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七百六十)
(2020-09-07 06:50: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晚上想让时间过得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胡编乱写,沿着你的思绪往里深入,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时分,另一个就是阅读,但是阅读就像我说的那样由于眼睛的关系,很难像写作那样专心致志,看到一定程度眼睛就有了不舒服的感觉,不跟写作那样进入到兴奋状态,就忘却了各种的不舒服,始终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欢悦之中。
每个人消磨时间的方式都不一样,身边的人形形色色,有喜欢喝酒的,时不时找几个能聊得来的朋友聚一下,喝一个小酒,吹一个小牛,喝到七八成回家走,回到家里面洗洗就睡,一觉到天明,用他们的话说,不跟任何人去争,还在为生活的这座城市拉动消费做贡献。
稍微有点层次的会自己呆在家里喝,我知道有那么几个人,朋友请客他也参加,但是平日里大多自己自斟自饮,我曾经去过某一位家中看过,根据每一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酒,没有应酬便自己坐两个小菜,选择自己喜欢的酒类,听着音乐,看着电视,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结婚的那些年这也是自己希望未来有那样的生活,可是总觉得经济达不到那样的要求,所以这样的日子始终没有到来,现在想想那时候假如不得文学病,估计自己实现这样的一种生活水准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你内心的呼唤不允许你这样,你跟着内心呼唤走,就走到了当下这样的一种状态,并不是对这种状态不满意,只是觉得追求有点多,降低了感受幸福的快感。
到现在知道所有的生活态度与要求都与你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那些我羡慕的朋友那样的生活,细细一看他们共有的特点都在经济上殷实,不跟我是的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月光族,虽然家里面也不缺什么,但是想营造他们那样的氛围几乎不可能。
首先是你要有一个相对大的空间安装可以满足你视觉和听觉效果的图像与音响,那几个朋友家都留给了自己这样的空间,而且都在音乐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造诣,这是自己不具备的,在他那里听他谈及古典或现在音乐,感觉他在分享作曲家带给他的曲调后面的故事,如数家珍的谈论也证实了他们的学养。
自己年轻时候达不到这样的想法,但自己会给自己下台阶,认为有好的机器也未必有好的欣赏的能力,现在来看就是酸葡萄主义,记得那年第一次买了录放机,戴着耳机聆听那些古典音乐,便在想那些斥资数十万上百万的人跟我的感受是相同的,而我的投入不过是那么一点,觉得自己选择聪明,就不知道音响里面的高深莫测,实属孤陋寡闻。
在后来随着音响设备的不断升级,自己逐渐地知道了这个行业里面的那些无止境地追寻,自己也承认应该有一套让你满足的设备,可是真的有了这样的设备,你放在那里,你现有居住的地方,满足不了设备需要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在隔音方面,你就很难做到,所以到最后认命了,知道这是一种奢望。
到现在自己已经变得实用主义,每天散步手里拿着一个收音机,自己感觉音响效果不错,一边走路一边听电台里放的歌,自认为这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单纯与简朴相结合的享受,当然也是低廉的享受,你知道自己高兴就是幸福的日子。
要不这样你又能怎么办,你就这点能力,到现在应该满足了,不能跟那些有钱人相比,也不能跟那些获得不义之财的人相比,与周围不如你的那些人相比,你的幸福感估计会在很高的层面上,每天想着那些有钱人的生活,你不痛苦都不可能。
经常坐出租车往家走,司机问你去哪,告诉他地方,司机大多会说,老兄你住了一个好地方,听到这里自己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衷,耐着性子跟他们说,我是住在富人区里面的穷人,日子感觉更不好过,司机听到这里便笑了,认为我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继续跟他说,无论在哪里都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经常为这句话被司机另眼相看,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告诉他工人。
扯得有点太远,身边除去自娱自乐的一些人,还有就是被我称为当今徐霞客的一些人,他们旅游的钱从哪里来咱来也不打听,只是看到他们满世界的跑,心里面也是羡慕,要知道这也是自己一度的想法和试图追寻目标,后来误入歧途干了那些得不偿失的事情,虽然也去了几个地方,但是跟这些朋友相比那自己就不值一提。
我认识一个哥们这些年逢年过节绝对的携家带口一起外出,成为了节假日必须有的一项活动,哪怕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无法远行,也要选择一两天在附近走一下,好像不出门就没有休息的氛围一样,这些年节假日旅游人经历的那些事情,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他给我的感觉是意犹未尽,特佩服这样的人。
感觉到现在自己有点玩不动了,就像我曾经写过的那样,年轻时候听说要外出心里面就激动,就像到外面开阔视野,实际上与自己想象差的很远,而且现在知道自己也没有备好课,到哪里假如不是导游跟你讲点历史故事,你就是一个到访者,不会留给你深刻地印象。
现在有条件四处转一下,发现这种想法也不是那么强烈了,前两天周围的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外出,听到他们打来的电话,心里面一点感觉没有,直接就回绝了邀请,这也出乎他们的意料,自己曾经在他们的感觉中是一个特能玩的人,到现在没有那样的兴致,是身体的原因还是真的老了。
身边还有一批喜好摄影的朋友,跟他们相比自己狗屁不是,这些人每天背着相机在我们这个城市里转悠,寻找他们脑海里面需要的画面和镜头,虽然表现方法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那种执着精神你不得不佩服他们,成就用图片的感染力来说话,要知道这也是自己一度想要做的事情,后来同样是想法大于做法,将自己那些所谓的专业设备束之高阁。
特别是在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看到他们的那种敬业,你真的有愧疚的感觉,很想知道支撑他们这种敬业精神的动力是什么,要知道有些人各方面条件非常的艰难,即便这样你看到他们那种饱满的热情,你都为他的投入感到由衷地敬佩。
当然身边还有一批笔耕不辍的人,这些人更是我学习的榜样,特别是那些年纪比我大,但是在写作方面投入的热情和精力比我多的那些人,对他们心悦诚服,特别是看到通过不懈努力到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写作特点和风格,赢得了不少喜爱文学读者的赞誉,也成为了中国作家群星闪亮中的一颗。
就这样自己在不断的焦灼中,不断的理想化中走了过来,到现在才明白很多东西不是靠你的运气可以实现的,而是看你付出的多少,相信人的付出跟你的得到应该是成正比的,至于说,感觉还是有些不尽人意,那就是自己看自己有些偏颇,你就出了那么一点力,你就想着富贵荣华哪有这般的好事情。
正视自己的现状,不再去想那些不属于这个年龄想的事情,即便你遇到一个美如天仙的妙龄少女,她也表现出对你的那种好感,你千万不要相信那就是爱情和机遇,那是通往地狱的大门,要知道老年人得到最大补偿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再就是摆脱了嫉妒、仇恨与怨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