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七十一)
(2020-05-15 07:05: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退下来很长时间,自己时不时想到自己工作期间的一些事情,特别是作为帮助工作的那些经历记得那么清楚,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写,虽然第一次帮助工作写的比较多,其实后来又被借调到另一个机关帮助了一个月的工作,那等有时间再去写那些事情,机关与机关有着千差万别的工作角度,但是我感觉有些事情里面有非常多的相像之处,那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到第一个帮助工作机关之前,自己年轻气盛,不,应该说不自量力,把原本挺好的一个工作做到了死胡同里面,到最后自己觉得很冤,全身心地用在工作上,结果是干的越多闲话也就越多,就这样让领导忍无可忍,用了一个很妙的招数,让你去外地学习,那时候年轻也考虑不到任何的事情,还从心里面感激领导对我的重视,认为通过学习一定会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更好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让领导有不一样的感觉。
到后来才知道这是领导的艺术,因为你尽心尽力干了,也找不出大毛病,但是他知道继续干下去估计会让领导左右为难,所以用这样一个看似很重视,实则是调虎离山计,出去学习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必须把工作交给领导制定的其他的人,就这样把工作交了,满心欢喜地去了外地学习,特别是听到小城只有五六个人有这样的待遇,而且又是去打上海的著名学府,上海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培训,培训的名字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宾馆事务管理干部培训班”。
我写过在上海培训这一段,虽然在上海培训也没少了玩,特别是跟小城一起去学习的几位漂亮的女青年搞的一团和气,成为了朝夕相处的好伴侣,自然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即便这样自己还是认真记录了培训课上老师教的那些基础知识,从宾馆的星际设置,到宾馆管理的基本要素。
通过学习确实感觉到自己单位里的那些所谓的招待工作根本就不上道,与宾馆管理要求差得太多,回到小城后在家里面洋洋洒洒写了二三十张纸的单位招待工作发展规划,就像我说的那样基本上领导看了以后觉得我彻底疯了,那时候单位已经举步维艰,我在规划里面提出单位出资对客房按照宾馆要求重新进行装修,达到宾馆的要求。
自己的那个设想报告,交了上去就成为了泥牛入海,看到领导没有意思让我回去工作的意图,心里面很沮丧,没办法找了关系,他找机关的部门长,说了几个重大的活动必须有人来干具体的事情,把我提了出来,机关部门长因为我在单位从事接待工作,跟他们都混了一个面熟,所以没费太大的事情就去了机关,而且机关的部门长跟单位负责人说了,单位领导一听正合适,顺水推舟就这样离开了单位。
最初也不知道这一步一旦走了出去,再回来就更麻烦了,所以一旦出去你就要花之前数倍的气力去表现,让新的领导认同你的能力和水平,或者是留在机关,或者去其他单位工作,到了那里的第二年感觉到这样的压力,所以在帮助机关工作的四五年,也是自己最小心翼翼的时间段,把自己的个性和脾气全都藏了起来,因为你知道小不忍则乱大的基本道理,那时候就真正成为了一个让所有人呼来换去的人,也正因为这一点,到后来自己去了第二个单位,自己说了算了,对那些所谓的“帮助工作”的工作人员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想尽办法为他们的利益争取更多的利益。
我曾写过去机关帮助工作的第一个部门是一个负责宣传的部门,我去的时候那个部门一共有四个人,正部长一人,副部长一人,科员两人,去了以后觉得他们都是老人,只有我这一个新兵蛋子,一上来去到哪里,不熟悉的那两个科员,似乎感觉有什么不得劲,一脸严肃,由于把我的办公桌安排在他们的一个放物资的仓库,所以自己也觉得挺好,最起码不用看他们的脸子。
到后来者两个科员发现了我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帮助工作的临时工,才敢主动地过来跟你聊天,跟你说点部门里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去帮助工作的第一个星期,我是一贯的第一个到单位,由于没给我开门的钥匙,只能站在大门口耐心等候,到后来部门长知道我来得早,便让手下的人给我配了一把,这样方便我一早过来打扫卫生。
早在第一个单位就干过卫生员,所以对打扫卫生,扫地,端茶倒水之类的工作不在话下,而且一天两次打扫,用部长的话说,别看是一个男同志,比部门里的女同志都勤快,一句话最初的日子小心翼翼,就害怕那件事情办不好被打回去就丢大人了。所以在那里的两年时间,到最后一致认为我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而且什么事情交给咱办,基本上会比较顺利完成,这里包括工作上的,还有部门长家里面私人的事情,例如帮着换煤气罐,把这买煤往楼上扛,咱都表现出让他们都纳闷的态度,那就是干的欢天喜地。
不过机关里的有些领导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善良,在你最关键的问题上,或许是你做得还不够,跟他们的关系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再用你的问题上就变得支支吾吾,原本很简单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他不发话,领导见不发话自认为这个人不行,自然也就不坚持给你办事。
我曾经说过,由于干得出色,两个领导商量跟大领导提出来把我调进机关,那时候只要你是国家干部,而且机关领导同意就可以直接从单位掉到机关工作,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部门长有了他的想法,在最关键的时候不言声,错过了最佳时机。
后来那个分管领导离开了机关,在某一次见面的时候简单跟我说了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知道机关里的那湾子水深,搞不好真的淹死都不知道,后来想了一下,就在我这个问题上,到后来领导相互推卸责任,那个说那个领导不同意,那个说,就是一把手没讲出需要的真实原因。
到后来反思自己那时候自己以为只要努力工作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就没想到去积极做部门长的工作,不定时地到他们家去看一下,表示一下意思,就这样感情不深,自然帮你的力度就不够,错失了最佳时机。
后来机关有跟我关系不错的人,悄悄地跟我说了这件事情,而且分析了下一步将要面临的事情,自己不知道这些,他们在机关时间长成了老油子,看出下一步自己问题所在,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从那个部门到了另一个部门帮助工作,算作是好心有好报把,傻人有傻福。
去了第二个部门帮助工作,那时候那个部门正是最兴旺发达的时候,整个机关里面这个科室里的人最多,我同样又是勤杂兵,所有领导交付的任务都义不容辞,经历了几次大的活动,给一把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通过更紧密的接触,对自己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所以才敢在大领导那里推荐你。
其实自己完全可以留在那里,而且机关也给像我这样长期帮助工作的同志提供机会,让我们参加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考试及格便会留在机关,而且那时候考试也不是很难,自己帮助工作的部门里面一共有四个可以报考的帮助工作人员,唯独我放弃了报考,选择了一个新成立单位的工作。
这一步到现在也说不准选择的对与错,那些跟我同时期去哪里帮助工作的几个人报考了公务员,也都顺利通过,到现在算下来也将近二十年了,也都是机关里面的副处级调研员,跟自己职级差不多,但是他们所经历的那些,与我在新单位打拼经历的那些决然不一样,自己认为让自己积累了对事业单位管理的经验。
自己心里面非常清楚,那几年帮助工作看到的那一些事情,对机关最初的那种向往已经荡然无存,知道自己根本就玩不过机关的那些人精,后来证明了自己的看法,就跟机关的某一个人跟我说的那样,他说,你心善想当好人,谁也不愿意得罪,实际上你正错了,在机关里面工作就是智斗,是玩脑子,而不是比善良,你这样还不知道让人怎么把你玩死的。
这些话当时听得有点刺耳,到后来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感觉机关的那个朋友跟我说的一点也不错,差一点让机关的某些人整惨了,而那个人留给你的样子总是笑眯眯的,一副特谦恭的样子,谁还知道在这堆出的笑后面却是毒蛇之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