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下)
(2018-01-24 06:56: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现在已经记不清与掌柜确定恋爱关系的时间是什么季节,隐隐约约好像是一个倒春寒的季节里,应该是经历了三九严寒的考验,要知道当初追掌柜的追了有段时间,就业分到了同一个单位,三年以后她去了一个部队的培训机构学习进修,为了追到她,自己每天早晨一早在她必经之路上等候,名义上是为了她的安全,实际上真实的意图心照不宣。
即使她不希望我去送她,表现得还是那么的生冷,但这些自己毫不介意,跟她说全当早晨起来锻炼,跟在她身后,远远看着她进了学校的大门之后,自己骑车子回到单身宿舍,有的时候心情高兴还会在周末的傍晚,在学校的附近看着她放学出来,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终于感动了她,不在坚持一个人独往独来,特别是到了冬天,她不愿意骑自行车,我的自行车便成为了她的代步工具,一直到她放寒假,这样的护卫工作告一段落。
我曾经写过,那些年自己干采购,大多到数九寒冬的季节就要去东北发运木材,在东北林业局的招待所里面,知道掌柜的已经放寒假回到单位上班,我几乎是每天一封信写给她,寄信地址就是单位,为了害怕同事发现是我写的,故意写了我曾经用过的笔名:白彤。自己认为这样的追求很可能是烧火棍子一头热,白彤就是白热乎了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
每天一封信的往单位里寄,每封信里面最后都写着:“盼回信,不要惜墨如金,告诉她见到她的来信对于我的重要性”,后来自己才明白,男女之间的很多事情,女人想的比男人复杂,或者说是细致,她们要经过自己的深思考虑之后才会回信,不想给还想不好的男人留把柄,所以迟迟没有回信,即使每一天都会跑到总服务台询问有没有来信,也总会失望而归。
终于盼来了她的回信,别看寥寥几句,那给我带来的精神动力和兴奋地劲头无法言表,用那句歌词非常贴切,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的火光燃烧着我,接下来就是更加疯狂的回信,找报纸,翻杂志,搜罗出自己认为可以表达自己心情的那些肉麻的语句,那就是当时自己真实的心情,到后来才知道爱得疯狂,冷的越迅速的道理。
结婚的时间同样是一个数九寒冬季节,到现在记得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在之前还下了一场不小的雪,那时候自己已经确定做一个上门女婿,所以在经济上自己不太有压力,按照掌柜的要求低调,不在单位里面声张,也不打算请单位里面的那些熟悉的同事,所以我们两家人订好了结婚的日子,便开始了准备。
住在岳父家最初的感觉就是住在宾馆里面,抱的美人归,天寒地冻的事情那还能想到,干柴烈火再厚的坚冰也不会当成一回事情,那个冬天自己完全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煤炭,惧怕寒冷的掌柜的靠着一块炙热的导热体,感觉到了幸福,也有一些无奈,对身边这个力比多极其旺盛的男人来说有点适应不了,后来有人挖苦我,说:穷汉得个毛驴子不知怎么使唤好了。还有人说,悠着点,那事情既是蜜罐子,又是盐坛子。靠,那还听得了这些,及时行乐,不计后果。
那时候自己就像一只饿极了的猛兽,抓到了可以满足自己欲望的食物怎能放过,不仅如此,还给自己找到了穷奢极欲的理由,跟掌柜的说,一位专业人士说,对性行为的限制,会大大增加一个种族的生存焦虑感和死亡恐惧感,从而影响每个个体享受生活的能力,打消他们为某个目标英勇献身的积极性。掌柜的说,这是那个王八蛋说的,告诉她是弗洛伊德。掌柜的问他在哪?告诉她在外国,掌柜的说,你就胡编吧。
其实那时候不应该跟她讲这些事情,早知道《笑林广记》中有那么多荤笑话,找几个讲给她听,应该效果绝然不同,到后来自己买到了这本书笑话集,而且背了一些上面的段子,可是那时候已经从疯狂中退缩了回来,掌柜的又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良家妇女,认为我讲的这些荤段子就是不正经的表现。
结婚三十多年了,从一张小床都嫌大,到一个四尺的双人床上摆放着两个被筒,现在老两口真正做到了老来伴的程度,鱼水之欢已经成为了快要遗忘的过去,相互间开个玩笑,成为了精神做爱的方式,由于我们是初中同学,经常同学们在一起胡说八道,自己在讲述那些段子,掌柜的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年轻时身体是纵纵的工具,到了现在精神意淫就成为了纵欲工具的替代品。
就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性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对于儿童,性是游戏;对于青春期少年,性是强烈憧憬的源泉;而对于成年人,性则是爱情的黏合剂,是一种生育方式。总之,对于每一个人,性都是潜在的快乐与折磨的源泉。性是每一种文化的组成部分。”我说对于老年人而言,性是一种类似于精神意淫,像在墙根下晒太阳一样的舒服和惬意。
时间到了二零一八年的元月,又是一个数九寒冬的季节,已经闲赋在家的自己坐在陋室里面,享受这屋里面温暖如春的温度,没有了儿时的那种焦虑,也忘记了年轻时候的那种渴望,自己惬意地坐在这里想着曾经的往事,让往事把你带入曾经的风风火火的年代,那就是我们曾经拥有的芳华。
将自己从回忆中拉回来,回到了现实,你知道儿时的玩伴早已经无影无踪,工作期间的那些关系也都人去鸟散,你所要面对的只有家人和你自己,你也不再害怕一个人的孤独,知道有很多事情可干,你并不孤独,顺手从堆在身边的书籍中找到自己那个片刻想要看的书籍,便可以翻看,手上的这本《哲学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美国著名学者的作品,不需要向年轻时候那样必须通读,随便翻阅的时候找到一两句让你感觉有意思的段落就算做开卷有益。
我在书上画了两段,一个是“一个人能正确使用的词汇的多寡是他心智发展的自然指标。拥有大量词汇的人显示他能更广泛地涉猎文学,或者在说话写字上更能灵活运用文字,但是只凭一个人所拥有的词汇的多寡确实无法表示他心智的纵度与深度——所谓心智的纵度与深度,分别是指他领悟力的范围以及他思考力的发展。”再一句话是:“感官现象即是我们通过感官而经验到的变动不定的世界。”
性格这东西很难改变,就像我儿时那样不定性,这本书看到这里感觉足以了,又拿起这本《爱因斯坦语录》,爱因斯坦在《论死亡》的论述中这样地写道:“对于已被年龄征服的人,死亡的到来是一种解脱。现在我强烈地感到这一点,我自己已经变老,我终于把死亡看作一笔最终要偿还的债务。然而人们本能地尽可能地推迟这最终的归宿。这就是大自然同我玩的游戏。”觉得就是说给我的,觉得那样地亲切。另一句话打动我的是:“真正的艺术的特征是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内心不能抑制的冲动。”文学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到了这个年龄除去思考死亡的问题比较多,再就是宗教信仰上的一些问题,这些年静下心来一直在想自己的信仰的问题,自己到底信什么?所谓的那个信仰,你信了那么多年,没有细致地想过出发点是什么?功利主义,还是另有企图,就是在这样的想象中,也会去寻找另一些人谈论信仰的问题,去留意他们对宗教的看法,那么爱因斯坦又会怎样去看?找到了他的论述,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他说:“我们能体验的最美的东西是神秘。这是处于真正的艺术和真正的科学的摇篮中的基本感情。一个不了解它、对它不在惊奇、不在赞叹的人,就像一支已熄灭的蜡烛。正是这种神秘的体验……产生了宗教。知道存在某种我们不能深入了解的东西,知道最深刻的理性和最辉煌的美,只有在它们最原始的形态中才能为我们的心灵所感知——正是这种知识和这种感情构成了真正的宗教。”
你突然发现这种兴趣的改变,让你有了对生活新的充实感觉,过去积攒的那些荷尔蒙和力比多在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内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表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我试图找到感觉像是对爱情背叛的现实做法,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终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在弗洛伊德那里找到了这种变化的理由。
弗洛伊德说:“性欲这条河流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流淌,但其所有或是绝大部分的能量却早已脱离了原来的性目标,被挪作他用。性冲动脱离原来的性目标,转向新的目标的过程,被称作升华作用。正是在这种升华作用的帮助下,我们的文化成就得以实现。”知道依然不能跟掌柜的说这些,说了一定会落下“文化流氓”的名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