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三十一)
(2018-12-19 06:53:36)分类: 感悟生活 |
不小心跟着媳妇照顾老岳父快一年了,最辛苦的还是掌柜的,晚上起夜为老岳父端盆倒尿,白天黑夜不辞劳苦,付出的艰辛无法想象,我更多扮演的角色就是“大厨”,以至于岳父大人看到我的第一反映认为要开饭了,拄着拐棍就想往就餐的房间走,要不是女儿拉着,就坐在餐厅等候了,不管几点我的出现等同于就要开饭。
看护老人说实话与看护小孩没有什么不同,用媳妇的话说,看小孩虽然他们有脾气,但是听大人的话,真的不听话威胁吓唬他们都行,但是老人你就无法这样,好好哄着他都很难满足他的心情,经常会发无名的火,后来知道那就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虽然不说但是他的表现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有“思想的小孩”更难看护。
人到老了跟孩子一样成为情绪性动物,而且上了年纪内心里想的很多事情更多是自己的感受,用我的话说,长命百岁的人共同特点就是绝对的自私,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且一反常态,与之前的性格绝对的有非常之大的变化。
我曾经写过,我跟掌柜的从谈恋爱开始,特别的害怕岳父大人,老岳父是老革命,虽然感觉进步的晚点,那也是有原因,解放以后被送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深造,在那里正规学习了七年,成为了科班的医学类全科大学生,用我的描述,空余时间看到岳父大人举着业务书籍认真阅读,我心里就发毛,觉得高小毕业的自己太渺小,自己也只好也呆在屋子里也学着老岳父的样子,举着书籍或杂志在那妆模作样,认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他距离。
后来才知道住家过日子,与阅读和知识的积累没有必然的关联,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是对你所爱的人无私的奉献,你水平再高也要面对锅碗瓢勺的生活细节的那些琐事,对家庭的态度体现在去主动承担,去用心经营,那时候自己年轻考虑的问题都是虚头八脑,倒好这样逼着我看了不少书。
不过到后来的学习态度与发展动向感觉让老岳父不甚满意,主要表现在走火入魔上,看了不少现代派的作品,没有从正面理解现代派所要表达的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和人性中的那些善恶的认识,却学会了玩世不恭的那种态度,就像我写到的那样留着长发,装成有艺术范的样子,那不过是装腔作势而已,用更直白的描述,那是去勾引没有涉世经验的文学少女的把戏,媳妇描述的更准确“伪君子”,现在的表述“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到了岳母病逝以后,自己逐渐地看清了一些属于家庭的事情,也知道了男人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自己原本就没有话语权,在特定的时候自己保持了沉默,静观这家里面的那些变化,后来知道了男人内心里想的更多的是什么,所以对岳父的表现自己觉得是写作的题材,可是他的女儿,我家里面掌柜的确没有我这样的心情。
一晃过去将近三十年,老人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龄,在浪漫的爱情也面对着最残酷的现实问题,都有老的那一天,都要面对生存这个最简单的问题,他寻找的那一半早在他之前已经倒在床上,到了岳父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媳妇不得不出来接过这个必须面对的责任。
当老人没有了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剩下的只有精神意淫了,这是我的观察,虽然在内心里面还有相互之间的感情,可是当影响到自己生活的时候,这种感情也不得不面对现实,那就是自己先过好,才可能再去想另外的人,在陪伴的这段时间里看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也是一个绕不过的现实问题。
在一起的这个时间段里,发现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泰山大人,毫不顾忌地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原来那么温文尔雅的学者,也会情不自禁地骂上几句脏话,根本就不再考虑什么影响的问题,后来知道这就是活到自在的一种境界,我们的看不惯是停留在之前的那些文化层面上的表现,这个不是老人最终要坚守的东西,到了一定的岁数好像斯文都不重要了,随意的发泄自己的情绪觉得更能够让他们出气解恨。
到了有想法可没有办法的年龄,真的感觉很可怜,虽然他表现出的那些东西让你觉得百思不解,可是你也会偶尔看到他回到理性思维的时候,那种无奈与痛苦的表情,你觉得那样还不如现在这样任性好,因为你知道他的任性很快就会忘记,所有的事情他都不会记得那么清楚,就像他吃药一样,刚给他吃完了,一转头又管你要,只能耐心地告诉他刚吃完了,不管他高兴与否,你也只能这样面对。
老岳父与自己家老父亲表现非常的相像,忘性大于记性,都从温文尔雅变成了“军阀作风”,都变得对任何的人毫不顾忌,在这一点上我老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用老母亲的话说,老糊涂了没办法,实际上就是在发小孩子脾气,过去这一阵就好了。
为了纪念我们照顾老人这一年多的时间,按照掌柜的指示为老岳父写一首顺口溜,让老岳父高兴一下,接到命令不敢耽搁,提笔写了几句,感觉掌柜的不是很满意,告诉她考虑一下再写,坐在那里想到了这些日子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受最深刻的是我们通常说的健康长寿必须由健康作为大前提,不健康的长寿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戕害,但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顺口溜,启发点在于岳父大人背的那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高高兴兴跳起来。”虽然老岳父背诵不过,经常自己编上几句,但感觉也有喜剧效果,例如他背:小白兔,红又白,两只耳朵站起来,爱吃白菜和青菜,吃完之后摞起来。
我的第一稿是这样写的:
一个老翁
一个老翁九十多
跟着女儿一起过
爱吃白肉和水果
黄酒喝上乐呵呵
长命百岁不算啥
万寿无疆差不多
媳妇看了以后觉得没有把我们照顾他的很多东西表现出来,还应该再写一点,心里面在想这样写还不行,知道不能写那些糗事,尊敬老人只能写好处,想了一下利用下午时间写成这样:
一个老翁
(一)
一个老翁九十多
跟着女儿一起过
一日三餐不挑食
吃喝拉撒事挺多
(二)
一个老翁九十多
爱吃白肉和水果
黄酒喝上它两口
满心欢喜乐呵呵
(三)
一个老翁九十多
革命意志不退缩
报纸电视听广播
家事国事心中搁
(四)
一个老翁九十多
乐观豁达为人和
长命百岁不稀罕
万寿无疆差不多
送个掌柜的审阅,认为写的庸常不宜老人背诵,最后一起商定留下这样几句,念给老岳父听,真的跟我描述的那样老岳父听了这首打油诗笑得那么开心。
一个老翁
一个老翁九十多
跟着女儿一起过
爱吃白肉和水果
每天黄酒喝两口
满心欢喜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