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八十一)

(2019-04-02 06:03: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一个朋友出了一本书,约着见面送书,不仅如此还请客,这般好事并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出书时给他大力支持的两个同事,我是跟着沾光,当然也有小的请求,就是希望阅读他的作品之后能够写几句读后的感受,不客气的话说,这是被请人想出的主意,绝非是我自己主动地去没事找事,这年头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就是写读后感,看的头晕脑胀,抓耳挠腮的写那些文字,别人还未必喜欢。

 

被请的那两个人我都熟悉,其中一个刚刚从新加坡和马拉西亚旅游回来,那两个地方自己十年前曾经去过,听说这个人刚从那里回来,想听一下他对两个地方的感受,他表述的语言很简练,一句话便概括了,说:“和我们之前宣传的相差太大”,听到这里就笑了,知道他现在依然在职,而且就在媒体里面任职,所以说话特别的把握分寸。

 

其实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自己并不陌生,无论是通过网络了解那里的最新情况,就是通过去哪里旅游的人回来谈他们的感觉,很多的感觉跟我是几年前去的时候很相近,一句话,到新加坡就跟在国内没有什么不一样,就感觉是在上海的某一个区里面,或者是广州或深圳的某一个地方,一点没有出国的感觉。

 

我曾经写过十几年前,我们的京城领导为了重点培养我们这些“中坚力量”特意安排了去新加坡进行业务培训,之后到马来西亚参加国际互助联盟的一个亚洲会议,我那时候算作是上面领导认为可圈可点城市办事处负责人,那时候自己之所以听话,并不是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完全不了解这项工作的最真实的意图,虽然在上面的宣传材料上找到一些,在京城朋友处的那本普及知识的书中看到一些,但依然感觉是一脑子浆糊,弄不懂的事情就不能随便地去做什么,静下心来去观察和学习。

 

咱这个人脑子不够用的,虽然给别人一种灵光的感觉,自己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自己不懂心里就发虚,就要看着别人怎样的去做,后来发现只要是上边的领导认同的下面办事处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我要去学的对象,所以那时候认定了几个办事处,不间断的到那里学习,当然也有学错的时候,例如一上来听上面的某个领导的话,让我们到邻近的那个城市学习,后来发现还真的不能跟他们学习,那就把自己给干死了,被我最初认定为“师傅”的那个城市办事处主任,到最后干到被双开的份上,这一段已经成为了这项事业发展史中的反面事例。

 

真正的师傅在京城和江南,他们的头脑灵光,看问题比较准,所以他们起步就不一样,自己一点点地跟他们学,那时候自己也胆子小,做事情谨小慎微,就害怕出问题,因为我们的分管领导一直在看着我,假如我有闪失,那一定不会对我客气,这也成全了自己,最初的那种小心翼翼确保了业务的稳步增长。

 

一段时间我们成为了规范办事处之一,上面的大小领导都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特别是曾经的一把手愿意把会议放到小城来开,这里的大环境他特别的喜欢,要知道大领导一旦给你一个好脸,自己就开始膨胀,自认为已经怎样。

 

也就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中被上面的大领导钦点参加那次出国学习培训活动,要知道那时候除去事业单位中的一个单位是涉外单位,那里的负责人经常的出国,出去的国家大多就是日本,因为他们跟哪里有劳务合同和劳动培训计划,其他的事业单位负责人就没有出过国的,我到那个单位没几年就赶上了出国培训的好事情,自然也让其他单位的一把手羡慕嫉妒恨。

 

自己看到总会下发的文件里面赫然写着自己参加培训的名字,拿这文件到分管大领导那让他签字,发现他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后来自己知道类似这样的会议底下的人一般的参加不了,大都是分管领导去那里代为参加,而上面的会议培训通知直接点我的名,这也是很少见的事情,领导看到这里想去也不好意思说了,觉得我有点不太够格,但又找不出别的理由,一脸不高兴地签上了字。

 

自己得到了认同,带着领导的签字,便可以做出国前的准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可以到那里领六百块钱的服装费,根据要求单位报销八百元的礼品费用,这是到那里跟国外同行交换礼物用的物品,后来自己买的那些物品到了京城就全交给上面的负责人了,自己的这种无私行为受到欢迎,但是不知道在哪里交换礼品的时候,自己手里面没有东西显得特尴尬,幸亏别人有富裕的给我塞了一个,替别人交换了礼品。

 

最可笑的是拿着六百元服装费,跟着掌柜的去了小城的百货公司,发现稍微好一点的西服价格都在上千元,自己那六百元服装费,顶多买一条裤子和衬衣,买一套西服根本就不可能,心里面觉得不可能那样,便在城里的几个百货公司转,终于在一个大型百货公司的三楼处理商品柜台前,发现了处理西服的柜台,满心欢喜地去那里看了,发现有一二百块钱一套的西服,自己觉得跟几千块钱的西服没有什么差别,便做掌柜的工作,就买这里的西服,掌柜的当然愿意,要不然从家里面垫很多钱,这样算下来就够了。

 

一套西服、两条裤子,一件衬衣,再就是自己带去的旧体恤衫,一个箱子基本上就装满了,按照要求提前两天到京城集合,自己满怀着无限的憧憬先去了京城,在哪里看到了一起去那里培训的办事处主任和分管领导。到现在还记得分管领导有本溪和长春,还有通化的分管主席,而我们比较谈得来的是京城的办事处主任、兰州的办事处主任、长春办事处主任,西安办事处主任关系也非常好,但是她是女的,只能白天一起聊天胡说八道,晚上基本上就是我们几个人一起玩。

 

记得很清楚,到京城的第二天,被叫去上安全教育课,相关部门的人给我们上课,听了半天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自己外出,要一起外出,不要轻易的跟别人说话,好像我们一直被人盯着是的,后来发现我们的安全教育真是自作多情,到了那里人家一听是来自大陆的人,都把我们当成难民,没愿意搭理你的。

 

要知道把我们安排在哪里住?在新加坡的荒郊野外,每天到城里培训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每一个人发一张公交卡,卡上的钱已经给算好了我们培训的时间来回的次数,多一点也没有,那里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你们想出去逛,坐公交车或计程车就要自己去掏腰包。

 

我们在新加坡居住的那个地方,感觉就像是上海郊区外面,四边都是荒野,公交车到那里就是尽头了,你想外出都不知道怎样的走,只好晚上就在居住地方圆四百米的地方活动,到了早晨起来去买饭吃,一看跟郊区的景象没什么不同,就没有在国外的感觉,即便坐公交车到了新加坡的最繁华的地方,也没觉得怎样,特别是看到橱窗里的物价牌标的商品价格,觉得就不是我们穷人呆的地方。

 

听完安全教育可,心里想真的让人策反了还真不错,问题是自己狗屁事情都不知道谁来策反我,即便这样团里面的一些人还装作特别小心的样子,靠,他们自己不知道他们见到那些漂亮的姑娘眼睛一样放光,知道不用策反,用美人计他们就束手就擒了。到新加坡的一个星期左右,晚上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轮流去买酒,只能在我屋子里面喝酒聊天,那里的啤酒五十元人民币壹瓶。

 

让人最不舒服的是,我们在哪里接受培训,那里的老师把新加坡的犯罪率认定为基本上是侨居在这里的华人居多,说目前监狱里关着的大多是华人,心里面一点也不高兴,觉得这才是在侮辱我们的人格,可是我们的领队也没有表示,在哪里不停地点头,觉得他才像是一个被策反的人。

 

最后在新加坡的两天自由活动,那一段我写了不少文字,陪着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在新加坡城市里面乱转,他们都想回去表现给妻子看,所以想买一些国内不常见的衣服和物件,自己走路走的脚都起泡了,他们依然意犹未尽,就差一点跟他们跪下给他们磕头了,他们都买了自认为满意的物件,花了不少钱,就像我说的那样,回国以后到京城的大商场去看,同样的物品价格是在新加坡买的物品价格的百分之十,例如一件布裙子,在新加坡新币500元,等于人民币两千五百元,在国内的大商场只需要人民币五十元整,那些想表现的大老爷们都傻眼了。到后来自己说,新加坡确实不错,但不适合像我这样的穷人居住,所以再去那里看看的欲望一点都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