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三十二)
(2020-03-24 07:01: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吃瓜群众好热闹,这是本性中固有的一种情结,还记得去年小城接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最初老百姓美坏了,听说好多重量级的人物要来,好像是他们能亲眼目睹一样,感觉像是那位明星要来的那种追捧的想法。后来发现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所有的重量级的人物与百姓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而且,大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到那时很多人才明白,那是顶层的事情,与吃瓜群众一毛钱的关系没有,纯属自作多情。
还有小城的管理者,一听有这么好的事情落在这里,认为这是展示自己管理能力的机会,不惜所有的一切想把这样一个机会把握住了,知道一旦表现的好,证明有能力,接下来往上升的机会就大增,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倾其所有下大气力在哪里忙活。估计心里面一定在构想上面的人怎样地去认同他们的不懈努力,之后一直调令便鸡犬升天了。
那些管理者想的有点太天真,这样重要的会议,不仅仅是国内的大事,更是国际上的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你在哪里决定什么,你就是一个手下的员工,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完成他们的想法与要求,更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厉害,下面管理者的智商再高也高不过上面的那些人,道理很简单假如他的智商高与上面,他早在上一个层面上了。
且不说百姓的怨声载道,管理者可以对这些怨声置之不理,知道百姓说完算完,给他们一个甜枣吃,立刻就变了态度,所以他们并没有太在意那些所谓的民意,到是感觉看到大领导脸色并不好看,心里面的感觉我们就无法想象了,估计突然明白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是妄想,你做得再好也不过是你分内的事情,加官进爵的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你,不给你找点麻烦就不错了。
那些年在工作岗位上看到太多这样的事情,听说上面的大领导要来,觉得成为了机遇,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想表现给上面的领导看一下自己的能力,依次可以借上面领导的嘴达到自己往上走的目的,没想到演砸了,用那句话说,赔了夫人又折兵,到后来后悔不已。
有那么一个熟人,在那个城市里的那个单位干的风生水起,感觉他的主管领导对他也关照有加,这本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可是人一旦觉得别人认定自己有能力,就会想入非非,感觉那个小庙有点装不下自己,应该到一个更能显示自己能力的地方去工作,用现在的话说,到更重要的地方去展示自己。
跟现在的管理者想法几乎是一样,偶尔的一次上面召开的会议,其间他被上面的领导表扬,说是他敬业和管理有方,这一说他找不到北了,利用会议期间主动找领导套近乎,说,希望百忙中到他那里指导工作,领导看这个下属挺热情,便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说抽时间一定去你那里看看。
领导说这样的话根本就是随口而出,就是应付差事,这位先生当成了一回事情,回到他的城市就跟他的领导汇报了,说得天花乱坠,把上面领导对他的认同和对所在地的做法充分肯定,实际上上面的领导就是一句话,让他夸大到他的领导都不太敢相信的程度。
他们的领导听到这些同样也会随口说,他要来表示欢迎,这同样是一句应付之词,这位先生误以为这就是领导的邀请,回到办公室打电话给上面的那个领导所在的办公室,把他们领导的邀请说了,那里的情况我太知道了,像他这样的城市领导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查看,而那位急于让领导去的想法,同样没考虑到利弊关系,刚想有利于自己的那一方面,就没有想到万一哪一点出了问题很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前功尽弃,估计很多人都不会那样地冷静。
终于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大领导出山了,找出一个理由对下属进行工作调研,自己成为了整个活动的陪同成员之一,亲眼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那位自认为想通过上面的大领导的美言,可以得到重任的想法的人最后却演砸了。
好像我写过这一段,你想让领导高兴,必须了解领导的喜好,了解他的习性,别看领导在很多事情上不说,不说不意味着就是认同,那位兄弟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他认为客随主便,到了那里除去正常的与上面的领导见面之外,就应该征求大领导的意见,让他自己选择想要去看的地方,这一点他都忘记了,一切都要听他的,认为这样才能表现出他的热情。
恰巧那些活动中得有些项目大领导根本就不喜欢,就不应该带着去,到后来那位老兄似乎也看出来了,领导的脸一直不苟言笑,也不搭理陪同的这位,让他心里面一下子就不知道如何是好,在去参观了一个地方之后,发现领导的脸越来越不好看,不知道原因在哪,想到了我,那次活动我假借有事情没去。
接到他的电话,让我无论如何帮他一个忙,说大领导感觉生气了,一言不发,你到楼下来帮我把大领导接回房间,帮我打听一下为什么不高兴,听到这里也不好再说什么,到楼下等候大领导一行的回来,就像我曾经写的那样,大领导从车上下来,就不敢认识他了,可以说蓬头垢面,衣服上也落满了灰尘,问领导这是怎么回事情,领导在电梯间说,这是安排了一个怎样的项目,明摆着让我们去丢人现眼,电梯间里面的镜子照出了他的窘相,让他更是怒不可遏。
原定第二天去了一个地方,结果领导回到宾馆洗漱完了以后,决定吃完中午饭就走,说在这里一小时都不想呆了,就这样我们匆匆的离开,那个有想法的负责人一脸无奈,午饭期间在卫生间里面见到他,跟我倒苦水,感觉一肚子的委屈,到后来有点恼羞成怒了,因为这也是一个有性格的人,事情闹到那样的程度,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他的想法不仅没有实现,而且知道往上爬的路被堵死了。
就像我们现在的那些管理者一样,总想着通过某种机会展示自己,领导是干什么的,不是你一两件事情就可以相信你,更知道换成谁也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花钱粉饰太平这是更多人的办法,谁不会这样的粉饰太平。
后来从网络上看到很多的不同说法,不过就像我说的那样城市管理这可以对这些说法置之不理,但是我记忆中那次会议的电视中我们的大领导可是一脸严肃,也就证明着对一些事情的不满,至于是小城的准备上的不满,还是在程序上的不满都不得而知,反正从自己的猜测来看一定是有一些事情让大领导不满意
小城就那么大点,想搞成比大城市更有效果的杰作几乎就不可能,一个城市要有他自己独特的特点,别去盲目跟着大城市后面去学,你也学不来,也没那样的经济实力,更何况你还受制于很多事情,美好的愿望经常在意想不到的环节上变为泡沫或虚幻。更想不到的是很多事情都是上边的人指挥干的,下面的人不过是按照要求去做,真的受到诟病放心一定是下面人的事情,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下面的这些有想法的人成为了替罪羊。
至于那些吃瓜群众通过这样一个事情不知是否明白了没有,越是隆重,越是重要,离着吃瓜群众越远,吃瓜群众能参与的就是那些鸡拉狗尿,李家长张家短的事情,说好听的一点就是自娱自乐的那些活动接地气,与百姓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