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二十三)
(2019-06-25 06:48: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别人就是折射你的一面镜子,自己一直这样认为的,因为你能够从别人的身上发现自己曾有的毛病,不过别人可没有这样的想法,估计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便会逐渐地产生这样的想法,知道自己也曾经犯过那些毛病,更知道他们在上演着你昨天的演过的那处戏,而且你不能说因为他们感觉良好。
跟着一个朋友参加一个场合,说实话自己对不熟悉人的聚会内心里有一种排斥,这是多年来自己的一种习惯,当然在一些人的感觉里就是毛病,用他们的话说,面对工作更多的人你都不熟悉,都是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这样一个过程。不否认这些,但是内心里面还是希望跟熟悉的人坐在一起,正因为了解熟悉的人不用去设防,特别在喝酒的时候,一旦喝多了,嘴不把门指不定会得罪谁,所以,每每见到桌子上有三个以上的不熟悉的人自己就一定想着尽快离开。
当然去这个场子也是一个大哥的邀请,跟他真的没话说,也不好意思回绝,也试图问他跟谁一起,人家说,你就不要问有谁,知道有我参加即可,这句话说得实在,要不是他邀请一定不会去。就这样跟着大哥一起去了,到了那才知道是曾经的那些手下,现在也都成为了各处室的负责人,到了那里一看他们正感觉良好阶段,自然想到了当初的自己,很把自己当回事情,装出一副很大度的样子。
根本就不用去看就知道这些人在大哥在职期间都是一些具体干事的小职员,就像当初我跟大哥在一起共事的时候一样,领导其实也没让你表现得怎样,是这些大头兵不停地想在领导面前表现,为的是引起他们的重视,看到他们的表情和选择性的那些语言,就知道当初是怎么一回事情。
那个坐主陪位置的人,是这些曾经小喽啰们的直接领导,用请客的那个人的话说,无论走到那里只要领导在就要坐在主陪的位置上,这个事情绝对不能变,听到这里自己心里面就感觉好笑,知道这是说给他的曾经领导听得,完全是取悦领导,这个请客的人假如继续往上走,这句话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到了一定的级别,你就不需要继续这样谦虚了,自然就有了你自己应该做的位置,官场的秩序应验了那句话,谁请客不知道,但自己坐在那里知道。
感觉跟我曾经一样有些不自信,感觉领导的余威还在,把领导推到第一线上,其实,在这个请客的人没来之前,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交流,他不愿意坐主陪的位置上,他希望成为第二客人的那个位置,因为第一位置是曾经他的领导,自然就不敢去坐,第二位置他已经知道他去坐没有任何的问题,无论从职别还是从年龄都完全可以坐在那里。
但是实际上没有这样去安排,因为在去的那些人中有一个潜在的提升能力的可能性比他大的人要来,这个人现在就在领导身边,估计也是领导的红人,所以知道这样的人目前还要搞好关系,把那个人排在第二位置上算作给足了面子,即使晚上职别最大的我朋友让我坐到那里,已经没有这些职别概念的我,采取了自己一贯的办法,选择最后一个坐,靠着第一客人的右手边上,有人说那就是领导司机的座位,或者是办公室伺候局子的座位,我不在乎这些,自认为这是一个自由人的位置。
现在的人,特别有想法继续往上走的人都显得善解人意,假如请领导吃饭,不叫一个有点姿色的人,那就不算作是请客,知道领导即喜欢美酒和佳肴,更喜欢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找一个略有姿色的女同事,成为了让领导满意的重要措施,看到请客这个人喊的美女,根据跟他说话的态度,便知道这一定是他的下属,是承担照顾好领导的任务而来,领导见了之后不苟言笑,但是从他们的目光中能感觉到一丝闪动的光芒,心里的需要不需要直白的表述,这样的目光就代表了一切。
看到这场景,就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经常犯下的低级错误,认为对领导好就是让他们喝高兴,就忘了精神愉悦的事情,每次都跟领导往死里喝,到最后领导不仅不说你好,说你故意让领导难堪,看领导喝多了的笑话,咱真的信以为真,再有下次就让领导随意,到最后还是感觉不高兴,因为领导没有喝尽兴。
领导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慢慢的去悟才能知道水平在哪里,你的热情和想表现的想法领导心知肚明,但基本上就不跟你交流,希望你是一个懂事理的人,通过观察来反省自己,他不说别的,再有别人请他的场合,他会教着你去,到哪里看到热闹非凡,至于这些热闹的大背景一看就知道自己欠缺在哪里。
我写过很多类似这方面的文字,男男女女在那个年代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很快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领导似乎没有了往日的那种严肃,变得和蔼可亲起来,特别是那些有酒量的女同事,不停地敬酒,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你来我往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工作中的那些烦恼,后来悟出来原来阴阳平衡的作用如此之大。
那个小女子倒是很听话,不停地为领导斟酒倒茶,喝到一定的程度,主动去敬领导,几句溢美之词就把领导的兴致调动起来,推杯换盏喝的那才是一个尽兴,看到他的顶头上司看他的目光有了几分的怜爱,知道下一步该他出手了,这些小伎俩那些年经历的太多了,感觉已经实习空见惯了。
还有两个参加的人,在请客人的眼中就更不当一回事情了,因为是他的部下,基本上跟叫来的那位女士的目的相同,不需要他们多说什么,靠他们的酒量让领导把喝酒好,同时发挥他们的语言特色,讲一些让领导愿意听的话,激发他们的兴致,达到让客人飘飘然的最终效果,不过我知道这些人的阶级斗争经验严重不足,对请来的领导的情急情况不太了解。
陪着大哥到这里,发现他们对领导的酒量低估了,说上次跟领导一共喝了三瓶红酒,这次特意多拿,带了六瓶,想让领导喝高兴,他不知道真正让领导喝高兴别说六瓶,再来这些也不在话下,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事情,但是不管我的事情,自己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知道一旦场面热烈就是自己逃脱的最佳时机。
能听出其中一个曾经是教员,说话文绉绉,借着酒精也开始讲自己的光荣历史,他们不知道今晚上请的领导中就有一个特别能讲的人,他的抛砖引玉正好激发大领导的滔滔不绝,到时候大家就知道这种自我感觉良,好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除去要多喝一些酒,而且要认真听大领导给你的补充讲话,谁要是不听,立刻就直接批评你不专心致志,这些教训自己经历的太多了,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那天在大家正在兴奋的劲头上,我悄悄地溜走了,回到家里面呆了不知多长时间,听到电话的响声,接电话的同时看了一下表,快到了晚上十一点钟,来电话的人是那个坐在主陪位置上的人,说,陪着你大哥就快到家了,那帮子人太没有经验,不仅没有把领导陪好,让领导满意,他们都趴在桌子上睡觉了,没安排人送我们,只好自己打车走了。
这是我二十多年前经常干的事情,领导还没喝醉,自己便倒在沙发上呼呼大睡,居然有几次是领导搀着我回家,第二天领导见到你,说不出是怎样一种表情,告诉你,往后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别逞强,结果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万一有什么事情咋办?知道领导对自己表现不满意,自己请的那个客算白请了,知道过两天还要挽回损失。
想想那帮子人醒了以后,看到领导自己走了,一定是觉得肠子都悔绿了。哎,人在江湖飘,那能不挨刀,经验都是一次次的教训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