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三十五)

(2018-12-25 06:23: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生活的事情琐碎而繁杂,只要你理解这种繁杂是我们必须面对也就无怨无悔,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意义多是在这些繁杂中提炼出来的,到现在才知道平常日子的生活根本就不需要轰轰烈烈,安安稳稳就好,平平常常足以,最大的辉煌就是健康愉快的活着。

 

年轻时候觉得老人这一天怎么过?一定是在那里煎熬,到了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时候,才知道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每一个人的感觉是相通的,年轻人会说白驹过隙,而上年纪的人会说,时间不抗混的,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内涵相同。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老父亲也就四十多岁,经常说高血压头痛,时不时回家躺着休息,妈妈为了让我们听家长的话,吓唬我们说,你爸爸的病很厉害,假如你们不听话把父亲气死了,你们就等着过苦日子把,那时候从心里面害怕失去家长,只要听说老父亲身体不舒服,绝对的在家里面就老老实实,那时候不知道烧香磕头的事情,假如知道可以祈祷达到消病除灾的作用那一定会去为老父亲身体康复去祈祷。

 

为什么害怕,因为有先例,我奶奶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根据她的体型你永远也不能相信她是一个高血压的患者,但是高血压病年纪很轻就得上了,老父亲解放以后在京城安顿下来,便把她的母亲接到京城给她专门看病,负责给她治疗,可是奶奶呆不了几天就喊着回老家,因为奶奶放心不下家里面的那些孩子。

 

后来老父亲调到小城工作,好像这里比京城看病更方便,多次让奶奶到小城来治疗,好像最多也就呆上两三个月就吵着要回家,老父亲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只好买票把她送回去,终于在奶奶七十二岁的时候,在家里面早晨还跟小女儿聊天,等小女儿上班以后,她一个人在家里面,后面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等奶奶的小女儿接到电话的时候,她飞一般的跑回家去,奶奶已经过世了,邻居发现倒在椅子边上,最后确定为脑溢血。

 

我曾经写过这一段,陪着老父亲回家处理丧事,用老父亲的话说,这一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父亲去世的时候趴在福建准备攻打金门的战壕里,没有回去送终,母亲病故的时候又因党同伐异被整,同样耽误了回老家看老母亲最后一眼的机会,记得很清楚处理完奶奶的后事,我们准备回小城的时候,站在站台上的兄弟姊妹几个哭的抱成了一团,弟弟妹妹千叮咛万嘱咐,让哥哥保重身体,说老人不在了,哥哥就扮演父母的角色就,听到这些对老父亲高血压的病情特别的担心,害怕哪天跟奶奶一样。

 

过去了四十多年,我继承了家人的遗传基因,也成为了高血压患者,好像我哥哥也是血压不稳定,发现过了四十多年,老父亲的高血压已经不是最让人关注的病情,反而自己的血压已经超过了老父亲,成为了高血压三期患者,用大夫的话说,不好好注意,说不定那天就“鼓盖”了,自己特明白这样的疾病随时都可能发生脑血栓或脑溢血,都是致命的病症。

 

不过真得了这样的病,到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在平日的生活中唯独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每天吃降压药,其他的就没什么不一样,该到那里去玩,想到那就去哪,不会考虑到身体的情况,通过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自己知道对生命的恐惧毫无意义,生命不会因你的恐惧而延长,生命是一个说不上来的过程,至于这个过程的长短,我们根本就说了不算,冥冥中有一个掌握你命运的力量,有人称之为上帝,也有人称之为命运,我们都是归他们管理,听从足以。

 

根据医生的要求,每天早晨起来吃上一片降血压的药物,确保这一天你感觉不难受,至于你的血压在什么程度上,没有人会细致到不间断的观察,除非是躺在病床上的病人,绑着监护仪器,像我们这样靠药物维持的病号,不会那样的去留意,感觉良好足以。

 

像我这样忘性强的人,虽然在家里面的客厅小黑板上显著位置写着“吃药”两个显赫的大字,但也经常熟视无睹,后来发现你即便忘了,身体内部有一个报警装置,真的忘了吃降压药物,到了上午十点多钟你就能感觉到一股血涌上脑袋的感觉,就像我描绘给朋友说的那样,好像是喝了酒,血液顶到了脸上一样,一阵阵的发热,脸也开始发红,知道这就是没吃药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赶紧吃上药物,倒在床上休息一下,有二三十分钟症状很快就解除。

 

退下来的我吃降压药是早晨必须要干的一件事情,剩下的时间面对的事情就更多了,每一件事情都变得特别的重要,但是那些事情就是一种习惯动作,早晨起来的洗漱,你不能不去做这些事情吧,排毒工作是一件站时间不小的工作,坐在卫生间里面看手机的消息,看报纸的消息,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而且跟朋友说,看报纸最认真的时候就是在卫生间里面。

 

早餐虽然不复杂,假如掌柜的忙于工作无法给你做早饭,你就要面对自己解决的现实,下挂面也好,煎鸡蛋也罢,这些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假如在做稀饭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早饭一定是在电视机前,就这早间新闻,像在卫生间看书一样,是了解世界各地情况的规定时间。

 

我还不炒股票,更多炒股票老人一定会坐在电视机前更久,牵动他们新的股票,这些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让股民的心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现在已经达到了荣辱不惊的程度,家里面的掌柜的更是如此,不管是跌还是涨好像那不是她的股票,就放在那里不动,让人看不懂是怎样去想的。

 

经过了一晚上的大脑休息,到了上午九十点钟就成为了启动阶段,让自己的思绪胡乱的驰骋,找到感觉可以写的素材,便一气呵成,知道不是为了发表,而是锻炼自己的思维不锈蚀,毕竟那些文字是你那个阶段的真实想法,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时间在书写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到了近中午吃饭的时候,你会起身在屋里踱步,按照掌柜的要求坐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说高血脂的人最忌讳久坐不起,很容易引发血栓,这一点自己做不到,一旦思路打开根本就想不到这些忠告,倒是写完以后这样的踱步觉得有点意思。

 

自己居住的大环境,除去掌柜的平时回到家里面收拾,但自己闲赋在家的大老爷们也不能总是熟视无睹,把感觉看不下去的地方收拾一下,把家里面一天下来积攒的垃圾处理掉,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考虑午饭的同时,也在考虑下午的活动情况,是去书房找灵感,还是在散步中达到锻炼的效果,在不断碰撞的想法中,那一个最让你动心就选择那一个,知道现在没有什么必须去做的事情,一切皆可无。

 

 

有人问你现在不让你写博客能行吗?怎么不行,只是现在还有这样的能力,那一天你身体感觉不好,你想写也没那个心情了,例如痛风了以后,那一阵阵的钻心疼,那还有心情去抒发自己的感情,不仅写不了文字,连看书都做不到。人最终要服从身体带给你的那种感觉,至于写字和读书那是你一个人的喜好,你不读不写也没有说你可惜,就我而言,只要你大脑还能够正常运转,你就完全可以徜徉在精神的广袤世界中,就像我老父亲和岳父一样,更多时间停留在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回忆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