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七百三十四)

(2020-08-03 07:34: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回忆成为了填充老人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在这个时候作为老人更多的人只能呆在家中,了解外面的窗口非常至少,报纸或广播,再就是每天的电视新闻,这些报道对于像我这样的小老头而言不过是看一下而已,更多时候会反问自己的某些判断,知道怎样去想可能更接近事情的真实,这些年一直保持一种正向或逆向思维的方法,感觉基本准确。

 

上一篇写了曾经干供销时候到省内某一个市办理业务,例如上一篇写的淄博,其实并非是淄博所有地方都去过,去过一部分,而且也不是哪一个时期去的,而是随后的工作时间段里面去过,例如博山、辛店等等,还有就是跟着朋友去旅游,那里有一个省内比较有名的溶洞,带着外地朋友去那里参观过,留下印象的就是那里的饮食,还有那松脆的周村火烧。

 

其实,淄博运煤的记忆留给我最深刻印象是在那里过的拮据的生活,而那时候开始跟着老师学习,从被动的阅读到主动地买书看,这是一个在自己成长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用老师的话说,你假如不认识我,继续按部就班的去发展,估计你早就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己知道命运如何安排你很难知道,虽然年轻时候想到了很多未来发展的事情,但是你想不到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你遇到了一个让你深陷其中的事情,你突然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你想象的那条道路,有很多更吸引你的事情可以去做,看书、聊天、写作也是一件挺让人羡慕的事情,看到老师不为世俗的利益所动,一心钻研他喜爱的文学和哲学,觉得他的这种置身物外的态度可能就是自己想要追寻的道路,自己一下子就陷了进去,无法自拔

 

当然最后自己还是游回到了岸上,因为在最初感觉找到了世外桃源的兴奋之后,逐渐地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的看法只是一厢情愿,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看似清心寡欲的生活,也绝非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很多时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办法,再到后面逐渐明白,那些大家都是在保证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再去满足内心的想法。

 

看到老师们那样艰辛的活着,经常为某一点生活上的事情感到无助的时候,家人跟他着急的时候,自己才了解他们要面对的绝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些事情,家庭的责任重担男人不挑,让自己家人去肩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此也逐渐了解到我们所说的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大目标,首先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首先解放自己,你自己关在生活的牢笼里,精神世界再丰富也无济于事,更多生活的现实问题就让你心烦意乱。

 

自己在更多的残酷现实面前逐渐理解了很多事情不能冲动,更不能理想主义,必须解决现实的一些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生存无法保障去谈伟大的理想那就是痴人说梦,也正是这样自己调整了奋斗目标,把目光放到当下,把不切实际的想法留在能够自食其力之后再想,回到了现实社会,让所有觉得我已经疯的人松了一口气,感觉到这个人的病得到缓解。

 

回到工作的常态,经历了许多事情,这期间去过很多次省城,在那里结识了一些自认为关系不错的朋友,也逐渐了解了自己的无知,一点点地了解省城的文化底蕴深厚,才知道自己曾有的盲目自大多么的可笑,省城将近三千年的文化历史与  一个不到三百年的城市怎么能同日而语,关于这方面的文字自己写的很多,到现在自己对省城的那些认识的朋友始终保持着一种谦恭的态度,知道他们不显山露水并不是他们不了解,而是不愿以彰显而已。

 

当然最初接触省城的关系,还是从了解那些上面的负责人开始,从那时候起才知道职场的戒律,当看到本应是对下属非常热情的我们的领导,却发现他们那种不耐烦的态度和盛气凌人的样子,你才知道我们想象中的那些都是天真造成,才理解为什么大家趋之若鹜地追逐官场的游戏,因为可以满足内心里面的很多东西,与我们想象中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情。

 

永远忘不了,那年为了单位的事情到哪里去拿介绍信,冒着酷暑我们赶到那里,心里面就想一件事情,拿着介绍信赶紧去办事情,谁还知道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那里却不以为然,居然就忘了提前联系好把介绍信开出来,我们拿着就走,不给他们添麻烦的事情,快四十度的中午头,被拒之门外,他们已经进入了午休状态。

 

或许我们的焦急感动了门卫,他小心翼翼地打电话给值班的同志,也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本应是最亲的人也是最依赖的人,一脸不高兴地走出来,盘问我们就像盘问罪犯一样,幸亏那时候自己是随从,我们的负责人让弄得不知所措,只好实话实说,而具体办事的人又不在,只好告知等到三点钟以后找那个人去办。

 

如此的冷漠让我对他们的那种崇敬荡然无存,觉得他们就不配做那样的职位,到后来才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太幼稚,并非是这个人是这样,而是到了一定的位置他们的那种表现就自然而然发生变化,这不是自己刻意想去变化,生活的本身就让他一步步变成那样,后来在小城的一些地方同样看到类似的面孔,还好那时候自己已经有了对这些事情的“免疫力”,见怪不怪。

 

到现在还记得去机关帮助工作,听从领导的吩咐去省城见我们的上级,去拿属于我们的东西,有了曾经的那些经验教训,再也不敢不到上班时间去打扰,而且到哪里也表现得小心翼翼,知道那件事情说不好,办不好自己的前途就前功尽弃。

 

管理者总会在外人的眼里总表现出繁忙的样子,这种感觉也是通过在省城的多次接触发现的事情,不管上面那个人再闲,放心你要是找到他一定会做出非常忙的样子,假如你不对他的眼,一定是马上就要去开会,这就是婉转地告诉你该走人了。

 

那个人多年前就退下来了,但是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别的消瘦,应该是胃的问题,不苟言笑,现在知道是做给人看的,让底下的人必须保持距离,当我被带去见他的时候,他手让我坐在边上的椅子上,便让部下离开,我讲明了来意,感觉他知道没有什么难事,便放松了警惕,跟我说了一些回去转告的话,之后拿出一个袋子,里面放着什么不知道,他让我赶紧回去。

 

回到小城把物品交给了部门长,领导说,就拿回这些东西?我说在没有别的东西给我,这时候部门领导开始骂骂咧咧,说这小子太不够意思,好处都让他给赚了,就拿这点破东西糊弄我们,这小子也太黑了点。咱也不知道骂的是什么,赶紧离开,估计他打电话给了那个人,等我回到办公室看到他桌子上放着一个盒子,让我过去,说这是奖励你这次任务的出色完成,你就拿着吧。诚惶诚恐接过去,再三感谢领导的好意。

 

回到家中打开是一块电子表,到后来又一次跟部门长喝酒,也许是喝多了,讲了让我去的过程,原本是让我去拿一些奖励,却没想到被那个人给截留了,找了很多理由,又害怕别人去问,把奖励变成了礼品,而那个礼品的价值不到三百元,离奖励的数额相差太多,所以领导看到物品没见到奖励就不高兴了,以为我故意不拿出来,我离开以后打电话过去落实情况,才知道就给了我这些东西,那些奖励说用在了别的地方,等下次一定补齐。

 

再后来在小城接待那个人很多次,别看他瘦小喝起酒来可不得了,假若有两个漂亮的女同志陪同那喝的更带劲,高兴之余会讲一些省城的文化历史故事,从那时候开始起就知道省城的人有内涵,不过那个人太过于精明到反害了他自己,听说早就应该给他落实相当一级的待遇,由于对他的反应都不好,到退休也没有落实待遇,就这样告老还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