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五十五)
(2020-04-23 06:59: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照顾老人才真正感受到人的衰老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即便有些人说,到了老年进入浑沌状态,他自己是幸福的,只是与我们的观念不太吻合,所以我们感觉不适应,从而认为老人是痛苦的。
我不这样认为,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仔细去看你会发现,老人面对很多力所不能及心里面也很沮丧,内心里的很多想法不能实现,心里面的苍凉我们无法理解,老人为此潸然落泪,就是一种最自己无能为力的痛苦表述,老人一边抹泪,一边说,这么老了没意思,还不如死了。
当然在那一个瞬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里的真实想法,可是当他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这种想法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对现实生活又投入无限的希望,像一个孩子被大人训斥的时候,用泪水和哭泣来表示内心里面的冤屈,当事情过去以后,那些受到的冤枉很快就忘掉了,我在观察的过程中,感觉跟我小时候的很多感觉和做法非常相像。
老父亲脑子糊涂的程度我写过很多,一转眼就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了,做儿女的都知道他的这种衰老迹象,所以见怪不怪,假如是换成别人真的让你哭笑不得,就拿每个星期去探望老人那样,无论你买多少物品,进了家门一定要问你买什么东西,你告诉老人给你买的好东西,他一定会说,花那么多钱干什么。
把老父亲愿意吃的好吃的物品,摆在他面前,他看了以后喜欢吃的立刻就去拿着吃,假如放在那里不超过五分钟,便会问身边的人,放在面前的这些东西是谁买的,让买物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哭笑不得,只好跟他说,这是我买给你吃的,听到这些老父亲点头好像是明白了,又过三五分钟以后会像发现新东西一样,再次问到这是谁卖的东西。
我曾经写过,到了周末去探望老人,你坐在身边,在他的视线之内,他不会说什么,假如你去卫生间,或去厨房帮助干活,两分钟离开老父亲的视线,他便会说,孩子怎么还不来?大家听到这里就笑了,喊一嗓子,让老父亲忘记的这个孩子出现,看到孩子出现,会问到什么时候来的,感觉是刚刚到的一样,绝对有喜剧效果。
不仅如此,到了老年以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事情根本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直言不讳,即便得罪了任何人他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过错,因为他做的这件事情很快就忘掉了,说的什么就更不知道了。
老父亲年轻时候是那么一个要面子的人,一直伴在领导身边,知道照顾面子和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到了老年你突然发现这些曾经的归结为涵养也好,城府也罢,都荡然无存,根本就不在乎你是谁,直接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展现出来,更多时候让来的人下不来台,知道的是老年人的这种实力事情的方式,不知道的认为真的对他有什么看法。
最要命的是毫不掩饰地喜欢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用这样的方法满足自己内心里的那种虚荣,孩子们知道那是他的一种幸福的快感,所以别人不愿意听他那样的问题,我则有自己的方法来应对,用自己的话说,哄他高兴就是尽孝。
老父的亲友都在遥远的江南,这些年很少跟他们有往来,最多个上一两个月他的妹妹会礼节性打一个电话,所有的联系无非就是这样,用家里面的话说,老父亲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世,但老人在世的时候也是离多聚少,等老人都去世以后,跟他的弟弟妹妹的往来就更少了。
倒是老母亲家族在小城有不少,但是从父亲的骨子里就看不上老伴的这些亲属,年轻时候心里面再怎样去想也不会去表述出来,估计跟老母亲说,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一直压抑在内心里面,到了现在沿用孔子的那句话,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不害怕得罪任何人热,所以可以把最早不敢说的话直接说出来。
亲戚来了以后,最喜欢提出的问题,就是问他们开多少工资,不知道的人误以为是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假如跟他说了真实的工资收入,哪好了让他知道了这样的数额,就成为了他评判他价值的标准,所以我后来特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有嫌贫爱富的基因,不管你通过接受教育克制自己的这种狭隘的想法和观念,但最终你会暴露出来。
就像老父亲一样,最喜欢跟老父亲开玩笑的就是我,而最看不惯老父亲流露出来的那种嫌贫爱富的样子,每周回去都会问我们这样的问题,你每个月开多少钱,大哥知道老父亲想让我们知道他的工资高以此满足内心的那种需要,大哥说,我一个月开五万块钱,老父亲一听就显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脸一沉边说,根本不可能。这一上午就不会再跟大儿子提及这样的事情了。
回过头来问我,我装成非常认真的样子,说一个月我就开三千块钱,老父亲听到这里知道内心里很高兴,他不希望任何人开的不如他多,他问我,你知道我一个月开多少,我已经接受这样的问题最少上千遍了,但还是装成不知道的样子,问他开多少,老父亲会洋洋得意的说两万多,接下来会跟你说,我和你妈不抽烟不喝酒,顶多吃个红烧肉,花不了多少钱,实际上想说我们的日子很富足殷实。
我也会装成一副非常羡慕的样子,你一个月的工资顶我半年的工资,这样一说老父亲的表情告诉我非常的满足,假如让他继续高兴还可以沿着永远也不如他的话题延伸,假如你不想这样也会有办法,跟老父亲说,你们开那么多的钱,又不太花,我开的少生活挺难,能不能借点钱给我花花,放心这句话一说,立竿见影有效果,老父亲立刻就非常气愤地说,我没钱。
不要以为老父亲就不再说这件事情了,在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穷人的烙印,他会在十分钟以后,又会郑重其事地问你这样的问题,同样也会再一次上演表示羡慕,接着向他借钱,惹得他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在我们家里面能得到老父亲赠与的人只有他孙子,我们都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一分钱。
谁还能想象到眼前的这个老人,在我们幼年的时候,让我们艰苦朴素,让我们多向贫下中农学习,更希望我们助人为乐,行善好施,没想到过了五十多年以后,内心里曾经的那些说教都成为了他内心里面最讨厌的事情,要知道那个亲戚困难并不是想赶紧去帮一下,而是觉得不应该那样,一定是好吃懒做造成的,当知道老母亲想帮助他们的时候,绝对的表示出一种鄙视。
别说是穷亲戚,像我这样的亲儿子都要密切注意我的行踪,例如我到家里面照顾老父亲,一直陪着他坐在那里没有什么事情,一旦你一个人呆在厨房里面,他便会很怀疑地问你在那里干什么,跟老父亲开玩笑,我看看有什么好那的东西趁你睡觉的时候好偷一点,老父亲会很严肃地说,这是我和你妈妈要吃的物品,是部队上照顾我的,与你们没有关系,你想要自己去买。
我这还算不错,假如老母亲的亲戚来了,不入他法眼的,那就麻烦了,还没到吃饭点就跟人家说,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你还不回去做午饭,亲戚跟他开玩笑,就在你这里吃了,你那么有钱,老父亲一定会很不高兴地说,我们老两口的饭就那么一点,刚够我们吃的。想不惹老父亲很简单,躲到老母亲的房间里面,两分钟以后就忘记了这个亲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