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零四)
(2019-11-05 06:51:27)
标签:
杂谈 |
有人问你到了这把年龄你信奉什么?这一问我还真不好回答,当初刚刚踏入社会,就像我写到的那样,最初坚信是那句话:“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想做一个没有任何其他信仰的自由人,坚信自己走得正,就一定会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那时候没有很深的思考,也没有理解各种宗教的水平,但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一旦加入到任何的一个宗教团体之内,都不是我想要的真实意图。
上学的时候家里面三个积极分子,特别是老父亲成为了家里面的正义化身,老革命吗,自认为参加革命早就一定革命,这种根本不成逻辑的思维模式影响了自己很长的时间,那时候不知道无论是那个教派的信徒,不管他信奉什么,首先他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有他的不足之处,更有与他信仰相悖的很多地方,只是自己那时候观察不到这些。
到了高中以后,感觉似乎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看到老父亲在部队里面整天面对的是党同伐异的现实,整天泡在家里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材料,一会来人到家里跟老父亲说形势变成那样,一会来人说情况又发生了那样变化,与自己课本上学到的这些组织内的人应该是先锋队,应该是带领百姓解放全人类的同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眼前的这一切哪有课本上说的那一切,感觉跟样板戏沙家浜里面的胡传魁与刁德一的智斗上了,非常的相像。
老母亲年轻时候也是非常革命的一份子,可以说是撇家舍业,把我们交给了阿姨,她每周或半个月回来一次,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厂的生产上去,可是后来发现像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职工,本应成为培养对象,后来发现你干得再好也不如说得好,人缘好,在领导那里印象好。
工作好到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人的品性,不是能力,能力在社会中变得面目全非,绝非是工作努力的能力,包含了太多的人为因素,领导的主观意志成为了用人的第一考虑,后来发现厂里面的领导到家里面走访,摆出的那派头,完全不像是公仆的形象,自己也纳闷,作为一个如此积极工作的员工,领导应该是非常的欣赏和敬重,却发现事情倒过来了,领导成为了太上皇一般被宠着,自己真的就看不懂了。
上学学到的那些道德伦理价值观无论如何与生活的现实结合不到一起,表现出来的情况让你不得其解,这些不解也影响到自己,工作以后自认为做一个清白公正的自己,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来证实自己,绝不参加任何的组织和派别,那时候年轻很狂,跟动员我参加组织的老同事说,我要做一个不履行手续的,比参加组织更好的员工,用现实来说明这一切,老员工认为我彻底的疯了,摇摇头走了。
后来知道自己想得非常之好,但是身处这个污泥浊水的现实世界,这种空想既不现实,又变得很可笑,非常像唐吉可德的崇高志向,最后都成为了别人的笑料,更何况自己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利益面前,在诱惑面前,谁能坚守住自己曾经想到的那些,别说是大的诱惑,就连同事从伙房里给你带出一个面头,你都欣喜若狂,认为沾光了,要是再大的利益诱惑下,还不知道能干出什么事情出来。
那时候自己已经成为了单位里的团支部负责人,机关团委的成员,怎么往前走,面临着选择,到后来跟你关系不错的同时真真切切地说,你想继续往上走,你就要把你想到的那些忘掉,加入到组织中来,你不是组织的人,组织是不会考虑到你的存在,就像你不是这个家庭的孩子,人家分配给孩子的好吃的食物,凭什么想着你,道理就这样的简单。
最终还是面对更大的诱惑,低下自己曾经认为“高贵”的头,为了给自己挽回食言的面子,又改口说,等加入了组织,让我的行动去改造和感化他们,这种给自己下台阶,现在看来就跟自慰差不多,其实自己早就变得惟利是图了,在诱惑面前根本就抵御不住,也就意味着将来一旦有什么变故,自己同样也是一个不坚信分子,并不会像举手宣誓说的那样,不怕牺牲,为目标奋斗终生,一切都在像演戏,这是我后来感觉到的,纯粹的人不是没有,太少了,凤毛麟角,像我这样有企图的人太多了。
结果就不需要去说了,与章程要求的相差十万八千里,没有一点收敛,没有变得更纯粹,而是变本加厉的想自己的好处,想在在职期间当更大的官职,知道官职越大给人的满足感越强,忘了章程要求我们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公仆,一不小心成为了全心全意为自己着想的自私自利分子。
更可怕的是,假如你不想这样去做,你变成为了另类,更成为了大家的众矢之的,你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承传做事,标新立异是组织内最大的忌讳,你已经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你就闭上你的臭嘴,干你应该干的事情,假如你干不了,对不起你就退下来,在组织内能干事的人太多了,不差你这一个人。
退下来以后反思自己,最初想做一个不同于一般百姓的自己,自己不仅没有做到,成为了人皆有之我无不所有的大众人,不仅如此,在现实社会中变得越来越自私,没有按照自己设想的目标变得豁达,宽以待人就是一种豁达,自己做不到,对于那些违背自己意志的人,意见相左的人,没有宽恕,到如今耿耿于怀。
进入组织以后,奉献的机会明显的变少了,索取的时间便多了,这种索取呈现出各种的方式方法,到最后才知道你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跟某些谋取私利的利己分子一样,跟他们同流合污,就像我写到过的那样,更愿意把大道理说给别人去听,而忘记了要求别人做到的你本身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时候怎么能知道这些,觉得有了一点话语权,就变得独断专行,根本就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到现在自己知道,为什么作为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局的一把手退下来以后,很快周围的同事就把你忘记了,因为你在职期间就没干什么让职工永远记住记得好事情,你把自己手中的那点权力用到极致,让底下的人从恭敬变成了一种无奈,甚至可以说是忍耐和怨恨,你还指望着他们能对你怎样,不要去怨恨别人势利眼,正是自己在位置上做得不好,他们学者你的做法,真正意义上得到报应。
自己从这个信仰又去观察那些有不同信仰的人,发现情况大都如此,不同的信仰都把自己信封最高尚的境界,可是你怎么也看不出这种高尚表现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他们在一些自己意识不到的事情终究表现出来了与他们信仰所不和谐的表现,嫉恶如仇,没有自己说的那样的宽广胸怀,容不得别人说他的封信不纯洁,这种极端的认识我认为就是偏颇。
中国俗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修行也好,参悟也罢,还是为了某种理想奋斗终生,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人性中存在着与善相悖的恶,这种修行、参悟和奋斗就无止境,同完美永远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正因为这样当下自己设定自己的信仰目标:积善成德。不要寻求什么形式和组织,行善就是最广义的爱,积德就是人生最难得的品质,别去赶那些时髦,从自己脚下做起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