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八十五)

(2019-04-09 06:58: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没钱的人也有自己的方法高兴,例如,跟着一个旅行团一起出去,看到身边的人阔绰地出手买物品,自然导游对他们堆出灿烂的笑容,有了这样的大客户导游与司机都有了可观的利润,所以也不太在乎我的这种极个别抠门的旅客,不过好像导游能够从游客的脸上看出来这是一个没钱的主,因为每当他介绍当地特产的时候,只有我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而更多的人听的饶有兴致,导游一看就知道谁会买。

 

这些年自己一直就这样地表现,无论是旅行团,还是去参加某一个在外省市的会议,跟着熟悉的人一起,看着他们阔绰出手,而自己多半是看到某一个小物件,心里面喜欢,就买这样一个小物件,算作是留作纪念,即便买到假货觉得也不心痛,十元八元的全当掏口袋掏掉了,不会心痛得睡不着觉,感觉这样的花钱不觉得有什么负担。

 

记得十多年前,跟同行去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培训和开会,除去像我写过的那样,这一天轮到我请熟悉的几个人喝酒,会花钱去买回来啤酒和小吃,但凡花大钱买东西的事情找不到我,花小钱买一个小安慰,用我自己的话说无关痛痒,更何况你还吃到了肚子里的亏不了多少,想让我花大钱也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不瞒大家说,身上有银行卡的时间没几年,那年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就带着不多的现金,一旦用完了就成无产阶级了。

 

到现在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周围的人好像都比我有钱,这不是一两件事情上可以感觉到的,而是在长期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在关键时候都能拿出“巨款”,而自己最富有的时候也就是五位数字上下,基本这一生自己的存款都在四位数字内,看别人说拿出十万元就一句话的事情,而我拿出这么多的钱,需要不吃不喝一年之后才可以达到。

 

那年去马来西亚,导游带我们去了两个购物商店,一个是锡器商店,这个商店是马来西亚锡器厂在厂内自己开的,导游说比外面要便宜,比国内就更便宜多了,但是自己在哪里看到这些物品感觉并不便宜,后来知道这是自己资金不足带给你的那种感觉,即便那样还是想到了那个不太情愿让我来参加会议的那个领导,一定要给那个领导买一个锡器用品,看来看去买了一个最便宜的锡器烟缸,这个人民币一百五十元。

 

一同去的同行跟我说,你应该买一个锡制杯子,说锡器杯子有防毒功能,那时候只听说水银筷子有检验毒的作用,没听说锡器也有这样的功能,自己假借说不喜欢推诿过去,其实真实的意思是没有钱,看着他们花好几千块钱买物品,心里面只有羡慕的分了。在那里整个代表团我花费最少,不到五百元钱,最多的是一个分管主席,买了一个箱子的物品,感觉依然意犹未尽。

 

导游看出来这个代表团中有钱的主,从锡器厂出来,参观了一个神庙,我在神庙的外面看到有卖铜制小佛,做得非常的精细,心里面很喜欢问了价格,三十元人民币一个,买了两个,身边的朋友笑话我,乱买物品,别人都买有名的纪念品,只有自己买这些别人看都不看的物品,不过后来回到国内拿给朋友看,他们都认为做工太棒了,说你应该多买点回来把路费赚回来,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公务团。

 

到了第二购物点,是卖免税高档手表的商店,导游在车上介绍说,绝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特别介绍一款名为:时来运转的手表,说,刚上面镶的钻石过几年就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到那里自己问了一下,那一块手表折合人民币一两万,当时对我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为了给自己没钱找台阶下,告诉导游我现在是运气正好,不需要再有什么变动,导游根本就不理会我的这些说法,把注意力放到了那些愿意花钱的人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有几个买这样一款表的人。

 

在马来西亚机场等飞机,那些花钱花红眼的同仁,又想去免税商店买物品,而这时候的他们已经身无分文了,看到不太买东西的我,便向我借款,自己不借给他们,而且用语言刺激他们,说归说最后还是借给了他们。但是,在飞回国内的飞机上还是遭到了他们的报复,趁我不注意的当口,在我的咖啡里面放盐,在我的红酒里面放胡椒粉。

 

不过他们也没高兴多长时间,就让国内的物品价格把他们的那高兴劲给击回去了,就像我曾经写过的那样,在马来西亚一条布裙子折合人民币将近一千元一条,到了国内类似的裙子放在降价区里面卖,不到一百元,当他们看到样式差不多,价格却差的如此悬殊时候,都直摇头,后来听说那些想表现给媳妇的大老爷们毫无例外地都遭到了家属最激烈的批评,花了那么多钱,却买了最不喜欢的物件。

 

那年在安徽开会,会议期间组织到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逛,我们一行中就有财大气粗的人,只是不太声张而已,在那里到处是卖文物的商店,真真假假我是看不出来,随大流进去某一个商店,也无非就是打眼一看,商家的老板跟导游一样有一双独到的眼,一眼能看出那个是有钱的主,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几乎是打眼一看就把目光转向他认为的猎物。

 

就这样大部队很快就被瓦解了,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某一个商店多呆或少呆,只有我一个人最早走到尽头,折返之后开始看另一边的商店里的景象,第一个到集合点,在那里买上一罐饮料,一边喝着一边等着同仁的到来,这是我这些年来一贯的作风,不买就不注意商店里的细节。

 

那位有钱的主,也不希望熟悉的人看到他阔绰出手,就这样他最后一个到来,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这件事情过了两年之后的一次聚在一起的时候,他讲述了那次在屯溪老街的事情,他说,我走进了一个古玩商店,看到一把清代的椅子,好像被吸引住了,那里的老板几句话就让我有了想买下来的意思,老板又爽快地把邮寄的款项免去,就这样自己花了几万块钱买了下来。

 

大家都想知道买回来的情况,他说,东西按照约定的时间给寄回去了,放在现代化的家里面才发现与屋里的物件不太相配,假如屋子里全都是访古样式的家具也好,现代家居配这样一个清代家具,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只好放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时间过去不到半年,发现那个物件有开榫的迹象,赶紧找了一个懂行的人过来看,那个人看了之后说,你被骗了,这是一个作假的物件,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无论到那里自己学会了买一个小物件作为自己到这里的纪念,最多不到一二百块钱,那年去某一个城市,在那里更多的人都在买大价钱的物品,只有自己四处乱转,看到了一些零七八碎的小物件,自己选了半天,跟摊主讲价,摊主也看出这是一个穷人,几乎是出快哭的声音跟我说,全当我赔钱卖给你吧,掏钱付款,之后便是装进腰包。知道花大钱的人有大快乐,而我这样小打小闹的人有小快乐,从快乐的本质上来说性质是一样的,即便有人说这是阿丘精神体现,我可不管那些。

 

去年跟着艺术家去了景德镇,在那里的古玩市场看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物件,在那里自己花了五百元,买了两块旧砚台,材料为歙砚原石,花纹线路非常的漂亮,跟摊主讨价还价,每块以二百元成交,又买了一块“肥肉”观赏石,加起来不到五百元钱,回到小城送给朋友一个旧砚石,另一个送给了掌柜的一个砚台,他们都表现出喜欢的样子。

 

那块“肥肉”挂在家里面靠厨房的暖气管子上,跟掌柜的说,这预示家庭生活富足有肉吃,掌柜的说,只有象征意义,没有现实意义,五十元钱变成猪肉,也可以吃上一阵子。靠,这又是嫌我乱花钱,跟她说,把那个歙砚砚台还给我,我可以去卖一个不错的价钱,有人愿意花五百元买,掌柜的说,你听说过那个故事吗?知道她想说什么,直接就堵了回去,不就是《马前泼水》的故事,她笑着回屋里睡觉去了。咱明白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就是说出去的话,就等于泼出去的水,送出去的物品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