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四十六)
(2019-01-16 07:08: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小时候脑子不够用的,看到其他的同学在老师那里受宠,觉得很羡慕,也希望通过一些办法让老师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也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后来才知道已经在老师那里留下了印象是很难改过来的,特别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老师心里面很清楚这个孩子没指望了,所以就放弃了鼓励和帮助,咱不知道这些,还在积极想各种办法,但是效果不佳,看到老师向慈母般的抚摸着同学的脑袋,心里面多羡慕这个同学,心里在想老师多会能像照顾这个同学一样的面对我。
到了成人之后,自己知道就有那么一种人,趋炎附势为了赢得对方的好感,以此达到自己的内心里的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的阿谀奉承不是发自内心里的真实,全是装出来的,只要能达到目的怎么装他们都能接受和忍耐,我绝对的鄙视他们的这种阴险的做法,但也真的佩服他们这种忍辱负重的心理素质,为了那些蝇头小利就如此的折磨自己何苦,不过也不否认有的人通过这种容忍胯下之辱从而得到了一个理想的位置,在后来表现的就不是最初的那种诚惶诚恐的样子,成了另一副面孔耀武扬威,盛气凌人的样子,开始接受另一些有企图人的恭维和吹捧。
我曾经写过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跟我差不多的学生,我们是好朋友,别看学习都不咋地,偶尔我也能超过他,他也时常考过我,但是,自己发现老师对他的关注程度比我要多,私下里也问过这个同学,老师为什么时不时表扬你,而我就没这种待遇,这个同学笑而不答,让我很郁闷,别看自己是落后生,但是内心里面还是希望有所改变,成为好孩子队伍中的一员,后来发现这个同学对我的努力表示不屑一顾,不仅如此,还想了很损的方法让我在老师那里彻底的没有希望。
上课的时候,他就坐在我隔壁的位子上,经常趁老师不注意跟我出怪样,自己觉得很兴奋也跟出怪样给他看,无非就是把手捏住面颊,变成一个老太太摸样,那时候觉得这个样子很搞笑,所以总是时不时的做这样的动作,假如被老师发现老师一定会当面一顿狠批,让你下不来台,可是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就成为了我们的表演时间。
有一次跟着这个同学倒了大霉,他私下里跟我说,你敢不敢在纸条上写老师坏,咱听到这小事情,也没想更多的事情,撕了一个纸条,用铅笔写上老师坏,折成小方块扔了过去,这个动作被老师看到,假如那个同学不捡或把纸条放到桌子洞里也就没事了,他居然守着老师打开纸条看起来,脸上还露着笑容,老师过去一把就把纸条给拿了过去,看了一下之后,用恶狠狠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自己知道不好了,惹了大祸。
后来的悲惨结果我已经写过了,最可恨的是后来知道是这个同学有预谋做的,就是为了让我永远也赶不上他,最起码在老师那里抬不起头来,这件事情他跟别的同学说了,说我彪,还让其他同学不要跟我说,可是儿时的同学哪有秘密而言,他们知道这个消息恨不得第一时间告诉别人,就这样传来传去传到了我这里,我心里的那个恨就别提了,自己找了大同学放学以后把他好一个教训,后来他父母带着他找到家里面,幸亏家长不在家,阿姨接待了这个同学的家长,告诉他一定等大人回来通报,好好教育孩子。
不过自己确实为这事情挨揍了,但是那个同学日子也不好过,我经常去威胁他,说那天一定让你见血,让大一点的同学也这样的去说,他真的信以为真,不敢上学,后来听说跟他家里面一起回老家了,自己觉得少了一个仇人,觉得挺高兴,却不知道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不在你面前使坏,而是打小报告给老师,自己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被老师掌握,所以自己感觉真的在老师那里一点好感没有,也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到了工作单位以后,发现这样的员工依然有,他们不把工作重点放到踏踏实实工作上,而是把重点放到与领导相处的关系上,平时里阿谀奉承,经常施以小恩小惠,假借家里面特有的美食,给领导送了去,有的领导不吃这一口,但更多的领导还真的觉得挺受用。最初住在单身宿舍,看到那些经常往领导办公室里跑的人心里面就烦,知道这些人是只想得到好处,不想干活的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远离这些人,感觉是招惹是非之人。
一度自己觉得非常的苦闷,觉得不管你怎样的去努力工作,到最后的便宜的都是那些能说会拍的员工,觉得领导太没水平了,自己也沉不住气在一些场合讲这些看不惯的事情,谁还想到隔墙有耳,很快这些闲言碎语就传到了领导那里,领导找你谈话并不单刀直入,而是拐弯抹角,先是问寒问暖,接下来就是工作的问题,再就是找出来员工反映的问题,一点点的让你感觉不舒服,后来才明白领导是在告诉你别自我感觉很好,比你好的人有的是。
后来知道满足虚荣心是一件让人挺舒服的事情,也就理解了领导为什么喜欢听奉承的话,也就知道了吹捧换来的价值远大于苦干加实干所得到的,难怪那么多的人都这样的面对,后来咱也学会了这种被我认定“卖干巴人情”的事情,说坏话有心理压力,说好话不费吹灰之力,自认为当吹鼓手的能力不一定比那些人差,最起码自己还能看几本书,从书里面找到的那些溢美之词是公认的佳句。
不过到了一定的年龄这样的吹捧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特别当你也成为了一个单位的小领导,面对那些溢美之词,你就要考虑这些廉价吹捧你的人的真实内心意图,这是发自内心还是说给你听,后来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让你高兴,用我的话说,哄你玩,跟斗小孩玩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们心里面根本就不是这样去想的。
检验这些自己的看法非常的简单,就是当你离开那里之后,你就会知道那些最愿意在你面前显摆的人,说好话最多的人,一定是转向最快的人,他面对新的领导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的关注到他,他知道前任领导的价值已经为零,有的放矢的最好方法就是识时务为俊杰,很快新领导那里就有了这些熟悉的面孔和让你感到无比温暖的溢美之词。
好像社会就是这样,社会总是给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留有相当大的空间,所以他们觉得有利可图,前些日子听说一个官职也不算小的熟人,同样也是一个投机分子,年纪算下来也五十有余,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政治敏锐性与时代的变化判断无人能比,一旦有什么新的变化,他直接就跟着形式的需要说一些让上面人感觉很舒服的溢美之词,至于这些话是不是他由心而发另当别论,因为在每一个历史关头他都会这样的去表现,所以让我怀疑他的这种表现是有明显的意图在其中。
最让人理解不了的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还有什么企图?从干部年轻化角度看已经不可能再往上走了,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足以,在比他还年轻的领导面前还如此的去做让人觉得大可不必的事情,而且多年来总是那一套,像一个风向标一样,跟着风向走,给人一种一直就没长大的感觉,一点骨气没有,一生都在这种投机中度过,真是何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