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七百九十五)

(2020-11-27 08:52: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周末我只要没什么应酬,一般跟掌柜的找一个世外活动的地方转转,孩子出国,两个人成为了二人世界,每周一到五掌柜的忙自己事情,周六我们两个人分别到老人那里探望,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两个人的选择,过去大多是跟着掌柜的去逛商场,到了当下商场去的频率越来越少,平日里上下班买点蔬菜和主食,好像就过足了逛商场的瘾,现在活动的内容,不是散步,就是看电影,听到有好的片子上映一定会去凑热闹,没有好看的影片,只好按照我的健身线路去走。

 

那天掌柜的说,很多年没有去栈桥了,一起商定下午去看一下,我跟她是初中同学,到了高中她分到了另外的班,但依然在一个学校,我多次的写过,我们的教室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栈桥,那也是我们上学期间经常去的地方,并不是故意去栈桥逛,而是学校组织的看电影,就在栈桥边上的中苏友好影院,过了马路就是栈桥,假如早去了,同学们会相约一起跑到栈桥上去遛一圈,或者散了电影还有闲暇时间,也会一起去那里逛一逛。

 

掌柜的家住在小城的湛山附近,离学校比较偏远,所以放学以后跟我们班里的女班长搭伴骑自行车回家,所以对栈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以至于后来我们结婚,虽然我是倒插门,可是每周还是要回到自己父母家探望,偶尔也会走到栈桥,即便不去在我们家的门外的小公园里面就可以看到。

 

这话一说就是三十年前的事情,那天下午一起去了栈桥,也没找到什么特别的感觉,倒是往回走的时候,路过曾经居住过的那个院子,掌柜的说,你不进去看一下这曾经留下了我们的记忆的地方,我进去看了一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是一个院子,被强制性的分成了两个院子,估计是为了互不干扰,也不相互影响,分成了一号楼和二号楼,我们居住的那座老楼成为了一号楼。

 

我们居住的那个房子,已经彻底被后来的住户给改造了,原来的凉台已经成为了玻璃房,而且那家人从这里进入,很可能把走廊给隔上了,一句话完全改变了曾经的居住空间。要知道这是解放前的一九二九年一对日本兄弟盖的这座建筑,为了体现公平左右两边的结构和房间布局完全一致,而且两边各盖了一个车库,在往西边的一大片空地,就是他们的绿化空间。

 

解放后被部队接管,后来成为了部队家属宿舍,之前谁住过这里我不了解,反正我们是一九七二年住进来的,一直住到二零一六年初,虽然十年前老父亲进了干休所,但是客观原因这套房子一直没交。二零一七年部队清理房产最后将这处房产交了,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

 

现在居住在这里的老邻居好像一两户了,从马路上进到院子里,正对着就是我们以前居住的门洞,那时候这里面居住了四家人,东边那个门洞同样也是居住了四家人,加上院子里面原来的车库,后改为居住的房子中住了两户,整个院子里一共有十户,那些年这十户家庭大家都非常地了解,虽然在这些大人当中有持不同观点的人,但是大面上他们还是表现出一团和气的样子,最起码他们的孩子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关系都搞得不错,也玩的上来。

 

我们家住在一楼,东边住一楼的与我们家共用一个凉台,我们家的凉台面积多大,他们家的凉台面积也是如此,所以,到了夏天两家人都坐在凉台的台阶上乘凉,感觉跟一家人一样,他们家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我们家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搬进去不长时间,他们家的男孩跟我哥哥一起当小兵走了,每家都剩下了两个孩子,但是我是唯一一个男孩。

 

记得非常清楚这个邻居家的母亲当初是所在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后来成为了所长,邻居家的父亲跟我老父亲是战友,关系还相当不错,所以经常到夏天他跟老父亲谈的最多,一旦谈工作上的事情,大人一定会把孩子赶到院子里面,大人不希望孩子听到大人的事情,后来知道那是为了保密,当然也偶尔谈到院子里的另外的大人,害怕孩子听了受影响,只好让孩子离开,岂不知,正合我们得意。

 

东边门洞二楼上,住着是一个老父亲的老乡,祖籍是江苏无锡人,个头和长相都与老父亲很想象,唯独不一样的是,那个叔叔穿的是板板整整,皮鞋擦的是油光铮亮,衣服和裤子都是特别的板正,好像是每天都有外事活动一样,后来发现这是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即便不穿军装他也是那样,一句话是一个生活非常有品味的人。

 

特别巧的是他跟老父亲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每到周末都去小城的老字号玉生池泡澡,反正每次跟着老父亲去哪里,都会遇到这位邻居叔叔,而且也都是洗完澡必须喝上一壶茶,睡上一小觉,之后才满心欢喜的离开,那里也同样是他的二亩四分地,唯独那里的关系户特意把这两个老乡战友分开,感觉互不影响的样子。

 

而我们楼上的是一个老革命,他的小儿子跟我一届,我们那时候关系处得不错,他的性格非常的谦和,虽然长了一个大高个,也是学校里面的排球队队员,但是并没有像其他的同学那样一旦成为了校队的成员就不理人了,觉得了不起,而且觉得跟他还算玩的来,我曾经多次写过,他有几个绝活,一个是弹杏胡,在一个就是下象棋,基本上院子里的小朋友没有对手。

 

他们家感觉经济条件比我们家要好,他母亲是小城某一个局里面的人事处处长,他父亲是部队农场的政委,每年到了冬天给他家送东西的人不断,假如他父亲回来,那一定会拉很多的物品回来,所以他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与我们不一样,自己也经常跟他沾光,例如到他家他母亲会给我拿一个大苹果吃。

 

我曾经写过他是我最忠实的玩伴,假如院子里面靠东边门洞的伙伴不想跟我一起玩,我一定会找他一起玩,他也绝对的会照顾我的情绪,哪怕是跟我说好玩上十分钟,他也一定会遵守,最关键的是打排球在一定程度上跟他学了不少,特别是在接球的问题上,他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我,很快自己在一传上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能力,很多同学都欢迎你参加进来。

 

我们那个门洞三楼上,三个孩子,老大跟我哥哥是同学,也当小兵,但很快就回来了,分配在公安局,三个孩子的的那个女孩子是我们一届的同学,跟掌柜的关系比较好,而他的弟弟在我们工作了以后,听说他在学校和进入社会都挺有名的,让家里人头痛不已,遗憾英年早逝。

 

掌柜的对我们院子里的这些年龄相仿的同学都认识,只是关系不熟而已,我们结婚以后每周回家在院子里也会遇到这些同学寒暄几句,唯独没有在这里居住过,并不是不想住在这里,而是孩子非常奇怪,在不懂事的时候,每次老人让我们住下来,孩子就不停地哭闹,只有放弃居住回到自己的家,孩子就停止哭闹,觉得这事情挺怪,掌柜的要求到这里看一下,也是觉得没住过这里也算作是一个遗憾,走出了院子,过了马路就是海边,比他们居住的那个部队大院离海边更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