取人物和故事能力的大小。”
“一直在想一个作家想让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感动,需要花多大的气力才能抓住人的心理,要知道比我们年轻不少的这些新生代作家让我们这些人夸奖他们的作品太难了,但我感觉作家鲁敏在这一点上做到了。至少我算作是一个被打动着。甚至作家去应付那些未经世故的年轻人太简单,但要编出一个好故事,抓住人物特性足以。但让一个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去审视作家有可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就不那么好对付了,因为构想和亲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但是作家鲁敏很巧妙地必考了他不熟悉的更多历史题材,把重点放在了女人特有的那种直觉力方面,作家知道世上的事情不管怎样地变化人性不变。而对人性的研究和探讨几千年来至今无穷尽,这便给了作家创作的巨大空间。”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经说过:“女性作家对存在特有的敏感,往往使她们能更快地握住人类心灵的心脏,进到精神的隐秘地带,而进行有效的书写。”我想这也是鲁敏写作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篇文字写到这里已经是凌晨时分了,为了明天还有更成充沛的精力面对家庭重任,面对自己制定的阅读计划,只能到这里打住,期盼着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