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一十五)

(2019-06-14 07:02: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从心里面不太想去那里凑热闹,可是人家半夜来了电话,落实你是否去,知道并不是落实吃饭的问题,就是看你的态度,好像不去就是对文化艺术不重视,觉得是背叛朋友似的,没办法只好回复一定去,放下电话心里面有一些郁闷,为自己的优柔寡断生气,直白的告诉他有事过不去,抽时间去看一下足以,不是挺好的处理方法,为什么到关键的时候自己就软了下来,这就是性格中的缺憾。

 

年轻时候与人打交道,涉世不深,心里发虚所以不敢回绝任何人的要求,总觉得多一个事情多一点见识,而且觉得别人这是看得起你,心里面有时候也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现在知道那就是一种不情愿,知道那些事情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完全是出于面子,结果到了那里正想自己感觉的那样,别人也没有看到你去表示出特别的高兴的样子,估计你不去他也不会想起来。

 

有些事情就那么寸,真到了应该去的时候,想到了曾经的那些可去可不去的事情,猜想这次不去估计跟以前那样主人也不会知道这些,因为去的人太多也想不到你,所以答应去哪里结果自己没去,那一天去干自己高兴的事情了,心里那才是一个爽,也想不到叫我去的人什么感受了。

 

到了上班以后看到了邀请你的那个人有点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知道他对你的失约有意见了,无论你跟他怎样的解释,感觉没有用处,只好扭头走了,让他们看着办吧。虽然是这样的去想,但是又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自己不敢怠慢去了,到哪里发现同样感觉是可有可无的人,心里面又在后悔自己的这种软弱。

 

后来知道人情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复杂,他希望你的就是能见到你,并不是把你当成什么主要的人,而是给他长了一个面子,无论这个面子有多薄,就算做是一个礼道,是请你的那个人的一种虚荣心的满足,你不过就是一个凑热闹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现在想想这些软弱的毛病,都是儿时养成的一种习惯,自己不强大,所以就跟在别人的身后,听从他们的摆布,那时候你真的没有反对的勇气,久而久之,自己就成为了随从,那些习惯了指挥的人也就认为这是你自己心甘情愿的事情,其实有些事情自己真的不想跟着一起去,例如去打架,去寻找刺激,这些事情吃过多次亏以后,在听到去办这样的事情,就知道搞不好会惹麻烦,告到家长那里就会有皮肉之苦。

 

记得很清楚假如自己呆在家里面,我可以站在窗前装成家里面不让出去的样子,达到自己不愿意去的真实意图,一旦脱离了这样的环境,在小朋友身边的时候,好像自己就没这个胆量去表示不同意,顶多有时候跟着去了以后,正当双方事态一触即发的时候,自己会在大家不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地躲在后面,之后趁机溜走,后来知道那是临阵脱逃,没办法内心里面有一种预感,知道不太妙,所以用这种方法来回避以后的“灾难”。

 

到了第二天先找一个认识的小伙伴了解事情的动向,大体了解之后,小伙伴的头问我昨晚上在那里的时候,我会编出一个理由,让他知道我在后面躲着,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少,必须在将近十个人以上你才可能有临阵脱逃的机会,假如就五六个人那你只能硬着头皮去了,往往这都是找来灾难性后果的必然。

 

从小学到中学和高中,好像都在这种矛盾和焦灼中度过,特别愿意跟一伙人一起,当听到他们通知你要去干什么事情的时候,既有一种兴奋,也有一种担忧,单纯是玩那到无所谓,就怕玩到极致去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心里面就有了顾虑,也并不是自己有多么高的觉悟,但是简单的判断从随后的现实情况来看,人的第六感觉是非常的准确的,你说不上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一听就心里面咯噔一下,假如你能够坚持下来,找一个理由推脱掉,可能就是化险为夷,可是这种回绝基本上不存在,庆幸的是造成后果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在缩小,因为逐渐的知道了相对应付出的代价,让所有的人有所顾忌。

 

至于工作以后,就像我一上来写到的那样,觉得不了解很多的人,不想去得罪,他们约你出去做事情,也绝不是像上学那样,无非就是出去游玩,除去看电影,或者跟着某一个人看对象,这些事情感觉并不危险,所以你为了赚一个好的人缘随着他们去了,知道这一次你帮助他去了,下一次你有需要你找到他同样也不好意思回绝,就这样达到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互相帮助的理念。

 

到你有了一定的工作资历,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你的这种与人交往的态度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往上走的人你会发现他为了自身的考虑学会了回绝或拒绝,当然更多时候当知道他已经成为了极少数“上层人物”便不会再找他去做那些穷帮穷的事情,你会寻找初心为该的那些老伙计。

 

而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特别的软弱,好像不太愿意拒绝一些事情,用掌柜的说我的那样,好面子,拉硬屎,能不能办都答应,到最后自己在那里活受罪,假如你当时就回绝了这些你能力之外的事情,你就不会这样的难受,事情没办成,跟别人讲实话,弄的都不满意,用他们的话说,早知道你办不成早跟我说,我好再去找别人,这就是对你的一种不满的表示,无论你真的是出多大的气力,在现实面前你所有的努力都无法证明,真正意义上的“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其实自己知道一个人的社会资源是根据他个人的社会地位而定,你就是一个一般的社会底层的成员,你的资源就是你身边的那些普通的人,人托人的事情,用老人的话说就不靠谱,只有那些说话落地有声的人才有他们的能量所在,或许你有一个关系或亲戚有某一种能力帮助你做一点事情,但是也可能只是在某一件事情上,绝非就是你的无限关系。

 

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教训,认识一个上面的关系,很多人知道我跟他的关系不错,所以有些人就找到我让我帮助说句话,知道他开口别人不好驳面子,真的有人找到我,不好拒绝便帮他去说了情,真的把事情给办了,皆大欢喜,我也成为了好人,可是你的这个能量又被这个人传了出去,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有人有找到你,让你帮助办理,你假借不熟悉这方面的人推辞,没想到人家早就知道了你帮助某人办成了这件事情,没办法又找到关系,那时候就发现关系的脸就不太好看了,碍于相互间的那种关系人家不说什么,把事情又办了。

 

到了第三个人,你去找到关系的时候,那个人就毫不客气的跟你说,你不要把关系用到极致,这些事情只能办一次,希望你把这种关系用到你最应该用的地方,例如你自己的亲人,你这样随意的利用这种关系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不重视,听到这里自己知道做过了,不管你是好心还是同情心,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是靠你能力之外的外力,从那时候知道应该学会拒绝。

 

过了这么多年,自己觉得已经有了这方面的“铁石心肠”,也学会了当场拒绝,但更多表现在一些大是大非上,特别是下来以后,可以直白的跟一些人说,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现在办不了事情了。可是,当朋友让你参加某一个活动,你说没有时间,人家就不高兴了,一个闲人怎么就腾不出两三个小时参加活动,没办法只好答应去了。

 

就像我之前写的那样真的去了无非如此,可是不去估计又不行,在后来自己假借身体的原因拒绝更多的活动,自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是,自己没想到拒绝就要对所有的邀请拒绝,而不能选择性的拒绝,你这个人不去,那个人去了,显得厚此薄彼,人家说你的话就很难听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之所以我一上来说的那句话根本问题就在这里,知道关系不错,却忘记了你拒绝了太多的类似这样的朋友。

 

    哎,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感觉很累,还是掌柜的看的明白,看到我优柔寡断的样子说,不去会死人吗?知道不会死人,但是在别人的心里你就跟死了一样,做人真难,人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