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七百一十)

(2020-06-30 07:03: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书店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并不是不喜欢书了,跟戒毒一样,知道一旦去了就把握不住,家里面的“闲书”堆积成山,不逐渐地消化这些闲置书籍,心里面总有一种负罪的感觉,似乎总能听到他们的问话,既然你不喜欢我,为什么把我娶回来,你这不是害人吗?

 

知道这样的质问没有错,不过就书而言在买之前确实从内心里就有一种冲动,支撑这种冲动的是很多从心里面萌生出来爱她的理由,这些理由随着书籍的买回,书自然就成为了物件,对物件的感觉与对恋人的感觉自然有了不同的感觉,放在那里闲置也就自然而然了。

 

不怕别人笑话,买书的过程跟谈恋爱的过程非常的想象,买的越多你假借的理由也就越多,或许是那一瞬间的感觉,也想去回家验证一下这样的感觉是否准确。不过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圆满’的恋爱,收场不幸的恐怕比幸福的还多。这是因为激情所要求的与当事者的周遭环境不但不能,而且还破坏了他的生活计划,以致往往严重地损伤了他个人的利益。”

 

戒毒是一个非常之难的事情,所以自己一直提醒自己绝不能去做那“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事情”,吸毒就是这样的事情,在我内心里面赌博跟吸毒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从小到大把握着两条线,但凡赌博的事情绝不参与,即便知道小赌于情,大赌伤人的道理,知道原理是最好的办法,即便是赌扑克牌我也不参加。

 

参加工作以后亲眼看到过那些赌徒的表现,随着赌资的不断加码,人内心里的那种恶便会暴露无疑,最初感觉他们凑到一起关系挺融洽,却没想到某一日却成为了不共戴天的敌人,特别是输急眼的那些人,觉得就是杀人犯的最初形态,看到他们赤裸裸地爆露出他们的内心之恶,心里面对赌博就更恨之入骨。

 

至于毒品那时很晚才知道的一件事情,过去误以为吸食毒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在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这种现象存在,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到了泥沙俱下带来的社会种种问题,到后来吸毒成为了社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

 

从那时候起才逐渐地知道了这种危害由来已久,我的一个文学朋友的父亲跟我讲述了解放前他的经历,那些有钱人家的大人为了不让孩子出去惹是生非,让他们在家里面吸食烟土,同学的父亲就是专门伺候他们吸食烟土时点烟的,他们抽了大俨然生幻觉根本就没心思到外面去惹是生非。

 

在后来知道我们的以为有影响的大人物从早年就开始吸食,一直到七十年代之前根本就离不开这个东西,不管他是什么人物,听说干这种事情心里面对他的那种崇敬减了百分之八十,因为知道一旦沾染了这样的物品,人的只想好像就丧失了,这种感觉来源于何处现在还真的想不起来。

 

到现在听说黄赌毒成为了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看到身边的一些人从好玩到上瘾的过程,用朋友的话,一旦染上了这个人基本上就废了,玩物丧志最初就是指这样的吸食毒品的人,就像我朋友父亲跟我讲述的那些大户人家的做法一样,宁愿让孩子玩物丧志,也不想让他们在外面招惹是非。

 

随着对自己内心想法和做法的分析,发现赌徒的心理每个人都一样,只是他的那种赌徒心理表现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是直奔主题,有的是选择了另外一些看似表面上有光泽的事情,其实从着迷的程度上去看是一致的,包括现在看待自己买书的那种曾有的疯狂程度那就是一种赌博的行为,也跟吸食毒品的做法相像。

 

曾经自己一段时间里兜里面就不能有一分钱,有一点前就想去书店里转悠,特别是看到自己中意的书籍,觉得不买到他,不把她带回家就于心不忍,到后来真的发展到借钱买书的程度,还好没有任其继续发展,被家里面掌柜的把种种恶习给改了过来,慢慢知道了书是买来看的,而不是买来摆在那里充门面的,那才真正意义上是虚荣心唆使。

 

买书疯狂唯独比吸食毒品的名声好听,装做一个喜欢文化的人,其实买书不阅读也是一种恶习,自己给自己开脱说,顶多算作是虚荣心作崇,其实深刻检查跟吸食毒品的性质一样,用掌柜的话说,假如不买那些你一时半会看不到的书籍,家里面的成员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美味,你的自私带给家里面的是什么你不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一个人的自私就表现在满足自己的私欲,就忘记了家庭所有成员的想法,绝对自私就是对家人的绝对伤害,这些认识是自己逐渐地放慢了去书店买书以后的感受,也许有跟我相似经历,还没有彻底醒悟人,对说我这是一种倒退。

 

现在呈现的情况是去书店的次数远远低于去饭店的次数,好像在饭店里又找到了神秘之水带给你的另一种乐趣,其实在我看来去饭店与朋友们的聚会,以至于经常表现出来的那种兴奋,其实跟阅读和买书带给你的某种兴奋是一样的,就是激发灵感的媒介,这种神秘之水引用以后你会发现会记起你很多的灵感,也时不时会让你茅塞顿开。

 

退下来以后一两个月去书店一次,而且选择晚上七点钟以后,离八点五十清场不长时间去哪里,就是为了减少呆在那里的时间,减少买书的概率,要是有人问我能不能不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不可能,自己保持住自己的定力,尽量不去买书,可以在那里阅读或浏览,知道那是书店工作人员最不喜欢的事情之一,他们喜欢我最初的那种状态,只有疯狂的购买才有确保他们获得利润的必然。

 

无论到那个城市的书店,那里的工作人员看到你抱着一摞书籍,放心他们一定会主动地给你找来放这些书籍的筐子或小推车,无论是京城的书店,还是省城的那些书店,包括小城的那些经常去的书店,只要看到你真心的买书,你一定会得到他们最灿烂的笑脸,他们喜欢这样阔绰出手的大户人家。

 

无论你买多少他们绝不会像饭店的老板那样给你提示,你点的饭菜数量有点多,等不够吃再点,书店的工作人员可不管你这些绝对抱着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原则,至于内心里怎样去想不得而知,自己经常在想根据他们的面部表情一定再说,这个脑子进水的人买这些书干嘛,不如卖成好吃的食物跟家里面的人共同分享。

 

曾经我最早买书结识的几个小姑娘,到现在早已经是半老徐娘了,听说都已经退休回家了,曾经我们有过一段时间的密切交往,到后来才知道他们对我们这些买书的书迷(还没到书痴的程度)的看法就是小城惯用的那句话:半彪子,跟神经病差不多。

 

 

后来跟他们开玩笑说,那时候除去喜欢买书经常到书店里来,还有的原因就是想找像你们这样的女孩子,那些姑娘都笑了,跟我说,你可别生气,当初别说你们看好了我们,要知道我们从心里面就看不好你们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家里面经济条件那样,不去考虑家人生活的怎样,把大家共同享受的钱一个人享受了,那不是绝对的自私是什么?

 

接着又说,高大哥别看你现在有那么一点人模狗样,其实,当初你可是最寒酸的其中一个,你穿的工作服也好,还是穿的其他服装也好,给人的感觉就是寒酸,别人不知道我是坚决不跟你这样的人谈恋爱,不过我相信更多女同志跟我一样决不愿意跟书虫子谈对象,买书的人跟神经病没什么两样。听到这里还能说什么,想到了吸食毒品,想到了赌徒,想到了自私自利,发现这些都跟自己的曾经表现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即便这样还是在那里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最后买了两本书满心欢喜地回家,回到家里翻阅,你突然感觉到为什么要买书,因为那些作者比你水平要高,很多你表述不出来的感受,他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述了出来,那是你苦思冥想想要表达的意思,看了他的表述,你知道了内心里的很多东西也可以这样去表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