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五百五十五)
(2020-01-06 07:51:56)
标签:
杂谈 |
手机平时大多处于静音上,知道没有什么急事找你,早已经是退休平民一个,没有什么急着找你的事情,老伴就在家里面做她自己的事情,孩子远在千里之外,平时微信聊几句,知道一切平安就放心了,不像几年前工作期间按照要求必须通讯设备处于正常联系状态,手机不敢关机,更不敢打在静音上,时刻准备接上级领导或单位值班打给你的电话。
其实,也真没什么紧急的事情,到咱这一个层面上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领导想不起来某一个数字,突发奇想打给你电话问一下,说实话,这些事情第二天上班问都不耽误,有幸自己的领导就这样不管多晚打给你,不管你是不是进入梦乡,反正我在职期间接到类似这样的电话也就一两次,到后来自己突然明白了领导半夜打电话的意思,是想告诉你领导日理万机,希望你同样学领导那样不分白天晚上都要处于工作状态。
最初自己还真的装成一个爱岗敬业的样子,把干不完的工作带回家里面去干,让第二天有充足的时间去干另外的事情,后来发现这不是工作态度的积极,而是你能力上有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带回去工作,证明他们已经完成了属于他的工作,而且很多事情你真的还没有他们管得多,所以这般想去就知道能力有问题,特别是赶写材料的问题上,看领导坐在那里哗啦啦一上午把腹稿写好,之后便是跟相关的人去商量,没有大问题就这样定稿了。
在一个自己的虚荣心在做崇,认为晚上带回去加班,让领导知道咱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绝不会耽误领导交给的工作,也是做给办公室其他人看的,想在领导那里赚一个好印象,但是自己忘了领导的想法不一样,有的喜欢你这种笨鸟先飞的工作态度,有的根本就不买账,认为你是能力有限造成的,不仅不赞同,一定程度上藐视你的这种做法。
说着说着就偏离了方向,讲的是电话处于静音状态,到了当下电话的实用性更多的在微信方面,每天更多的新闻是跟你有往来的那些人通过微信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别看你们很可能一句话不说,但是通过看他转发或者原创的微信内容就知道他目前的情况如何,像我这样永远严肃不起来的人,发潜意识的信息,在后来这样的信息也不允许了,就每天把自己胡思乱想的事情发在上面接受所有认识人的检验,还好现在的人大都宽容,对自己多一句少一句,错一个字,或少一句话都不太介意,知道已经往老糊涂上发展。
到了退下来的时候,给你打电话的人非常之少,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电话内容大多也就是约着小聚的事情,在没有什么更多的内容,即便打给你的是某一个大作家,放心不会在电话里谈什么创作上的事情,文学创作是一个很私密的在刊物上发表是不会跟你有什么交流的。
没有了约束,到了现在晚上回到家里面或者是看书期间,或者是写点自己想到的那些文字的时候一定会把手机关掉,你不关机总有一种想法,想看一下手机里面有没有微信来了,耽误你的写作和阅读,索性直接关机,等把自己的事情完成之后再开机看一下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消息。
在职期间乱七八糟的关系每天打出去的电话或接的来电不下几十个,感觉是一个很繁忙的样子,到了退下来后的当下,一个星期也接不到几个电话,电话的作用更像是一种摆设,出门在外才体现它的作用,家里面的人可以找到你,万一自己有什么难处打个电话给朋友求助,估计到了那个时候也就出不了门了。
前两天,发现手机上有两个未接电话,而且都是大洋彼岸打过来的,想了再三不知道是谁能打给我,在那个国家自己确实认识几个已经长期在居住的曾经的朋友,不过在这其中有两个人基本上都在微信里联系,而且每隔几天都能看到他们的“足迹”,不是发张照片,就是发一个段子。
还有两个很长时间没联系的人,感觉他们早已经把我这个曾经的朋友给忘了,不可能突然想到我给我打电话,其中一个我曾经多次写到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远渡重洋真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那时候自己感觉他的水平和能力远远在我之上,只要他能够坚守提拔是迟早的事情,可是他却在他最辉煌的时候离开,到后来自己听说,也没有像他曾经想象的会怎样,同样成为了那个国度里的百姓,所谓的比我们这里更舒适的就是物质上的那些。
但是有一点他可能没想到,无知的需要在年轻时候可能显得非常的渴望,到了一定的年纪物质的需要随着你的身体接受的情况在不断的减少,物质的欲望在不断的淡化,不作为一生中最需要追求的事情,更希望自己是过清淡祥和的日子。估计现在他会感受到这些,可是走了那么多年,失去联系了那么多年,不会突发奇想来找你这个早已被忘记的朋友。
即便这样自己还是按照拨过来的电话号码拨了回去,那边一通听不懂的外语,之后就是忙音,知道这是无法接通的信号,心想也好,这年头诈骗电话也不少,说不定这是跨国的诈骗电话,一句话并不觉得没接电话有多么的担心,找到你和找不到你都无所谓,不像年轻时候那样漏接了一个电话就认为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现在那些不熟悉的电话可接也可以不接,到这年龄不会有什么意外之喜,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另一个不太熟悉的美国朋友,估计他在找我的可能性更没有,因为认识他开始就没有什么更亲的交往,他的那种处事态度与我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他的做事方法最终的效果却让我大跌眼镜,他成为了成功的人,而我依然是那个一穷二白的人,现在去说那个人的能力更高真的自己说不出来,后来她对我的那种不在乎很是不高兴,特别对我的文字中提及的那些事情显得非常恼火,认为是诋毁他,自从走了以后,再就没有任何消息,知道已经变成了眼不见心不烦的现状。
这年头谁发展的好是一件挺让人高兴的事情,自己身边认识几个有钱的主,与他们不能去比,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他们,现在的财富绝非是他们清水捞银子得来的,同样是付出自己的代价换取的,自己现在的清贫也正是没有他们经历的那些风险的一种必然,更何况自己并没觉得自己难过到什么程度,假如没有其他的嗜好,工资完全让我心满意足。
大洋彼岸那个人现在不知道如何,认识他的时候可不是等闲之辈,已经是腰缠万贯,在那边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十多年前见过他一次,他对我的无所动心的态度很是不以为然,你再有钱那是你的事情,第一个我不会想到管你借钱,这是我一生中最早就知道的一个信条,那就是不能借钱,一旦借钱你的人格就失去了一半,只要你跟那些有钱人没有钱上的想法,那就非常的好过了,有钱人还会对你尊重一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