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八百零三)

(2020-12-09 07:21: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退下来以后,没想到自己成为了“专职”大厨,并不是自己手有多巧,厨艺有多高,作为男人很少愿意主动去干家务活的,都是各种特殊的原因不得不为之,就像我一样退下来以后跟着掌柜的照顾老人,就我们三个人,一个负责老人的生活起居,那已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了,面对已经变成老小孩的老人,也只能耐性子去照顾,而我的主要责任就是做饭。

 

曾经写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上了高中的我,家里人看我学习一塌糊涂,估计保送上大学的可能性没有,也只能去工厂当一个工人,大人为了让你多一门手艺,便开始交给你基本的生活技能,那就是从劈柴、点火生炉子、做饭开始,老母亲不厌其烦的教给你这些生活最基本的劳动技能,虽然自己不情愿,但是又不敢违背大人的意志,就这样一点点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

 

老母亲心灵手巧,能做一手好菜,而且愿意钻研,包括到了八十岁以后的当下,依然跟家里面的阿姨一起看电视,电视里面教做饭的节目是他们经常看的节目,看到电视上教了一道菜,立刻就让阿姨照着去做,在我看来这种对吃上面的用功劲头,就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用我妹妹的话说,每次回爸爸妈妈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美味佳肴。

 

至于自己遗传了多少不知道,反正是自己到现在掌握的那点东西应对我们这些要求不是很高的人来说绰绰有余,再加上掌柜的和老人都不嫌弃,也不挑剔,所以做好做坏自己也觉不出来,唯独有时候掌柜的跟我说,希望你做菜的时候,根据菜的品种用油,总觉得你用油有点猛。

 

自己曾经写过这一段,跟掌柜的结婚以后侨居岳父大人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倒插门女婿,为了表现自己主动请缨成为了大厨,自己炒菜的口味岳父大人没得说,唯独做了一段时间,就不再让我继续发挥自己的那点特长,被剥夺了做饭的权利,到后来才知道自己的大手大脚,让原本并不富裕的计划用品变得捉襟见肘,不得不让掌柜的主掌灶台大权。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后来物资逐渐地放开供应,更多人不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供应发愁,市场供应保证这些物品,只要你有钱就可以随意的去买,物资不再成为问题,那时候我们又面对着新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单独过日子了,跟老人分开过,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自己过日子做饭绝大多数还是掌柜的掌勺,倒是家里面来了客人,需要在家里面吃饭,那么我才派上用场,让我这个下猛料的人展示厨艺,虽然离馆子味还有距离,但是对于肚子里没有什么油水的同事或者是学友也好,不会在意我做的什么,只要看到菜上漂着油花就觉得一定好吃。

 

有一个文友早在十年前就过世了,他一度成为了我们家的座上宾,其中有一两年的时间几乎天天呆在我们家里面,他绝对的好胃口,无论是我做的饭,还是掌柜的做的饭都说好吃,估计是为了哄掌柜的高兴,经常掌柜的做出饭菜他都赞不绝口,而我做的饭他则是说不如掌柜的,给足了家属面子,所以他也沾了很多光。每次在家里面吃饭,到最后他都会风卷残云般的把剩菜全都吃掉,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吃饭的绰号“七八叉”,我认为他是光盘行动的先驱。

 

就这样自己断断续续做到如今,住家过日子就那么些家常菜,对于我来说那些熟能生巧的东西并不造成多大的精神上的压力,即使有时候心不在焉把菜做的口味有点重,只要略微的注意一下就可以,更何况老人并不挑剔,无论吃什么你问他怎么样,他都会说好吃,而且吃得非常的尽兴。

 

只有掌柜的要求我不断地推陈出新,说,以前你不经常做饭,就知道你这几样菜的手艺,到了“专职”就更应该变换手法,常做更多的美味佳肴,嘴上表示不认同,可内心里自己还是觉得言之有理,别说他们吃的有点腻,自己都没了感觉,但依然不太愿意去创作新的菜系。

 

但是也有特殊的时候,那就是孩子从国外回来探亲的时候,你就不能不面对孩子的要求,因为孩子同样知道我那两把刷子,时不时提出一个我没做的菜出来,只好硬着头皮去试验,不要以为是胡思乱想,现在网络强大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想学什么才到手机上一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去问那些会做的人,只要你敢于实践,变换菜的口味和品种不成问题。

 

说实话,从小跟老人学做饭,先从热饭开始,告诉你热稀饭需要的步骤和掌握的时间,最主要的就是不能离开,开了锅要根据情况不断地搅动,为的是别粘了锅底,更不能溢出来,这是做饭的大忌,用不用心,看着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而那时候上高中正是玩性重的时候,经常为了能出去玩一会,故意把稀饭里面多加一点水,可以留有玩的那一点时间,当然也有望得忘乎所以的时候,炉子上的稀饭煮过了头,一股浓重的糊味,你要对自己的这种不负责任付出代价。

 

到现在还记得,学会第一个炒菜就是炒鸡蛋,告诉我如何搅动鸡蛋,教导什么程度可以入锅,加多少盐,炒到什么程度可以出锅,后来发现只要你做好了第一次,你就有了胆量,而且做饭的事情同样是熟能生巧,只要不间断地做,一定会掌握技巧。

 

也许是南方人的血统,记忆中老母前经常给我们做梅菜扣肉这道菜,跟大米一起吃就别提有多好吃了,可是结婚以后这道菜几乎就吃不到了,偶尔在饭店里面可以尝到,但总觉得不如老母亲做的地道,一直想假如自己能学会这道菜该多好,但是懒着学,一直也没有学会,倒是有一个文学圈的朋友夫妇两个曾经开过一个酒吧,在那里也做一点饭菜,梅菜烧肉就是他们的特色,每次去哪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道菜。

 

自己曾经也想他们询问过做这道菜的过程,他们讲的非常的详细,估计是内心里面还是不情愿去实践,听完以后就忘掉了这件事情,自己做的红烧肉大多使用了很多的香料,感觉总做不出老母亲做的味道,认为一定有什么秘方没有跟我说,即便这样自己也沉浸在自己制作的小满足中,因为老人不嫌弃自己的做法,这也是小富则安的一个懒人做法。

 

在后来又问过一次,到是这位朋友热情说,实在不行我去你那里亲自手教你可否,还有虚荣心的自己还是婉绝了这种热情,再一次要来了制作的步骤,自己终于开始自己的实验,后来发现自己观念中的那些做饭的厨艺,是自己多想出来的事情,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一个是要有耐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些复杂的程序,按照要求分几步走,在之后那该放的佐料放进去之后,就是等着把水烤干,佐料的滋味就在煮的过程中侵入到食物之中,觉得这次试验非常的成功,也得到了家人的赞同。

 

 

孩子回来探亲,掌柜的要求我在学几样新的菜系,问孩子想吃什么,到是孩子不挑剔,说你做什么就吃什么,回家的几天里,逼着自己学会了好几样自己从未做过的饭菜,觉得只要你用心的去按教材的步骤去做就可以,更何况我是一个下猛料的大厨,味道一定会不错,后来通过询问孩子,认为还算做的可以,但是为了不让我翘尾巴,跟我说,味道还可以,但是想要达到馆子的味道还有一定的距离,继续努力锻炼,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可以去国外开餐馆了。

 

开一个一桌餐厅是我多年来的梦想,这个想法曾经跟很多人都说了,可是并没有实现,到是我的想法成为了之后的私人会所的变形,在后来听别人跟我说,假如这是你自己的房子没有成本开一桌餐厅还可以,不讲究尽快赚回投资,玩着干点自己高兴的事情,假如租房子经营那肯定不行,一天两桌利润多少,累死你也挣不出来,听到这里也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好容易退下来可以享受清闲日子,干吗给自己找麻烦,更何况做饭的乐趣远比读书和写作的乐趣有距离,到这把年纪就别再累自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