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八十一)

(2019-09-06 07:42: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看朋友的一篇文字,回忆他工作以后过年拜年的事情,感觉感同身受,看那些文字想起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年的春节,同样是跟着同事一起去同事家、领导家拜年,说实话内心里面不太情愿做这些事情,可是同事告诉我,到了单位就不能使性子,一定按照规矩办,自己不敢问谁定的规矩,但心里面还是有抵触情绪,可是自己性格分裂,心里面那么不情愿,但还是跟着同事一家家的走了下来。

 

为什么不太喜欢去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交往的同事家拜年,觉得不熟悉到人家那里显得尴尬,特别是一些中层领导家里面,平时里就没有工作关系,只是知道这个人是自己单位的同事,跟着同事一起去到那里明显感觉那些人不冷不热的态度,从那些人家里出来,跟同事说,不熟悉你去干什么?你没看到人家就没有让你坐的意思,那些同事只是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

 

后来经历得多了,才知道那时候跟着那些同事去了那么多的人家,那是他们有想法,特别是其中的某一个人想办什么事情,通过这样的走动打“感情牌”,而我则是一个陪同,根本就可有可无,更直白的说,我就是电灯泡,或者说是帮着那些人壮胆或凑数的。

 

春节假期中总有那么一两天忙于这些事情,一天下来感觉筋疲力尽,回到单身宿舍跟同宿舍的人说这些事情,那个团负责人听了以后很认真跟我说,你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你不知道单位里的这些领导都是一些怎样的人,假如遇到了小心眼,为了底下的人不给他拜年,让他在家里面没有脸面,将来一定会报复手下的人,那日子就不好过了。咱那时候年轻气盛,回话说,我努力工作,他能拿咱怎样?团书记听到这里就不做声了。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自己年轻谁也不敢得罪,所以很多人看我好说话,都约我去,碍于面子从不拒绝,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心里面一万个不情愿,同事喊着我便乖乖地跟着去了,看着他在领导家里面接近奴颜婢膝的样子,看到领导爱搭不理的态度,心里面觉得这是干什么,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还至于这样低三下四去献媚。

 

后来知道一旦你的这个规矩养成了,就不能有所改变,除去这个领导不在单位里面了,或者是退休不干了,只要在,今年去了,明年你不去,领导就记住了,后来知道这种情况就是“烧香引来鬼”,没办法第二年又跟着同事转一大圈,骑着一个自行车,有时候还要带着同事,风风火火,一两天走下来心里面说不出什么滋味。

 

我曾经写过,春节里只有到师傅家给他拜年感觉有点底气,虽然师傅一再说,你千万别喊我师傅,我们是同事,而且是关系非常不错的同事,你来看我很高兴,那时候自己没有经济能力,买两瓶一般的白酒给师傅算做是徒弟的表示,到了那里师父一定让他老伴给上一两个冷菜,一定要跟我喝上一小杯酒,算做是答谢的意思。

 

在师父家里面把自己的苦衷跟师傅说,告诉他觉得有些领导感觉并不是很欢迎同事去他家里面拜年,可是一些同事总是喊着我一起去,心里面觉得挺别扭,师傅笑着跟我说,你还年轻不知道很多的事情,时间长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样。问师傅你每年走不走领导那里,他告诉我不走怎么能行,不过是我走的比你们要早,而且我大多都是一个人去探望。

 

也就是听师傅说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传统中的约定俗成,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一年那些给你支持和帮助的人要去感谢,即便对你有成见的人,通过拜年化解矛盾,便于在新的一年里少给找麻烦,过年就是一个融合关系的最佳时期,也是笼络感情的最佳时机,对于那些喜欢吃拿卡要的人来说,也是他们捞一把的机会。

 

当然,在单位里面后来知道也分出一个个小的帮派,用现在的话说相同性格的人,能谈得来的人聚在一起,而那些感觉不太好的也是回避,但有一点自己看得很清楚,那就是不管是哪一些团伙,他们团伙之间相互的走动,但是这些团伙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领导那里必须去,为了争取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提携。

 

为什么这样的去说,到了工作十年以后,单位上的事情比较了解,三五成群的那些人自己也多少知道一些,跟着同事到领导家里面,只要不是一个团伙的看到其他团伙的人来了,一定会起身走掉,感觉无法坐到一起似的,后来知道并非如此,谁争了先,谁就感觉领导一定里他们最近,自己也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带入到其中的某一个小团体之中,后来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样造成的,自己感觉跟那个小团体也挺好,但是别人不是这样去看的,自己突然明白为什么有时候到某一个中层领导家里面,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冷淡,原来他是感觉你就不是他们圈里面的人。

 

看同事之间的小团体非常的简单,过了春节之后,除去一个办公室的同事相互间请客之外,你留心看一些人被叫去某一个同事家吃饭,你就知道他们是性格相投,关系不错的同事,那时候自己被这样邀请的机会很少,主要是自己性格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事情,大家都觉得有点清高。

 

每年春节请我吃饭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我的师傅,就像我写的那样到他家里面一定要他老伴整两个菜喝上一杯,再就是一个关系不错的老司机,他觉得我还不错,每年春节过后,都会喊我去他家里面一座,特别的奇怪,他春节过后要请几次客,司机师傅算做是一帮,在就是他的那些感觉关系不错的医务人员,每次请我就请我一个人,他做两个凉菜,拿出一瓶樱桃白兰地,我喝一杯,其余的他自己全喝了,话也不多,吃完算完,几乎每年都是他把我搀回宿舍。

 

再一个请我的人,也是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同事,他我写过多次,我们之间的关系怎么走得那么近自己真的想不起来了,而且,关系越走越近,好像是我们的性格互补,我是小心翼翼,他是大刀阔斧,敢作敢当,而且在社会上有人脉,所以自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保护伞,每年春节期间,他都要把我叫到他的家里面坐一下,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个人也特别的怪,夫妻两个人平时感觉关系不错,表现出恩爱的样子,但是一到了逢年过节就打仗,经常节假日妻子就跑回娘家,所以到他家吃饭多半也就是我们两个人,他的酒量特好,也会做饭,所以我们两个人边吃边聊,他知道我的饮食习性,每次请客都会准备一个水果罐头。

 

在第一个单位在记不起来春节谁喊过去喝过年的酒,所以自己也觉得挺好,正好那时候不会喝酒,也就不去想这些事情,当然分析这些原因也是自己不请客造成的,那时候结婚在岳父家里面,根本就不敢发出邀请,毕竟自己说了不算,还有岳父岳母大人在哪里,都说有来无往非礼也,咱就不敢说这些客气的话,自然人家也就想到你不请我们,对不住我们也不请你,都赚了一个清闲。

 

到了临离开第一个单位的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请客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了,一度我们家成为了餐厅,各路人马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以至于被所在住户誉为“扰民大户”,我曾经写过那些夜猫子到我们家一玩就过了晚上十二点,居然还有人居住在我们家的吊铺上,不过同事很少,都是一些文学圈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电费
后一篇:欢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