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
(2018-11-02 08:46: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晚上参加一个聚会,是那个留方便面头型作家召集,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从省城过来,方便面头型作家形容这个人,说从上学时候就认真刻苦,笔耕不辍,当其他的同学都忙于情感的发泄的时候,他则是为数不多坐在课堂里面认真听课的同学之一,也正因为他的努力,现在全国作家行列里面也是第一方阵作家队伍中的一员,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很遗憾自己并没有阅读过他的作品,很明显方便面头型作家希望我能近距离的向他学习。
自己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也感激作家老师和朋友对我的鼓励,不过到这把年纪还没有什么建树,自己就把自己的文学爱好作为一种娱乐消遣,不在树立所谓的目标,也正因为这样不给自己压力,所以觉得过得挺轻松自在,看到熟悉的那些作家发表的作品自己向他们表示欢迎,而自己写的那些文字,有没有喜欢的另当别论,不把他当回事请,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自己想到的那些事情,给外人看来这些杂七嘛八的事情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不这样去认为,这就是我当下的一种思想状态和对生活的则重点。
年轻的时候感觉喜欢文学,现在看来带有很大的虚荣心,觉得在外人的感觉中一个文学爱好者是一件挺让人羡慕的事情,最起码别人认为你还有点文化,其实到后来才知道那是自己给自己穿的虚假外衣,跟皇帝新衣没有什么不一样,那种虚荣心促使你干出很多傻事,但是自己不知道,外人看得很清楚,误入歧途,自己还认为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追求。
写过多少次,在上高中的时候,那些已经发育成熟的男同学,身上的荷尔蒙没处发泄,便想出各种方法发泄出来,虽然很多时候是自己意识不到的,但是随后真正进入到婚姻和爱情主题的时候,就知道曾经的那些表现就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为了引起异性对他们的重视,开始阅读一些当时还没有被解禁的书籍,通过这样的假象满足来排解一些过剩的荷尔蒙,当然也有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的。
那时候觉得有一个小圈子,他们已经与我们有了一定的距离,再不像我们当初呈现出来的那种疯玩的状态,而是开始走一条不同以往的道路,那就是注重自己的外表与增加自己内涵的方式,阅读算作是最让人羡慕的事情,经常他们聚在一起谈论阅读之后的感觉,特别是那些让人心动的场景和段落,特别是对爱情的大段描写,他们都会很认真的背诵下来。
作为我们这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听到他们“高谈阔论”自然有一种羡慕的感觉,特别是看到那些正中下怀女同学的羡慕目光,知道了阅读可以带来的出其不意的效果,自认为那就是我们认定的文化青年,异性对有文化有内涵的男同学青睐也就自然而然了,这也算作是一个示范,随后一些同学也跟着效仿,这其中也有自己。
阅读带给一个人最大的变化,就是掌握了很多的词汇与写作的角度,当老师在课堂上念那些感觉不错的同学作文的时候,你一定知道这些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不然的话不会有那样大的提升,因为曾经被公认作文写得好的都知道会在一个怎样的水平,他们作文都挂在班里面的宣传栏上,站在那里翻阅就知道每个人的水平怎样。
虽然自己那时候发育得晚,但是,也不想太落后与那些开化早的同学,也悄悄地回家找书阅读,虽然这是一件挺让人头痛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就没有阅读的习惯和喜好,所以耐着性子在那里找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段落与句子,摘抄下来再去背诵下来,成为了自己参加他们讨论的资本,根本就不理解那些句子作家真的想要表达的意图,反正觉得能够跟他们讲上一小段自己的感受就等于喜好文学和能力的表现,不知道那不过是皮毛。
记得很清楚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去农村学农劳动,正好是三秋季节,同学们不知道那根弦出了问题,诗兴大发,写了不少反映在农村里劳动和生活的诗歌,自己也不甘示弱,写了一些顺口溜,自认为就是诗歌了,学农任务完成以后,班里面的学习委员把这些同学写的诗歌汇集起来,制成了小册子,每人发了一本,自认为这就是自己文学创作之路上的第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自认为成为了诗人。
拿着那本手印的诗歌集回家给父母看,让他们了解一个“全新”的自己,父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表情,很认真的跟我说,学生最主要的是把老师讲的课程学好,至于这些作文或诗歌应该是你们业余的爱好,不要弃本求末,第一次被家长泼了一盆冷水,幸亏那时候写的诗歌都是描写农村田园风的诗歌,假如有涉及到现实社会的大人一定会坚决制止。
至于到了工作以后,你想有别于其他的同事,知道只有寻找与他们不一样的东西,文学又成为了那时候自己觉得更容易实现的途径,先从夜校开始补习自己拉下的那些课程,在学习中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喜爱,由被动逐渐的开始往主动的方向前行,也找到了一些激发自己的动力,例如你谈到的很多作品,在同事那里感觉是闻所未闻,你变成为了有文化的人。
其实那时候同样也是略知皮毛,但是那时候呈现出来的就是无知者无畏,根本就没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就敢张着大嘴胡咧咧,反正知道别人不知道自己讲的这些对与否,而自己在单位上的胡咧咧,到了学校自己就成为了一个虚心听讲的“好学生”,这种现学现卖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感觉受益匪浅。
到后来认识了小城的文化界的那些名人,才逐渐的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认识自己真实的能力,开始有的放矢的学习与阅读,才逐渐的明白了曾经的那些做法最真实的用途是什么,无非就是满足虚荣心而已,而庆幸的是那时候单位里面还真的没有可以看清自己肤浅的人,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再不干那种随意的瞎咧咧,知道你的观点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论证来自圆其说,你不能这样那将是一件会让你很难堪的事情,别人问你的这些看法的依据是什么,你一定是张口结舌,丢人现眼。
到后来你成为了小城的作协会员,在之后又成为了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你才逐渐的知道在我们这个国度里面喜欢文学的爱好者太多了,还有很多没有参加到作家协会,但是他们的文笔和建树一点不比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低,只是他们不屑于那些所谓的协会而已,你在刊物上发表的那些作品,只不过是你的看法而已,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你一定会知道有更多的人的文笔比你好,你不过是幸运儿。
当你知道写作不过是你一个人的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了功利主义的驱使,静下心来看点自己喜好的那些作家的作品,有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至于发不发表那不是你想的事情,编辑喜欢他们就会主动的找你,别人不找你也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你已经从心灵的释放中得到了欢悦,这是很多人感受不到的快乐。