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六十四)
(2020-05-06 08:58:01)
标签:
杂谈 |
感觉退休已经很多年了,其实不到三年,原因是之前的“离岗待退”的时间将近三年,所以真的拿到老年证,真正把关系转到街道,并没有若有所失的感觉,没觉得是怎么一回事情,与我刚参加工作时看到退休的员工开欢送会的时候表现出对工作的那种感情,当他们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也很激动,在想是否将来有一天自己退休也会这样,过了四十多年真轮到自己退休了,不仅没有难过,而且觉得如释重负,终于换来了自己的彻底解放。
到现在还记得退休前,单位的某一个领导打电话给我,转达一把手的意思,说按照规定职工退休可以送一点礼品,价位在一千元之内,问我想要什么,听了以后直接回答,有这句话就可以了,东西就不要了,给单位省点资金用于别的更需要的职工,那边听我这样说,也不好说什么便挂了电话。
不是我觉悟高,一千块钱买纪念品买不了什么好东西,更何况什么东西能代表你工作四十多年的那种心情。放下电话自己在胡思乱想,说买点茶吧,人家会考虑你这含义是什么,别往人走茶凉上去想,送你个被子,有洗洗睡吧的含义,有催你赶紧死的意思,也不吉利,想来思去真的没什么需要的物品。
工作四十年家里面堆了不少自己的的奖品,客户送的物品,前两天掌柜的跟我说,收拾凉台发现了一个黑色的人造革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玻璃制品,不知道你要还是不要,你回家看一下需要的话,你就留着,不要的话赶紧处理掉,感觉堆在那里不仅碍事,还占地方。
回到家里面看到摆放在卧室的那个黑包,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物件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打开一看,想了半天才有一点印象,这是我的一个同学送给我的,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保存的礼品,正因为这个人跟我关系不错,他发礼品的时候我特意多要了一份,要知道有这样礼品的与会代表都是地市有头有脸的人。
慢慢想起来,这个物件后面的故事,我的这个同学那几年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跑到了大的媒体做记者,这是他在省内采访时结识的这个人物,这个人除去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之外,还是一个文革文物的收藏者,收了大量的伟人像章,这个纪念品就是他的像章纪念馆开幕时定做的,是发给贵宾,我有幸成为五十个贵宾之一,不过我可没有同学的那种感觉,拿回家以后放在两台的角落上,跟堆放的杂物放在一起。
类似这样的物品还有,我曾经写过,参加工作时候这一年被评为了先进,一定会有奖品,小到一条毛巾,大到一个脸盆,只要是好保存的自己一定不舍得去用。特别是接待外宾时候,外国人送的小礼品,无非就是一支圆珠笔,一个纪念章之类的物品,自己当成了宝贝,放在自己抽屉最里面当成宝贝。
再到后来单位上开始发物质奖励物品,跟掌柜的一个单位每人都有,我们拿回家就两个,多了就没感觉了,开始让掌柜的负责这些物品的发放,除去那些小物件,感觉好存放的物件自己会放起来,也不考虑放起来的意义何在,到最后看到存放的那些纪念品都失效了,例如圆珠笔多年不用都写不出字了,不得不忍痛扔掉,后来才知道这是守财奴的基本想法和做法。
我曾经写过,在第一个单位自己干采购期间,一直想自己拥有一个计算器,这样买东西算账就不会出差错,但那时候计算计算紧俏物资,根本没想到现在这样的物品成为了萝卜价,那时候跟单位提出来说,是否配买一个计算机这样买东西算账就更准确,领导听了以后笑着跟你说,就你买的那些东西大体一算就知道,根本就用不上计算机,等拿出计算机打出数来,人家早给你算好了。
这句话不是没道理,自己其实就是想有这样一个物件展杨一下,咱那时候脑子也不是不够,单位不给买,自己买不起,后来单位的那个归国华侨临走时问我想要一个什么东西,告诉我他先去香港,之后回来一趟,在之后回到印度尼西亚,自己没加思索的说了方便的话给买一个计算器,便于我的工作。
到现在还能记得那个同事的表情,估计是认为我疯了,那时候更多的人都想着彩电和录像机,再就是金货,哪有想到这样的物品,那个同事点了点头就在没说什么,自己认为是同意了我的请求,现在才知道他对我的小气度表示遗憾,那时候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基本上不太想自己的事情。
华侨的计算器成为了等待戈多,后来自己离开了采购员的行当,也就对这个物件没有了更多的想法,去了接待科工作,记得很清楚,是上级机关接待一个广东学习参观团,住在我们单位我成为主要陪同成员,就像我写的那样陪着他们去崂山,为了当好导游找了相关材料一路上给他们介绍小城的情况,赢得了他们的赞誉。
晚上上级机关举行欢送晚宴,我被邀请一起参加,就在结束宴请以后,代表团的秘书长拿过来一个白色物件,跟我说,这是团长特意吩咐送给我的礼物,作为这两天热情接待的一种答谢,自己非常兴奋地接过礼物,鞠躬表示感谢,心里面觉得这一定是不错的物品,送走他们赶紧带着礼品回家。
回到家里面急忙打开礼品,发现是一个带着计算器的笔记本,心里面那才是一个喜欢,特意用计算器算了几个数字,发现很好用,在想假如这个物品早能得到该多好,一定会让同事们羡慕不已,自己就不知道类似的计算器在南方已经不值钱了,自己把这个礼品当成了宝贝,藏在了写字台的最里面,心想等我当了领导的时候再用,给人一种郑重其事的样子。
那种虚荣的想法当时并不觉得,就这样带着美好的愿望又积极努力了多年,这些年忍辱负重,真的心想事成的时候,那种想象中的快感荡然无存,自然也想不到写字台里面的那个高档笔记本,继续沿用之前的那些做法拼搏,后来发现有说你好的也必然说你不好的,这样高兴和失望相抵消,你就没有曾经想象中的那样趾高气昂。
过了多少年之后,整理写字台里面的物品,找到了这个曾经被自己认为非常珍贵的纪念品,在没有了曾经的那种激动和美好的想法,试了一下计算机是否还好用,将近十年没有用这样的物品早就没有电了,加上小城的潮湿天气,那些原来觉得那么白的纸张也变得发黄了,自己不假思索地扔到一边,后来当废纸给卖了。
到了第二个单位,类似这样的小物件的礼品感觉越来越多,每年各地办事处到这里开学习,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带一点小物品表示心意,就这样自己办公室里面一点点的堆起来一个小山,从瓷器到纺织品,包括某一个业务单位开运动会发的盆盆罐罐。
离开单位那些物品跟自己喜欢的书籍都搬不回家,只好租了房子,绝大多数的地方放自己工作期间买的书籍,剩下的地方放着那些一时半下用不了的纪念品,要是以前可以把这些物品通过外出送出去,现在呆在家里面与工作一点关联也没有,这些物件就成为了曾经工作期间的回忆。很遗憾书屋也很少去,即便去了也很少去注意这些物品,早就不再想这些物品的事情。
所以当听到单位负责人问我礼品的事情,想到了自己那些堆放的物品,实在提不起自己的兴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它消化完了,因为外包装都已经呈现老旧的状态,送给谁都不合适,只好自己消化了。去年孩子回来带着她去了书屋,问她喜欢什么,她大眼看了一下说,你想送谁就送把,我没有喜欢的物品。
攒了一辈子物品,到最后就面临这样的结局,不要以为那些物品会有多值钱,都是一些小物件,有两套茶具,自认为非常值钱,那年我去景德镇在哪里看到一摸一样的物品,开口价三十元一套,说假如要得多还会便宜,听到这里自己宽慰自己,虽然那些物件不值钱,但也是人家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