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八百二十一)

(2021-03-03 08:16: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每个月这几天不会忘记必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附近的定点医院开药,确保下一个月的药物充足,关乎生命的事情不用多说牢记心里,不过是提前或拖一两天的事情,一旦拿到药物心里面有一种特别安稳的感觉,知道又可以多活一个月了,忘记了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意外,这不是我自己胡思乱想,过一会可以验证我的这种想法是不是正确。

 

带着医保卡去了哪里,先是去挂号,而且在挂号那里报自己的大病病历编号,负责挂号的人听到编号,打印出挂号发票,便站起身去病历橱子取我的病历,编号130号,怎么都觉得是一个汽车的代号,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知道,四十年前130是一个中型厢式货车的叫法,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称谓了。

 

挂号的那个女同志年纪不大,给你的感觉好像是昨晚上没休息好,一脸疲惫的样子,感觉也有点心不在焉,在我前面挂号的几个人讲了要挂的科室,居然她连着问了好几遍,幸亏那些人不厌其烦回答,换成一个脾气不好的一定会跟她急。

 

站在那里想,这位小媳妇估计是在家里面肩负重任,老公孩子都成为了要面对的责任,估计晚上沉迷于庸常的电视连续剧,估计到下半夜才倒在床上,所以明显感觉那种脸上的疲惫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万一遇上老公来了情绪,云雨一番那就基本上体力彻底透支了。

 

并不是我在那里胡思乱想,是我在工作期间慢慢了解的一些事情,我们那个年代虽然还处于保守起见,男女之间的事情只有男人跟男人之间,女人跟女人之间交谈,但是也会很快地传开了,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夫妻,经常上班时候呈现的精神状态跟那个挂号的小媳妇一样,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真讨厌死老头子不厌其烦,不折腾死人不算完。

 

没结婚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结过婚的一笑了之,有的老同事语重心长的跟年轻人说,一定要保重身体,量力而行,那个事情既是蜜坛子,又是盐罐子,适度就是吃蜜,过度就适得其反,就等于吃盐。说的是经验之谈,可是家里面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

 

那时候文化生活贫乏,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有情趣的家庭听听广播,喝大茶,不到九点半就上床睡觉了,娱乐活动更多就是夫妻之间的床底之欢,所以那时候传了那么这方面的段子,其中一个段子到现在记忆犹新,是我帮助工作时候部门长讲给我听的,通过听那个段子才知道领导内心里跟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也是渴望激情。

 

那个领导谢顶,没头发的那片区域,老远一看油光锃亮,当时还觉得有点不理解,这么亮的头顶怎么会没有头发,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是精力旺盛的一种表现,特别是中年时期那就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特征,到后来发现不仅仅是中年,到了老年也同样是这样。

 

这个领导慢条斯理的说,为了宣传计划生育工作,派记者和相关的人员到乡村倡导健康的文化生活,记者采访那里的村民,问,到了晚上有什么样的文化娱乐生活,答:没有,问:那你们到了晚上做什么事情?回答:日。问,日完了干什么?答,歇一歇再日,办公室里面笑声一片。

 

这个领导看到大家笑得那么欢很得意,没想到去帮助工作的一个同志不甘示弱,笑着抹了抹嘴,说,我也给大家讲一个吧,听到这我是不敢多说话,正式员工都说好,那个人看领导的意思,领导直接跟他说,你讲就是了。

 

那个人喝了一口水,便开始讲了这个故事,说是一个干部被派到乡镇帮助工作,工作很卖力,得到的反应也不错,很多人都喜欢到他居住的房子里拉家常,而且男男女女很多人一聊就到晚上九十点钟。也有为了研究某一项工作到半夜的时候。

 

虽然工作很顺心,生活安排的也不错,但是生理问题无法解决,那个干部也正当年,有一次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同志在他的房子里聊天,这位先生没把持好,将那个女同志按在了炕上,没想到那个女同志非常愿意,可是那个干部又嫌那个女同志长得太丑,找了一张报纸遮住她的脸,就这样把问题解决了。后来那位有幸与城里来人有床底之欢的女同志跟别人说,还是城里干部有水平,做那事情的时候还在关心国家大事。

 

全屋里的人都笑了,但是那个领导笑得很勉强,讲故事的人突然明白这个故事讲的有点不合时宜,连忙说,这个故事不是说你,是听别人说的,领导没有笑,拿起桌子上的本子直接走出了办公室,给人的感觉像是去开会,后来知道领导有涵养,故意回避一下,免得大家都尴尬。

 

轮到我挂号的时候,告诉她挂大病门诊,并告诉了自己的病历号,她不慌不忙地打出挂号单据,之后起身去病历橱子找到了我的病历递给了我,感觉是完成了属于她的任务,边喊着后面排队的人,自己拿着病历去大病门诊找医生开药。

 

以往大病门诊里面都很热闹,不知今天为何没有人排队,自己进到屋子里面看到只有医生和护士在里面,没有病号,心里面很高兴,但是,医生好像也是心不在焉,她们在谈论一个人,说,假如他继续在单位里面工作,这次出事估计就算工伤了,很遗憾他在外地,更何况他已经退休了。

 

另一个医生说,他这个人就是不注意,总以为通过加强锻炼一定能增强预防疾病的抵抗力,不注意自己身体内部发给他的各种信号,每天做那么长时间的锻炼,结果怎样突发疾病,就这样一了百了,这刚刚开始享受退休生活,把媳妇和孩子抛下就走了。

 

另一个医生跟着说,你就不敢相信那么健康的人怎么会这样一下子就过去了,他性格那么开朗,人缘那么好,退下来工资也不低,还跑到外面干什么工作,还跑到外地去工作,这一下子好,客死他乡,想一下真的为他难过。

 

我走过去把病历递上去,跟医生说,开药,跟上个月一样,医生几乎不抬头,便在打开电脑按照挂号的数据进行输入,很快就听到打印机工作的声音,开的药方出来了,之后开始往病历上书写,我站在那里观看,以往抄写的时候自己能感觉到书写的方式差不多,而这次实施感觉写的有点多。

 

站在一边的我好奇地问了一下,我是五种药,好像你开的不止这些,医生抬头看了我一下,说你不是赵忠良吗?我说我姓高,不姓赵,那个医生拿起我的挂号单,跟电脑上的号码对了一下,又看了我的病历,找出问题的所在,跟我说,你回到挂号的地方,她给你把号挂错了,名字是你的,但号码是别人的。

 

没办法又回到挂号的窗口,跟那位满脸疲惫的女同志说,你把号给我挂错了,挂成了姓赵的一个人,那个女的感觉有点不相信,面部表情显得不太高兴,拿着挂号单子跟电脑上对了一下,发现确实是她出的错,居然给我挂了中医科。

 

拿着重新挂的号,回到大病门诊那里,医生已经把处方开好了,拿着处方去交款,在之后就是取药,提着一袋子药往家走,边走边想,想到了这些,到了下午记录下来,知道生活处处皆故事,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挖掘,因为人不但活在自己的人生中,也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也就有永远写不完的人和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