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七百四十四)

(2020-08-17 09:20: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但凡参加工作过的人都会有过自己的领导,至于对他们你怎样看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就我而言真的遇到过好领导,也遇到过自己心里看不惯的人,但是你没办法只能把想法埋在内心深处,知道这个人小肚鸡肠惹不起,唯一的办法就是离他远一点,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有些事情还真的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好像中国俗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冤家路窄”,越是不想看到的人越跟他常见面,越是不想在他面前说话,却这样的机会就越多,咱这个人爱憎分明,对不高兴的事情绝对会是自己的表述方法去处理,而这种方法就是人家最不愿意听到的话,结果在不喜欢的负责人那里积怨越来越深。

 

其实这方面的事情自己讲了很多,有幸在还没正式参加工作的时候,干家属工在那个工厂里面就遇到了非常不错的车间领导,那时候咱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唯一想到的就是老师和家长跟你说的听师傅的话,劳动光荣,勤勤恳恳去做不会有错,这种大道理在现实面前遇到很多的没想到,也只有在你理解不了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才是一种福气。

 

曾经写过在干家属工的时候,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自认为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成问题,也是这样去干的,当然也听到了师傅们的好评,心里面飘飘然,在吹捧和赞誉声中觉得很适应,也很满意自己的现状,就像我写的那样假如在这时候车间的领导跟我说,留在这里吧,我绝对会义无反顾地留在这里,可是车间领导,到现在我还记住那个车间书记姓矫,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汉,感觉他在车间非常有威望。

 

后来知道他在私下里经常观察我的劳动态度和跟老师傅们接触时候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认为我算作是一个不错的员工,经常到我那里问一下有没有困难,用老职工的话说,这是很少看到车间书记对家属工这样的关心,也就是他在我即将面对就业选择的前期找到我,在车间的一个角落里面,跟我推心置腹的交谈了一次,也正是他的语重心长让我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虽然当时国棉厂在小城的一度是支柱行业,十几万纺织大军引领小城的经济发展,感觉是一个有无限潜力的行业,在劳动的工厂里看到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我在的那个名为“烧毛”的车间,用老工人的话说,我们加班加点去干也满足不了需求,我们给出口的丝线烧点沾在线上的花毛,所以叫“烧毛”车间,经过这一个工序以后,哪些线直接就晕倒外贸纺织,出口日本,供不应求。

 

但是谁还想到没过几年这个感觉畅销不衰的行业竟然呈现一蹶不振的样式,家务我留在那里毫无疑问就成为了下岗失业大军中一员,还是那个车间主任跟我说的实在,告诉我他听说我可以留在这里就业,当然欢迎像我这样喜欢的年轻人参加进来。可是,所有有志的年轻人一定要像得更高,这里虽然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你的目标不能设定在这里而是要有更远大的想法,去更适合你的地方。就这样我没有选择留在那里,而是接到就业通知以后离开了那里,到了第一个工作单位。

 

很多人说,你是不是找关系就业,这还真的不是实际情况,在等待就业的时候,家里面根本就没有能力帮你去找任何人帮助,因为老父亲神仙党同伐异的相互斗争中之,而且已经显现出溃不成军的态势,用现在的话说自身难保,经常被叫到某一个地方接受审查,无心关照家里面的所有事情,上苍保佑我,让我分了这样一个单位,当然最初自己认为可以分到军工厂里面,认为当一个工人非常的光荣。

 

疗养院最初就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性质的单位,记得很清楚邻居阿姨是小城某大医院的医生,老母亲见到参加工作的通知书,看到上面写的单位的名称,就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单位,只好找邻居帮助看一下,林虎阿姨看了以后说,你家孩子很有福,这是一个接近于医疗单位的事业单位,比医院的工作要轻得多,是一个不错的养老单位。

 

就这样去了第一个单位,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单位,就这样在那里干了十八年,在那里的事情自己写了太多太多,那里的经历和人物自己感觉是永远也挖掘不完的素材库,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当然那里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给予我最多帮助的地方,所以在那里的经历终身难忘。

 

在那里同样遇到了对我真不错的领导,无论是主管领导,还是分管领导,正因为他们对我的帮助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学会忍耐,认真工作,学会这两天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吃大的亏,用领导的话说,你这样做到了,放心真正知人善用的领导会第一个考虑到像这样做事的人,不会去用哪些只会买嘴皮的人。

 

后来发现这样真诚是以帮助手下的领导越来越少,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并没有激发他们爱并用人的一贯的好作风,而且变得越来越实惠,真的想有些人说的那样任人唯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经历了这些以后心里面拔凉,也促使自己离开那里,即使这样那里也是我最值得感恩的地方,没有那里的十八年铺垫,就没有后来的所有一切。

 

到了第二个单位,应该说帮助工作的单位,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个单位,是我们的上级机关单位,但自己的编制还在第一个单位,在这里遇到的领导与第一个单位的领导完全不是一回事情,这些人的眼光不仅仅是一个单位,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层面,要想的事情更复杂,更具有指导性,所以需要更严密的一种逻辑或者说是政策性的正确方向的把握能力。

 

虽然在那里是帮助工作的身份,但是工作起来面对的就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同样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虽然是一个大头兵,但是你面对的那些人来自于全市各个行业的相关人士,你的一言一行代表机关的形象,而不是仅代表一个单位,所以自己紧张了一段时间,当你了解了自己工作的内容,觉得可以抵挡一些外来的事情,你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时候,你对部门长也好,分管领导也好,系统一把手也好就有了你自己的看法,这些人中有脑子大,玩心眼的,也有有水平,却没有机遇的那些满腹牢骚的,当然更有真才实学的那些人,在那里你感受了不一样的氛围,你感觉到你加入有能力会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是你不能太优秀了,作为帮助工作的人也一定要保持住一种谦虚的态度,在正式员工那里不能表现得太强势,那样的话你会遇到很多你预想不到的问题,那些人给你使一个小绊子太容易了,也正是这样自己在那里的时间段里面,沿用着第一个单位领导告诫的那些工作方法,低头来车,抬头看路,少说多干,不去跟他们去抢看得见的利益,这样你就有了生存的小环境,因为你让别人觉得没有威胁,带不来造成他们压力的事情所以对你就不去防范。

 

在那里遇到了心直口快,但心地善良的领导,虽然也听到过一些不同的评价,但是我的感觉比较单一,对我好,不给我亏吃,把意见和想法当面告诉你,你能承受你就坚持住,不能承受你就离开,真正把话说到面上还真的觉得挺好,而且你发现领导还真得按照他说的去做,干好了加官进爵,干不好一定会找机会让你离开,这种奖罚分明的态度,觉得让你心里面很敞亮。

 

以至于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个单位同样也遇到过不同的领导,有心直口快型的,有偏重以理化情型的,也有全面放手让你施展才能型的,自然也有小肚鸡肠型的,更有假模假样型的,还有独断专行型的,遇到多了就有了不同适应的方法,一句话,要想让领导满意很难,但是你必须有一点必须做到那就是你把属于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刁蛮的分管拿里也没办法,顶多说你任性不听话,想找别的茬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