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五十三)
(2019-08-01 08:07: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很么时候开始喝白酒的,应该是准备离开第一个单位的那个时候,那时候在接待科负责接待,方方面面的来人,总要去征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意见建议,那些业务关系总会让你坐下,给他们敬酒,表示诚意之后,聆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过那时候只喝啤酒,而且啤酒的量也只有一两杯的样子,喝完以后满脸通红,乃至红满全身,而且赶紧需要倒在床上,因为心脏狂跳特难受。
记忆中家里面老母亲还算做酒量最大的之一,来了客人还可以对付一下,但是酒量估计也非常一般,老父亲就是滴酒不沾,不仅如此,发展到饮料都不喝,一年四季除去茶水就是白开水,再好的酒对他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而且坚决反对家里面的人喝酒,逢年过节有人到家里面遇到吃饭的时候,老母亲陪着客人喝一点,感觉还没喝尽兴,老父亲的脸就翻下来了,所以只好打住。不喝酒的人理解不了喝酒人的那种心情。
以至于老父亲仕途不到五十岁就嘎然而止,是不是不喝酒有关系不得而知,反正在我看利弊都有,从工作以后的观察看,办公室负责人要陪着领导面对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要热情接待,酒是一个媒介,喝着喝着来了兴致,很多事情可能迎刃而解,特别是办公室主任要有替领导喝酒保驾的能力,不能让领导一个人往前冲,跟领导身边的保镖作用一样,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在这一点上就明显不行。
在京城老父亲的这个“缺点”还显现不出来,虽然在大领导身边当秘书,听说那个大领导也不喝酒,所以他的秘书就没有这样的压力,只要按照领导的意图完成文字和行动的方案制定即可,再就是视察之后的报告的如期交稿,其他的事情不用去操心,所以儿时经常看到老父亲彻夜赶稿子的情景,虽然不喝酒年轻时候烟抽的厉害,他的卧室可以说是乌烟瘴气。
估计到了小城,这一个“特点”就不好用了,这里的大小领导都是好酒量,滴酒不沾就显得能力有限了,自己隐隐约约记住,到了小城以后老父亲干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安排的日常事务的处理,大领导的秘书一个非常标致的年轻人,一表人才,最关键的是酒量超好,领导有宴请他总是左右身边,替领导挡驾,这本应是老父亲干的差事。
跟着老父亲去过那个秘书家,在小城的八大关里面的一个别墅里面,他们去谈的事情不让我听,把我赶到院子外面玩,但是这个叔叔有一年春节被请到我们家做客,见识了他的酒量,绝对喝再多坐在那里非常的斯文,说话办事绝不会有把柄让人抓住,我特佩服这样的叔叔。
这个叔叔还帮过我一个忙,帮我写了一份先进事迹材料,因为这份材料写得好,自己不小心成为了区少年先进积极分子,不过那都是作假的材料,除去会背诵“老三篇”之外,毛著就基本上没看过,不过那时候造假已经不足为奇,几乎所有的事迹都造假,我就成为了学习积极分子,写得材料上的很多字我都不认识,也不知道说了我什么好。
后来这个叔叔跟老父亲一样,他服务的那个领导犯了错,接下来从老父亲到他都被隔离审查,经过一段时间审查之后,根据新领导的意见再考虑你的下一步的工作,老父亲没有具体的事情,又回到工作岗位,而那位叔叔则安排复原回到江南的家乡,好像那次到他家就是为了这些事情。
我到了第二个工作单位以后,陪着京城的领导去那个复员回家乡的叔叔那里检查工作,因为那里也有我们的一个办事机构,那次在哪里见到了已经成为那个单位副职,继续看到他潇洒喝酒的风范,听说复员以后到了那里,当地的领导不管那些,根据你的能力和做事的方法,最后认定这是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又把他转为干部身份,最后成为了那里局里面的副职。
我从小跟老父亲一样对任何的酒都很排斥,后来知道那时自己没有喝酒的环境,在骨子里面有遗传老母亲的基因在其中,经过锻炼还是可以喝一点酒,只是酒量没有那么大而已,记忆中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家里面逢年过节就是喝啤酒喝红酒,我红酒就不敢喝,而啤酒只能喝一两口,基本上跟不喝一样。
喝酒的开始还是从高中毕业前夕,那些无所事事的同学走到一起想到了改善生活的事情,每个同学各显神通,像我这样的会从家里面顺一个罐头,那时候家里面有部队发的罐头,那可只是逢年过节吃的物品,自己也不管会不会被发现,偷出去跟同学分享成为了第一要务,其他的同学则同样是各显神通,其中就又把不远处的邻居院子里的老母鸡炖到了同学家的锅里面的事情。
我曾经写过,现在高中同学会的秘书长家里面的大人在京履职,只留下他自己在小城上学,他们家就成为了同学们的俱乐部,他父亲床下的藏酒也就成为了我们的聚餐用品,到现在记得是五粮液,打开以后满屋子里飘着酒香味,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喝白酒,虽然是一小口,但也晕的够呛,早早地倒在同学的床上睡了一觉。
工作以后离这酒感觉就近了,发现身边的人都是喝酒的爱好者,从我的师傅,到单身宿舍里面的各位,再就是食堂里面的年轻人,得这空就凑一起喝上两口,我们宿舍的两个炊事员几乎每周都喝上几次,自己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喝的决心。
十五年以后,自己最初的那种淳朴与性格都被现实给磨平了,成为了一个懂世故的人,不再为他们喝酒的那些事情反感,也加入进去,在单身宿舍里面那些喜欢喝一口的年轻人,也不再对他们表示不屑一顾,感觉同流合污带给你的好处很是享用,晚上跟着他们猜拳行令,玩得不亦乐乎,到了第二天中午去打饭,递上饭盒小兄弟不仅给打上好饭好菜,还找给你饭票,后面的人看不懂,明摆着没递饭票给炊事员,怎么还找回饭票来了,以为眼睛花了没看清楚,傻傻站在那里,咱知道这待遇领导和他们都没有。
到了接待科以后,喝酒之风愈演愈烈,到后来也成为居心叵测的人到领导那里告我的问题之一,聚众喝酒,不分白天和晚上,其实,都是那些年轻人的事情,我不过是提供他们聚餐的理由而已,在到后来录像室落成以后,又多了一个据点,喝着啤酒、红酒,看着录像,大家都觉得那才是最幸福的日子。
到后来自己发现,一个人所做的事情都有一种必然的关联,包括对你未来的发展,也就是在接待科的期间多多少少锻炼了喝酒的事情,谁还知道不到一年多的时间离开第一个单位,到了机关帮助工作,在哪里你假如没有点酒量就根本融不进他们的圈子,所以再去机关帮助工作之前的那一年办时间里,喝酒做的锻炼,就是为了到机关里面应对那些部门长和同事。
虽然酒量还没有多大,但是那时候就学会了坚持,实在难受了,到卫生间扣嗓子,之后洗把脸,继续上阵,呆在那里不是为了继续喝,而是完成领导交给你的任务,把那些醉成一滩泥的同事送回家,那时候还不敢打车,知道付不起出租钱,只好用自行车推着同事回家,你为领导分忧,领导下次自然还会想到你,觉得你表现得可以。
就这样一次次的跟着“锻炼”,从最初的啤酒半瓶,到一瓶,从最初的一杯红酒,到后来可以喝大半瓶,白酒从一小杯,喝到三两三的杯子一杯,就这样一点点地往上升,最后发现喝白酒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特别是喝好的白酒,不仅不上头,而且第二天不耽误事情,就这样将近二十年的不断的锻炼,用掌柜的话说练成酒彪子,喝出了一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